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zhù,(1) 长期居留或短暂歇息。【组词】:居住。住宿。住房。住户。(2) 停,止,歇下。【组词】:住手。雨住了。(3) 动词的补语(➊表示稳当或牢固,如“站住”;➋表示停顿或静止,如“他愣住了”。➌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如“支持不住了”)。
1. 不停;不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⒈ 不停;不断。
引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⒉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引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⒈ 不停止。
引《儒林外史·第六回》:「一个吹箫,一个打鼓,在厅上滴滴打打的,总不成个腔调。两边听的人笑个不住。」
《红楼梦·第五〇回》:「湘云只伏在宝钗怀里笑个不住,宝钗推他起来。」
⒉ 词尾助词,有不稳、不牢之意。
引《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又停一会,冯主事更撑持不住,身边摸出几个药丸子把茶送下,就在伯集躺的烟铺上躺下。」
1.两人眉来眼去,都快把持不住,魂飞魄散了。
2.他抽抽噎噎一整晚,还是止不住忧伤。
3.他激动得有些按纳不住了。
4.他曾下决心要戒赌,但经不住牌友们的招呼,没几天又故态复萌了。
5.他曾经沧海,见过大世面,这件小事难不住他。
6.他这么说是强词夺理,站不住脚的,没有人会信服。
7.李三看见孙老板后便产生了谋财害命之心,可纸包不住火,李三终于难逃法网。
8.别说是女人当不来,就是三头六臂的男人,还撑不住呢。
9.我们俩似曾相识,但我的确记不住是在什么时候了。
10.她此时按捺不住自己,料想一定是凶多吉少。
11.虽然退休了,可他闲不住,总是找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干。
12.说起父亲的死,他禁不住声泪俱下。
13.看到母亲今天化了妆,父亲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14.当她看见失去多年的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时,止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15.祥林嫂说着说着,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
16.在这种应酬场合,我真是如坐针毡,一刻都待不住。
17.一个人工作养活全家老小,他如牛负重,快撑不住了。
18.我感到非常高兴,全身上下更是法喜充满,如痴如醉,忍不住哭了起来。
19.那些事情记不住无所谓,只要记住他的循循善诱就行了。
20.他意外地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哥哥,禁不住一阵惊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