词典 接受 接受的意思
jiēshòu

接受

简体接受
繁体
拼音jiē shòu
注音ㄐㄧㄝ ㄕㄡ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ē,(1) 连成一体。【组词】:接合。接骨。接壤。衔接。(2) 继续,连续。【组词】:接力。接替。接班。接二连三。再接再厉。(3) 靠近,挨上。【组词】:接近。邻接。接吻。(4) 承受,收取。【组词】:接受。接收。接纳。接管。(5) 迎。【组词】:接风。接生。接待。(6) 姓。

shòu,(1)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组词】:接受。感受。受精。受权。受托。受降。受益。受业(①跟随老师学习;②学生对老师自称)。受教。受领。受聘。受理。(2) 忍耐某种遭遇。【组词】:忍受。受苦。受制。受窘。受累(受到劳累)。(3) 遭到。【组词】:遭受。受害。受挫。受屈。受辱。受阻。(4) 适合,中。【组词】:受吃。受看。受听。受使。

基本含义

接受指的是主动或被动地接纳、承认或同意某种意见、建议、礼物、任务等。

接受的意思

接受 [jiē shòu]

1. 承受。

接受演说的邀请。

[ accept; ]

2. 采纳。

接受新思想。

[ take up; ]

接受 引证解释

⒈ 收受。

《元典章·刑部十·回钱》:“若拟全科,终是未曾接受文状,即与 兰溪州 知州 贾也先 所犯无异。”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三》:“后数日, 涇泉 来举奠……凡酒与汤饭之类,皆 涇泉 执奠,其子 于善 接受,捧置灵几前,不用从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正以其钱粮款项繁多,头绪极难清理,故思蒙混新官,以希接受。”

⒉ 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

张天翼 《华威先生》:“我想你们诸位青年同志一定会接受我的意见。”
魏巍 《挤垮它》一:“那个洪亮的声音着重地说,一定要接受经验。”


国语词典

接受 [jiē shòu]

⒈ 收受、接纳。

如:「接受访问」、「接受表扬」。

接纳 接收

抛弃 反对 提出 推辞 拒绝 谢绝 疏远 远离


接受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欢迎释义:⒈很高兴地迎接:欢迎贵宾。欢迎大会。⒉乐意接受:欢迎你参加我们的工作。新产品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 2.
      接收释义:⒈收受:接收来稿。接收无线电信号。⒉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接收逆产。⒊接纳:接收新会员。
    • 3.
      接纳释义:⒈接受(个人或团体参加组织、参加活动等):他被接纳为工会会员。 展览会每天接纳上万人参观。⒉采纳:他接纳了大家的意见。

接受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提出释义:揭示;提请考虑、讨论、接受或采纳。
    • 2.
      放弃释义:丢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放弃阵地。工作离不开,他只好放弃了这次进修的机会。
    • 3.
      拒绝释义: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等):拒绝诱惑。 拒绝贿赂。无理要求遭到拒绝。
    • 4.
      给予释义:给(jǐ):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给予亲切的关怀。也作给与。
    • 5.
      反对释义:不赞成;不同意:反对侵略。 反对平均主义。有反对的意见没有?
    • 6.
      远离释义:⒈远远地离开。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章炳麟《菌说》:“吾观《六波罗密经》言 忉利天 临命终时,天女眷属,皆悉远离,弃之如草。”⒉佛教谓达到超脱生死境界之法。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诵经·释慧皎》:“﹝ 慧弥 ﹞年十六出家,及具戒之后,志修远离。”
    • 7.
      抛弃释义:扔掉不要:抛弃家园。抛弃旧观念。
    • 8.
      递交释义:当面送交:递交本人。递交国书。
    • 9.
      推辞释义: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借故推辞。
    • 10.
      谢绝释义:婉辞,拒绝:谢绝参观。 婉言谢绝。
    • 11.
      疏远释义:⒈关系、感情上有距离;不亲密:多年不来往,亲戚间渐渐疏远了。⒉使疏远;不亲近:不应疏远有缺点的同学。

接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指蔽目释义:蔽遮挡。一个指头遮住自己的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比喻拒绝接受别人的意见。
    • 2.
      一揽子释义:属性词。 对各种事物不加区别或不加选择的;包揽一切的:一揽子计划(总的计划)。一揽子建议(或者全部接受或者全部拒绝的建议)。一揽子解决办法。
    • 3.
      一无所纳释义:不就:不接受。
    • 4.
      一百个释义:原表数量,后多用以表示程度之甚,犹言绝对,十分,但语气较重。《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不是我背他説,潘五姐 一百个不及他为人。”束为《老长工》:“他偏要在 老生姜 面前训我,叫我认错,我一百个不接受。”郑万隆《年轻的朋友们》八:“李晖 一百个看不上我,骂我是自己作践自己。”
    • 5.
      上空释义:指一定地点上面的天空:接受检阅的机群在天安门上空飞过。
    • 6.
      上簿释义:谓呈递文状,接受审问或质讯。
    • 7.
      上肩容易下肩难释义:谓接受任务容易,完成任务艰难。
    • 8.
      不受欢迎的人释义:外交用语。 接受国拒绝接受或要求派遣国召回的外交代表。宣布某一外交代表为不受欢迎的人是属于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接受国无须向派遣国说明理由。
    • 9.
      不就释义:⒈不能完成。《史记·礼书》:“今上即位,招致儒术之士,令共定仪,十餘年不就。”宋 曾巩《<陈书>目录序》:“思廉 遂受詔为《陈书》,久之犹不就。”⒉不就职,谓不接受任命。《后汉书·仲长统传》:“每州郡命召,輒称疾不就。”宋 曾巩《徐干<中论>目录序》:“《先贤行状》亦称 干 篤行体道,不耽世业,魏太祖 特旌命之,辞疾不就。”
    • 10.
      不拜释义:⒈古代以拜为谒见上级的礼节。 武官披甲,屈伸不便,允许不拜。《礼记·曲礼上》:“介者不拜。”《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⒉不接受任命。晋 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宋书·南平王穆铄传》:“﹝ 元嘉 ﹞二十六年,进号平西将军,让不拜。”宋 洪迈《夷坚乙志·刘若虚》:“后七年,始以特奏召试大廷,又入五等为助教,纳敕不拜。”
    • 11.
      不敢闻命释义:不敢接受命令或教导。指有所顾虑而不愿接受命令或教导。
    • 12.
      不识抬举释义:不接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用于指责人)。
    • 13.
      不食嗟来释义: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意指人虽穷,却有骨气。
    • 14.
      专访释义:⒈只就某个问题或对某个人进行采访:接受记者专访。⒉这样采访写成的文章:登载了一篇关于他的模范事迹的专访。
    • 15.
      东北抗日联军释义: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 民革命军,其中包括一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这些抗日武装到1935年先后建成了东北 人民革命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军,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反日联合军第五军。1936年2月,发表了东 北抗日联军的统一建制宣言,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初,共建成十一个军。由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领导,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16.
      丝栈释义:⒈旧中国在上海出现的经营华商与洋商间生丝贸易的中间商。经营四川、湖北及山东等省产生丝。接受厂商委托,转售洋行,抽收佣金。并代办仓储、保险、纳税等事,有时还借垫资金。⒉储存生丝的栈房。
    • 17.
      中国工程院释义:中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1994年6月成立于北京。主要任务接受政府委托,对重大工程技术规划、计划和方案等提供咨询,研究、讨论重大工程技术的发展问题并提出建议。实行院士制度。
    • 18.
      中央集权释义:国家权力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 地方政府直接受中央政府的指挥并根据中央的政策、指示、法令办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是秦始皇建立的秦朝。
    • 19.
      临危受命释义: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
    • 20.
      临空墙释义:一侧直接受空气冲击波作用,另一侧为防空地下室内部的墙体。

接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指蔽目释义:蔽遮挡。一个指头遮住自己的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比喻拒绝接受别人的意见。
    • 2.
      一揽子释义:属性词。 对各种事物不加区别或不加选择的;包揽一切的:一揽子计划(总的计划)。一揽子建议(或者全部接受或者全部拒绝的建议)。一揽子解决办法。
    • 3.
      一无所纳释义:不就:不接受。
    • 4.
      一百个释义:原表数量,后多用以表示程度之甚,犹言绝对,十分,但语气较重。《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不是我背他説,潘五姐 一百个不及他为人。”束为《老长工》:“他偏要在 老生姜 面前训我,叫我认错,我一百个不接受。”郑万隆《年轻的朋友们》八:“李晖 一百个看不上我,骂我是自己作践自己。”
    • 5.
      上空释义:指一定地点上面的天空:接受检阅的机群在天安门上空飞过。
    • 6.
      上簿释义:谓呈递文状,接受审问或质讯。
    • 7.
      上肩容易下肩难释义:谓接受任务容易,完成任务艰难。
    • 8.
      不受欢迎的人释义:外交用语。 接受国拒绝接受或要求派遣国召回的外交代表。宣布某一外交代表为不受欢迎的人是属于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接受国无须向派遣国说明理由。
    • 9.
      不就释义:⒈不能完成。《史记·礼书》:“今上即位,招致儒术之士,令共定仪,十餘年不就。”宋 曾巩《<陈书>目录序》:“思廉 遂受詔为《陈书》,久之犹不就。”⒉不就职,谓不接受任命。《后汉书·仲长统传》:“每州郡命召,輒称疾不就。”宋 曾巩《徐干<中论>目录序》:“《先贤行状》亦称 干 篤行体道,不耽世业,魏太祖 特旌命之,辞疾不就。”
    • 10.
      不拜释义:⒈古代以拜为谒见上级的礼节。 武官披甲,屈伸不便,允许不拜。《礼记·曲礼上》:“介者不拜。”《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⒉不接受任命。晋 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宋书·南平王穆铄传》:“﹝ 元嘉 ﹞二十六年,进号平西将军,让不拜。”宋 洪迈《夷坚乙志·刘若虚》:“后七年,始以特奏召试大廷,又入五等为助教,纳敕不拜。”
    • 11.
      不敢闻命释义:不敢接受命令或教导。指有所顾虑而不愿接受命令或教导。
    • 12.
      不识抬举释义:不接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用于指责人)。
    • 13.
      不食嗟来释义: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意指人虽穷,却有骨气。
    • 14.
      专访释义:⒈只就某个问题或对某个人进行采访:接受记者专访。⒉这样采访写成的文章:登载了一篇关于他的模范事迹的专访。
    • 15.
      东北抗日联军释义: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 民革命军,其中包括一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这些抗日武装到1935年先后建成了东北 人民革命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军,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反日联合军第五军。1936年2月,发表了东 北抗日联军的统一建制宣言,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初,共建成十一个军。由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领导,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16.
      丝栈释义:⒈旧中国在上海出现的经营华商与洋商间生丝贸易的中间商。经营四川、湖北及山东等省产生丝。接受厂商委托,转售洋行,抽收佣金。并代办仓储、保险、纳税等事,有时还借垫资金。⒉储存生丝的栈房。
    • 17.
      中国工程院释义:中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1994年6月成立于北京。主要任务接受政府委托,对重大工程技术规划、计划和方案等提供咨询,研究、讨论重大工程技术的发展问题并提出建议。实行院士制度。
    • 18.
      中央集权释义:国家权力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 地方政府直接受中央政府的指挥并根据中央的政策、指示、法令办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是秦始皇建立的秦朝。
    • 19.
      临危受命释义: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
    • 20.
      临空墙释义:一侧直接受空气冲击波作用,另一侧为防空地下室内部的墙体。

接受造句

1.我虽然力量有限,但只要肯接受我的帮助,也许不无小补。

2.我人穷志不穷,这种嗟来之食,我宁死也不肯接受

3.自从接受这一重任,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丝毫不敢大意。

4.他们一味接受霸权主义者的援助,实际上是开门揖盗。

5.虽然他满腹疑团,但还是接受了她的解释。

6.他们只是在耍滑头,并没有接受建议的真心实意。

7.教育不二法门包容欣赏接受关怀。

8.尽管老王的话说得义正辞严,对方依然不肯接受

9.我将在生活的泥潭中摸爬滚打,让自己从容不迫地接受困难重重地生存考验。

10.你批评得入情入理,我虚心接受,诚恳改正。

11.你应该改掉冥顽不灵的个性,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

12.如果德国央行拒绝接受,单一货币很可能分崩离析。

13.谭科长对这些茅台酒半推半就地接受了。

14.我救他的命是偶然的事,接受这笔奖金,我是受之有愧的。

15.这种没有诚意、口是心非的道歉,我无法接受

16.张明同学固执己见,拒不接受同学们的批评。

17.他没有接受批评,反而大吵大闹一阵后就扬长而去了。

18.接受了同志们的批评,从此改弦易辙,深入实际,避免主观,半年来工作大有起色。

19.古人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现代人未必接受

20.看病访先接受检查与诊视,否则医生如何对症下药?

接受(jie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接受是什么意思 接受读音 怎么读 接受,拼音是jiē shòu,接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接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