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勋官 勋官的意思
xūnguān

勋官

简体勋官
繁体勳官
拼音xūn guān
注音ㄒㄨㄣ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ūn,(1) 特殊功劳。【组词】:勋劳。勋业。屡建奇勋。(2) 勋章。【组词】:授勋。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基本含义

指有功勋的官员。

勋官的意思

勋官 [xūn guān]

1. 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北周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隋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唐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明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清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勋官 引证解释

⒈ 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 北周 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 隋 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 唐 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 明 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 清 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国语词典

勋官 [xūn guān]

⒈ 旧时授与有功者的虚衔,没有实际职务。起于南北朝,初名散官,至唐始称为「勋官」。历代沿袭,至清废除。


勋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勋号释义:勋官的名号。 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赠上柱国》:“吴良 以开国公殁於 洪武 年,得追崇上柱国,其生前勋号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
    • 2.
      勋品释义:勋官的品级。 泛指各级勋官。《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年》:“里正可进至勋品。”宋 高承《事物纪原·官爵封建·勋品》:“勋品自 齐 梁 有之,今柱国而下是也。”参见“勋官”。
    • 3.
      勋阶释义:勋官的等级。
    • 4.
      勤旧释义:有功勋的旧臣。《北史·张彝传》:“其年冬,太极 初就,彝 与 郭祚 等俱以勤旧被徵。”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勋官以赏战士,散官以褒勤旧。”
    • 5.
      回授释义:⒈转授(官职)。《周书·泉企传》:“朝廷又以其父临危抗节,乃令袭爵 上洛郡公,旧封听回授一子。”《北史·隋纪下·炀帝》:“自今已后,诸授勋官者,并不得回授文武职事。”宋 洪迈《容斋四笔·京丞相转官》:“十二月敕局赏,当得两官,以一回授,一转光禄。”⒉亦作“廻授”。古代官员把所得的封赠呈请改授他人。《隋书·达奚长儒传》:“餘勋廻授一子。”唐 白居易《为崔相陈情表》:“自去年已来,累有庆泽,凡在朝列,再蒙追荣,或有陈乞,皆许迴授。”《旧唐书·李大亮传》:“大亮 言於 太宗 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 力也。所有
    • 6.
      屈竭释义:枯竭;空乏。《淮南子·精神训》:“情心鬱殪,形性屈竭,犹不得已自强也。”《后汉书·何敞传》:“又中州内郡,公私屈竭,此实损膳节用之时。”宋 司马光《日食遇阴云不见乞不称贺状》:“二年二月日有食之,四方见,京师不见。谷永 以为百姓屈竭,祸在外也。”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肃宗 以后,财力屈竭,勋官不足以劝武功,府库不足以募战士。”
    • 7.
      挽引释义:牵引。 《礼记·王制》“五十不从力政”唐 孔颖达 疏:“力政,挽引筑作之事。”《资治通鉴·唐高宗麟德元年》:“而比年出征,皆使勋官挽引,劳苦与白丁无殊。”
    • 8.
      文勋释义:隋 唐 至 明 文武官员受勋者称勋官。 始于 北周 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至 唐 定制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凡十二转。
    • 9.
      骁骑尉释义:武散官名。隋文帝时置。隋炀帝时罢。详见“武骑尉”。唐置勋官十二转,其四转为骁骑尉,当于正六品。宋、金沿置,元、明正五品。明文官别为修正庶尹。清废。

勋官(xun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勋官是什么意思 勋官读音 怎么读 勋官,拼音是xūn guān,勋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勋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