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年春尽一年春释义:本为旧时乞丐所唱《莲花落》的首句。 亦隐指乞丐。元 郑廷玉《忍字记》楔子:“兀的不是一箇大户人家!我问他寻些茶饭喫。早来到这门首,无计所柰,唱箇莲花落咱:一年家春尽一年家春。”家,语助词。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你待要搏香弄粉,妆孤学俊,便準备着那一年春尽一年春。”
- 2.
不剌释义:⒈助词。用于语尾,以加强语气。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怕曲儿捻到风流处,教普天下颠不剌的浪儿每许。”元 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对门间壁,都有些酸辣气味,只是俺一家儿淡不剌的。”清 洪昇《长生殿·弹词》:“破不剌 马嵬 驛舍,冷清清佛堂倒斜。”⒉助词。亦作“不倈”。表转接语气。元 关汉卿《拜月亭》第三折:“我怨感,我合哽咽;不剌你啼哭,你为甚迭?”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我敢搠碎你口中牙,不剌这是你家里説话。”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四折:“那佳人可承当,不倈我提篮去采桑。”⒊助词。亦
- 3.
九丑释义:⒈九种视为丑恶的行为。 《逸周书·大匡》:“昭明九则,九丑自齐。”《逸周书·文政》:“九丑:思勇丑忘,思意丑变,思义丑□,思治丑乱,思固丑转,思信丑奸,思让丑残,思行丑顽,思仁丑舋。”⒉指禁忌之凶日。《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子胥 曰:‘今年七月辛亥……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曹为太常而临亥,大吉得辛为九丑,又与白虎并重。有人若以此首事,前虽小胜,后必大败。天地行殃,祸不久矣!’”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明日正是四耗、九丑之日,合起大风,眼见得都该渰死了的。”⒊指凶神恶煞。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罗
- 4.
五百年前释义:语本《史记·天官书》:“夫天运……五百载大变。”后因用以表示前世。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张生 ﹞与那五百年前疾憎的冤家,正打箇照面儿。”元 郑廷玉《忍字记》楔子:“可不道一般树上无有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
- 5.
仗义疎财释义:亦作“仗義疏財”。 谓重义气而分财助人。元 郑廷玉《忍字记》楔子:“這個員外必是箇仗義疎財的人。”元 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二折:“全不肯施仁布德行方便,那裏有仗義疎財發好心。”《水浒传》第三七回:“多聽的江湖上來往的人説兄長清德,扶危濟困,仗義疏財。”
- 6.
体问释义:探问。 宋 欧阳修《再举米光濬状》:“臣昨往 岢嵐,亲见 光濬 絶无病状,体问得去年偶因饮酒,暂曾不安。”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我向前体问俺浑家去。”《醒世姻缘传》第八回:“却説 晁住 到了京,各处体问,寻到傍晚止,寻见 胡旦。”
- 7.
使的释义:使得。行,可以。多用为同意他人意见,或应答他人之词。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一折:“[正末云]你子母休熬煎,我到来朝一日,向 周桥 上题笔卖诗,若卖得些钱养活你,若卖不的再做做计较。[旦云]这等説也使的。”《红楼梦》第十五回:“好哥哥,你只别嚷,你要怎么着都使的。”
- 8.
修习释义:⒈演习;练习。 《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山西 天水、陇西、安定、北地 处势迫近 羌 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晋 葛洪《抱朴子·省烦》:“至乃讲试累月,督以楚挞,昼夜修习,废寝与食。”⒉学习;研习。《南史·陈新安王伯固传》:“为政严苛,国学有墯游不修习者,重加檟楚,生徒惧焉,由是修业颇进。”唐 白居易《六十救学者之失》:“此由官失其业,师非其人,故但有修习之名而无训导之实也。”元 郑廷玉《金凤钗·楔子》:“小生造物低,闭了选场,在状元店修习一年,今年春榜动,却去应举去。”⒊修行。晋 葛
- 9.
军来将敌,水来土堰释义:比喻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针锋相对,采取相应的措施。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一折:“哥哥,岂不闻古云:军来将敌,水来土堰。俺这里有 司马子期 、 子常 、 申包胥 ,皆是 南楚 有名之将,请将来与他商议,有何不可!”
- 10.
喜神释义:⒈指人的画像。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你孩儿趁父亲在日,画一轴喜神,着子孙后代供养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伯明 亲自指挥督率,舖陈停妥,便向 雅琴 道:‘此刻可请老伯母的喜神出来了。’”此指祖先遗像。⒉泛指物体的形貌。宋 宋伯仁《<梅花喜神谱>序》:“其实,写梅之喜神,可如牡丹、竹、菊,有谱则可谓之谱,今非其谱也。”⒊迷信指吉祥之神。《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出门迈鞍子、过火盆、送喜神、避太岁,便出了那座游廊屏门。”茅盾《子夜》十一:“他在这不干不净的当儿闯进去,岂不是冲犯了喜神。
- 11.
墙上泥皮释义:⒈谓微贱的附着物。 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一折:“媳婦兒是牆上泥皮。”⒉以喻妾。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可正是堂上的糟糠,休猜作牆上泥皮。”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你可休覷的微賤看的容易,莫把這堂中珍寳,你可休看承做牆上泥皮。”
- 12.
大古释义:⒈特别。 元 关汉卿《玉镜台》第四折:“我从小里文章不大古,年老也还有甚词赋?”⒉犹大概,大约。元 白朴《梧桐雨》第三折:“更问甚陛下,大古是知重俺帝王家。”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三折:“你大古是送千里寒衣女 孟姜,可教我忙也那不忙,穿不的你那好衣裳。”⒊总之。元 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大古是家富小儿娇,我则愁腌日月没柴没米怎生熬。”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可知大古是人伴贤良智转高。”明 汤显祖《牡丹亭·诘病》:“大古是烟花惹事,鶯燕成招,云月知情。”⒋太古。《仪礼·士冠礼》:“始冠緇布之冠
- 13.
媳妇子释义:⒈妻子。 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一箇丑媳妇子,便休呵谁要。”《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恰好 杨二郎 走出来,徐德 一把扭住道:‘你把我家媳妇子拐在那里去藏过了?’”《醒世姻缘传》第七三回:“叫 狄周 媳妇子跟着快去哩!”⒉泛指已婚妇女。《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忽见旁边儿又过来了个年轻的小媳妇子。”⒊谓仆妇。《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卜才,你回去,媳妇子叫五六个来。”《红楼梦》第二九回:“还有几个粗使的丫头,连上各房的老嬷嬷奶妈子,并跟着出门的媳妇子们,黑压压的站了一街的车。”
- 14.
家活释义:⒈指日用器具物品。宋 陆游《食荠》诗之三:“风炉歙鉢穷家活,妙诀何曾肯授人。”元 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有我丈人丈母来到这里,要他女儿家去,他不肯也,将我家活都打碎了。”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柴米油盐酱醋茶,应用家活都有了。”《金瓶梅词话》第五二回:“两箇吃的热上来,把衣服脱了,见琴童儿收家活,便道:‘大官儿,到后边取些水来,俺每漱漱口。’”⒉犹家产,家业。宋 欧阳修《论不才官吏状》:“其人 西京 广有家活,而昬病之年,贪禄不止。”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谁想这脱空禪客僧瞒过,乾丢了铜
- 15.
小二哥释义:⒈泛称市井青年男子。元 卢挚《蟾宫曲》:“小二哥昔涎剌塔,碌碡上渰着个琵琶。”《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於今又有个不识窍的小二哥,也与个妇人私通,日日贪欢,朝朝迷恋,后惹出一场祸来。”⒉旧时称旅馆、茶店、酒肆的侍应人员。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店小二哥那里?[小二上云]自家是这状元店里小二哥。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乾浄店房。”元 郑廷玉《金凤钗》楔子:“你听的么?小二哥要房宿饭钱哩,我将甚么与他?”亦省称“小二”。《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主人家……上前相迎道:‘长官请坐。’便令小二
- 16.
当房释义:宗族中的同房;本家族。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您当房下辈儿谁年大?[孛老云]则我年长。”
- 17.
当罪释义:⒈谓应该抵罪;抵罪。《左传·襄公十九年》:“郑子孔 之为政也专,国人患之,乃讨 西宫 之难与 纯门 之师。子孔 当罪,以其甲及 子革、子良氏 之甲守。”杨伯峻 注:“当罪,古代刑法术语。《汉书·刑法志》:‘以其罪名当报之。’”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若是受了他买告咱当罪,若是有证见便承伏。”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小人并然不敢,若有证见,小人便当罪。”⒉谓罚当其罪。《管子·问》:“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尹知章 注:“所刑皆当其罪,故人不交相讼。”《荀子·君子》:“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
- 18.
扑腾腾释义:⒈气盛貌。元 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越惹他必丢疋搭的嚮駡儿这一塲扑腾腾气。”⒉扬鞭策马貌。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王孙乘骏马,扑腾腾金鞭裊落花。”⒊象声词。形容击鼓、落水等声音。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折:“落得这扑腾腾鼙鼓惊魂,明晃晃剑戟侵眸。”《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扒下长裤脱了短衫,扑腾腾统统下了河。”
- 19.
打赌赛释义:就某件事猜测其结果以赌输赢。 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我昨日和众兄弟每打赌赛,今日杀那先生去。”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想俺 申包胥 与那 伍子胥,元是故友,两个曾打赌赛来,一个要覆 楚,一个要復 楚。”后多省作“打赌”。茅盾《子夜》二:“还有一个问题,你敢再和我打赌么?”碧野《忆吕荧》:“我们年轻好胜,有一次,我俩打赌攀登 景山 ……几乎是同时到达 万春亭 的。”
- 20.
探环释义:《晋书·羊祜传》:“祜 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 即诣邻人 李氏 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李氏 悲惋。时人异之,谓 李氏 子则 祜 之前身也。”后因以“探环”借指转世。元 张翥《杂诗》之二:“叔子 邻家儿,探环记前身。”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母亲一命丧波澜,儿便投江也不难,地下相逢説前事,知他何日更探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