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度 [shī dù]
1. 谓失去分寸。
2. 犹言失去法度。
4. 失态。
失度 引证解释
⒈ 谓失去分寸。
引《管子·内业》:“忿怒之失度,乃为之图。”
尹知章 注:“若忿怒过度,则常图而去之。”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古之诫者,但恐湎淫失度尔。”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万历 后作小题文字,有谐謔失度,浮艷不雅者。”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当然,年代久远,也容易传闻异词,毁誉失度。”
⒉ 犹言失去法度。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梁 孝元 世,有中书舍人,治家失度,而过严刻。”
⒊ 失态。
引汉 班固 《西都赋》:“舍櫺槛而却倚,若颠坠而復稽。魂怳怳以失度,巡迴涂而下低。”
《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贵妃﹞冠髮散乱,语言失度,错呼圣上为郎君。”
失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伊尹释义:商汤 大臣,名 伊,一名 挚,尹是官名。相传生于 伊水,故名。是 汤 妻陪嫁的奴隶,后助 汤 伐 夏桀,被尊为阿衡。汤 去世后历佐 卜丙(即 外丙)、仲壬 二王。后 太甲 即位,因荒淫失度,被 伊尹 放逐到 桐宫,三年后迎之复位。《尚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伊尹 祠于先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伊尹 放 大甲 而相之,卒无怨色。”杜预 注:“大甲,汤 孙也,荒淫失度。伊尹 放之 桐宫 三年,改悔而復之,而无恨心。”《吕氏春秋·本味》:“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
- 2.
侵迫释义:⒈侵犯逼迫。《汉书·张敞传》:“方其隆时,感动天地,侵迫阴阳,月朓日蚀,昼冥宵光,地大震裂,火生地中,天文失度,祅祥变怪,不可胜记,皆阴类盛长,臣下顓制之所生也。”宋 苏轼《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盖缘臣赋性刚拙,议论不随,而宠禄过分,地势侵迫,故致纷紜,亦理之当然也。”《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前者本府失理於朝,遂致 交 人侵迫益甚。”⒉促迫。《南史·儒林传·顾越》:“臣年事侵迫,非有邀求,政是怀此不言,则为有负明圣。”
- 3.
僭差释义:⒈僭越失度。⒉差错;差失。
- 4.
失度释义:⒈谓失去分寸。《管子·内业》:“忿怒之失度,乃为之图。”尹知章 注:“若忿怒过度,则常图而去之。”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八:“古之诫者,但恐湎淫失度尔。”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万历 后作小题文字,有谐謔失度,浮艷不雅者。”孙犁《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当然,年代久远,也容易传闻异词,毁誉失度。”⒉犹言失去法度。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梁 孝元 世,有中书舍人,治家失度,而过严刻。”⒊失态。汉 班固《西都赋》:“舍櫺槛而却倚,若颠坠而復稽。魂怳怳以失度,巡迴涂而下低。”《警世通言·崔衙
- 5.
支节释义:⒈四肢。《尉缭子·攻权》:“将帅者,心也;羣下者,支节也。其心动以诚,则支节必力;其心动以疑,则支节必背。”《汉书·王莽传下》:“军人分裂 莽 身,支节肌骨臠分。”⒉指四肢关节。汉 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下》:“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三:“煬帝 沉湎失度,每睡,须棰顿劳动力就一梦。侍儿 韩俊蛾 尤得意,每就枕,必令振耸支节。”⒊从属次要之事。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不是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却,须又从事亲的良知上去扩充将来,如此,又是脱却本原,着在支节上求了。”
- 6.
沈命释义:⒈亦作“沉命”。犹绝命。南朝 宋 鲍照《代陈思王<白马篇>》:“埋身守 汉 境,沉命对胡封。”⒉谓危殆的生命。唐 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去岁薄稔,前秋稍登,使羸饿之餘,得保沉命。”⒊谓处死。《册府元龟·刑法部·议谳三》:“康买得 尚在童年,能知子道,虽杀人当死,而为父可哀,若从沉命之科,恐失度情之义,宜减死处分。”
- 7.
消伏释义:消除。《后汉书·明帝纪》:“今何以和穆阴阳,消伏灾谴?”《后汉书·杨厚传》:“因陈 汉 三百五十年之戹,宜蠲法改宪之道,及消伏灾异。”宋 苏辙《御试制策》:“陛下戒慎天灾,震惧日食、淫雨、煗气、江河之失度,而思闻消伏之理。”
- 8.
然故释义:犹是故;因此。《穀梁传·襄公九年》:“所以不异言者善得 郑 也,嘉其服心受盟,比之旧同好,然故不异言也。”《管子·任法》:“故圣君失度量,置仪法,如天地之坚,如列星之固,如日月之明,如四时之信,然故令往而民从之。”《荀子·大略》:“然故民不困财,贫窶者有所窜其手。”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八》:“然故,犹是故也。”
- 9.
虚实失度释义:虚实失度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虚与实失去平衡
- 10.
过差释义:⒈过分;失度。⒉过失;差错。⒊过往的差役。
- 11.
违度释义:失度,反常。
- 12.
逆度释义:⒈失度。⒉预测,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