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火树 火树的意思
huǒshù

火树

简体火树
繁体火樹
拼音huǒ shù
注音ㄏㄨㄛˇ ㄕ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ǒ,(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组词】: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组词】:火速。十万火急。(3) 指枪炮弹药等。【组词】:火药。火炮。(4) 发怒,怒气。【组词】:火暴。火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组词】:肝火。毒火攻心。(6) 形容红色的。【组词】:火红。火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

shù,(1) 木本植物的通称。【组词】:树木。树林。树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2) 种植,培育。【例句】:树艺(“艺”,种植)。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3) 立,建立。【组词】:树立。树敌。(4) 量词,相当于“株”、“棵”。【组词】:一树梅花。(5) 姓。

基本含义

指烈火熊熊燃烧的大树,比喻壮丽的景象或热情高涨的氛围。

火树的意思

火树 [huǒ shù]

1. 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2. 指用竿架装饰的焰火。

3. 比喻繁盛的灯火。

5. 红珊瑚的别名。

火树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晋 傅玄 《庭燎》诗:“枝灯若火树,庭燎继天光。”
唐 白居易 《山枇杷花》诗:“火树风来翻絳燄,琼枝日出晒红纱。”
清 陈维崧 《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诗:“万点水花笼夜碧,半巖火树落春红。”

⒉ 指用竿架装饰的焰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谐谑·贾实斋宪使》:“逼岁欲造火树,正需此(指火药),愿转乞少许。”

⒊ 比喻繁盛的灯火。

唐 孟浩然 《同张将蓟门看灯》诗:“蓟门 看火树,疑是烛龙然。”
宋 张宪 《鹊桥仙》词:“星桥火树, 长安 一夜,开红莲万蕊。”
明 唐寅 《观鳌山》诗之二:“凤蹴灯枝开夜殿,龙衔火树照春城。”
陈毅 《初游青岛》诗:“巨舰泊海中,火树花若燃。”

⒋ 红珊瑚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珊瑚》:“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谓之珊瑚林……变红色者为上, 汉 赵佗 谓之火树是也。”


火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凤凰木释义:也叫火树。 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冠大,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夏季开花,花大,红色,有光泽。荚果木质,长 可达50厘米。中国南方多有栽培。是优美的庭园树、行道树。
    • 2.
      火树银花释义:形容灯光和烟火灿烂绚丽。 多用于节日夜晚。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3.
      火烛银花释义:犹火树银花。 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4.
      灯轮释义:一种大形的灯彩。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睿宗 先天 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於京师 安福门 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綺,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唐 陈子昂《上元夜效小庾体》诗:“芳宵殊未极,随意守灯轮。”清 黄景仁《念奴娇·元夜步月》词:“西域灯轮,东京 火树,百变鱼龙戏。”
    • 5.
      耍燕九释义:亦作“耍烟九”。旧时 北京 人正月十九日游集于西郊 白云观,称“耍燕九”。又称燕九节。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正月﹞十九日集 白云观,曰耍燕九,弹射走马焉。”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京师正月灯市,例以十八日收灯,城中游冶顿寂。至次日,都中士女倾国出城西郊所谓 白云观 者,联袂嬉游,席地布饮,都人名为耍烟九,意以为火树星桥甫收声彩,而以烟火得名耳。”
    • 6.
      递兴释义:交替兴起;依次兴起。清 袁枚《随园随笔·燧人钻火树》:“当天地开闢后,三皇递兴,一万餘年,天下只有水,并无火。”
    • 7.
      钻木得火释义:远古时代的一种取火方法。 用钻子钻木,木因摩擦发热而爆出火星。相传 燧人氏 发明。《关尹子·二柱》:“形之所自生者,如钻木得火。” 清 袁枚 《新齐谐·燧人钻火树》:“教 燧人皇帝 钻木取火,以作大烹。” 鲁迅 《南腔北调集·火》:“但是,钻木取火的 燧人氏 却似乎没有犯窃盗罪。” 罗广斌 《在烈火中永生》:“没有墨,就用钻木取火的办法把棉花烧成灰,滴上几滴水,就代替了墨。” 唐 罗隐 《两同书·理乱》:“昔 伯益 凿井, 燧人 钻木。水火之利,於今赖之。”
    • 8.
      铜芝释义:《汉书·宣帝纪》载,宣帝 神爵 元年,有金芝九茎产于 函德殿 铜池,以为祥瑞。 称铜芝。后世仿制为灯座。清 袁于令《西楼记·觅缘》:“铜芝金藕参差。[丑:]前面鰲山灯,造桥灯。[生:]星桥火树纵横。”

火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凤凰木释义:也叫火树。 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冠大,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夏季开花,花大,红色,有光泽。荚果木质,长 可达50厘米。中国南方多有栽培。是优美的庭园树、行道树。
    • 2.
      火树银花释义:形容灯光和烟火灿烂绚丽。 多用于节日夜晚。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3.
      火烛银花释义:犹火树银花。 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4.
      灯轮释义:一种大形的灯彩。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睿宗 先天 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於京师 安福门 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綺,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唐 陈子昂《上元夜效小庾体》诗:“芳宵殊未极,随意守灯轮。”清 黄景仁《念奴娇·元夜步月》词:“西域灯轮,东京 火树,百变鱼龙戏。”
    • 5.
      耍燕九释义:亦作“耍烟九”。旧时 北京 人正月十九日游集于西郊 白云观,称“耍燕九”。又称燕九节。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正月﹞十九日集 白云观,曰耍燕九,弹射走马焉。”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京师正月灯市,例以十八日收灯,城中游冶顿寂。至次日,都中士女倾国出城西郊所谓 白云观 者,联袂嬉游,席地布饮,都人名为耍烟九,意以为火树星桥甫收声彩,而以烟火得名耳。”
    • 6.
      递兴释义:交替兴起;依次兴起。清 袁枚《随园随笔·燧人钻火树》:“当天地开闢后,三皇递兴,一万餘年,天下只有水,并无火。”
    • 7.
      钻木得火释义:远古时代的一种取火方法。 用钻子钻木,木因摩擦发热而爆出火星。相传 燧人氏 发明。《关尹子·二柱》:“形之所自生者,如钻木得火。” 清 袁枚 《新齐谐·燧人钻火树》:“教 燧人皇帝 钻木取火,以作大烹。” 鲁迅 《南腔北调集·火》:“但是,钻木取火的 燧人氏 却似乎没有犯窃盗罪。” 罗广斌 《在烈火中永生》:“没有墨,就用钻木取火的办法把棉花烧成灰,滴上几滴水,就代替了墨。” 唐 罗隐 《两同书·理乱》:“昔 伯益 凿井, 燧人 钻木。水火之利,於今赖之。”
    • 8.
      铜芝释义:《汉书·宣帝纪》载,宣帝 神爵 元年,有金芝九茎产于 函德殿 铜池,以为祥瑞。 称铜芝。后世仿制为灯座。清 袁于令《西楼记·觅缘》:“铜芝金藕参差。[丑:]前面鰲山灯,造桥灯。[生:]星桥火树纵横。”

火树造句

1.节日的夜晚,天安门广场火树银花,绚丽多姿。

2.每年的元宵灯节,中正纪念堂前一片火树银花,好不美丽!

3.国庆节那天,天门安广场燃放烟火,火树银花,绚丽灿烂。

4.当霜雪覆盖时,又见火树银花奇观。

5.元宵之夜,处处火树银花。

6.除夕之夜,火树银花,举国欢腾。

7.每当夜幕降临,便可看到火树银花、五光十色的景象。

8.春节的夜晚,到处是火树银花的景象。

9.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喷泉喷出的水珠,有的像仙女散花一样美丽,有的像火树银花般灿烂,有的像一把把美丽的小扇子,还有的像一把把花雨伞……真是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10.每逢国庆日,处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洋溢著一片喜气。

11.元宵夜的街上火树银花。

12.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广场燃放烟火,火树银花,绚丽灿烂。

13.火树银花不夜天,全城人民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14.那一盏盏小小的灯,组成一个粉红梦幻的童话花棚,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充满了快乐与美丽。

15.广场上布置得一片火树银花,绚丽无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16.过春节时放的烟火十分漂亮,火树银花,令人目不暇接。

17.火树银花奥运开幕式彩排绚丽烟火!

18.海上升明月,火树银花夜上海!

19.总之家家火树银花,人们说笑风声,颇是热闹。

20.每逢国庆日,处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洋溢着一片喜气。

火树(huo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火树是什么意思 火树读音 怎么读 火树,拼音是huǒ shù,火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火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