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服义 服义的意思

服义

简体服义
繁体服義
拼音fú yì
注音ㄈㄨˊ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ú fù,(1) 衣裳。【组词】:服装。制服。(2) 穿衣裳。【组词】: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组词】:服务。服刑。服兵役。(4) 顺从。【组词】: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组词】:不服水土。(6) 吃(药)。【组词】:内服。(7) 乘,用。【例句】:服牛乘(chéng )马。(8) 姓。 ◎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组词】:两服药。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基本含义

服从道义;遵守正义

服义的意思

服义 [fú yì]

1. 谓穿着得其所宜。

3. 服膺正义。

服义 引证解释

⒈ 谓穿着得其所宜。

《国语·周语上》:“施三服义,仁也。”
韦昭 注:“义,宜也。服得其宜,谓端委也。”

⒉ 服膺正义。

《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
汉 刘向 《说苑·权谋》:“服义之君不足於信,服战之君不足於诈。”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苏刘义>序》:“其人刚躁不可近,然能服义,终始不失大节。”


国语词典

服义 [fú yì]

⒈ 遵行仁义。

《楚辞·宋玉·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
《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从善服义之心。」


服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尺之孤释义:指年幼丧父的君主。汉 贾谊《新书·阶级》:“顾行而忘利,守节而服义,故可以託不御之权,可以託五尺之孤。”
    • 2.
      归志释义:⒈返回的念头。《左传·襄公九年》:“师老而劳,且有归志。”《孟子·公孙丑下》:“夫出 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⒉犹归服。《孔丛子·论书》:“苟由其道致其仁,则远方归志而致其敬焉。”南朝 齐 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况廼服义徒拥,归志莫从。”
    • 3.
      正服释义:⒈古代礼仪所规定的正式服装。 包括朝服、祭服、丧服。《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何晏 集解引 三国 魏 王肃 曰:“褻服,私居服,非公会之服,皆不正。褻尚不衣,正服无所施。”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裼袭》:“《周礼》朝祭正服皆曰服,如冕服、爵弁服、皮弁服、冠弁服。”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丧服义例》:“盖义服亦正服也,岂有臣为君之义斩而非正服者乎!”⒉服正服。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三年之丧》:“此以《礼记》诸篇证《仪礼》,而知三年之丧,正服二十五月,加禫二十七月也。”郭沫若《高渐离》第三幕:“秦始皇帝 冕
    • 4.
      风旨释义:⒈指君主的旨意,意图。 《公羊传·庄公元年》“天子嫁女於诸侯”汉 何休 注:“礼:尊者嫁女于卑者,必持风旨。”《隋书·裴矩传》:“﹝ 裴矩 ﹞承望风旨,与时消息,使 高昌 入朝,伊吾 献地,聚粮 且末,师出 玉门。”清 侯方域《南省试策三》:“皇帝诚厉风旨,於此中得一二人如 恩 与 吉 者,俾侍太子,则一暴十寒之病庶几免矣。”⒉泛指意旨,意图。《后汉书·鲍永传》:“莽 以 宣 不附己,欲灭其子孙。都尉 路平 承望风旨,规欲害 永。”宋 范仲淹《与韩魏公书》:“使死者全名,生者服义,敢不钦佩风旨。”梁启超《

服义(fu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服义是什么意思 服义读音 怎么读 服义,拼音是fú yì,服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服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