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 ◎ 含水荡洗口腔。【组词】:漱口。洗漱。盥漱(洗手或漱口)。
huàn,(1) 同“浣”。➊洗涤。《玉篇•水部》。【组词】:“澣,濯也。浣,同澣。”《詩.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瀚我衣。”唐柳宗元《貞符》:“澤漢于爨,?炎以澣”➋唐代官吏的洗浴假。唐代官制,每十天休洗浴假一次,称为休澣。每月分上澣、中澣、下澣。又因以借作旬的别称。上澣、中澣、下澣即上旬、中旬、下旬。《正字通•水部》:“澣,楊慎日:‘俗以上澣、中澣、下澣為上旬、中旬、下旬。’本唐官制:十日一休沐……今皆襲用之。省作浣。”唐權德輿《奉和陳閣老寒食初假當直》:“繁花滿樹似留客,應為主人休澣歸。”《新唐書•裴炎傳》:“補弘文生,休澣,它生或出游,炎讀者不廢。(1) 同“瀚”。《集韻•翰韻》。【组词】:“瀚,北海名。一曰混瀚,水皃。或从幹。”宋王禹偁《射弩》:“射彼老上庭,奪取臙脂山,不見一匈奴,直抵澣海還。”
1. 亦作“潄澣”。亦作“漱浣”。亦作“潄浣”。
3. 洗涤;涤除。
⒈ 亦作“漱浣”。亦作“潄澣”。亦作“潄浣”。洗涤;涤除。
引《礼记·内则》:“将御者,齐潄澣。”
《礼记·内则》:“子生三月之末,潄澣、夙齐,见於内寝。”
《公羊传·庄公三十一年》:“何以书?讥。何讥尔?临民之所潄浣也。”
何休 注:“无垢加功曰潄,去垢曰浣。”
徐彦 疏:“解云谓但用手矣,既无垢而加功者,盖亦少有,但无多垢,故谓之无,非全无也。又取其斗潄耳。若以里语曰‘斗潄’也,注‘去垢曰浣’者,盖用足物,是以旧説云‘用足曰浣’是也。”
章炳麟 《丹橘》诗之五:“天道无远,谗天既丧,何以漱浣,其痍其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