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论问 论问的意思
lùnwèn

论问

简体论问
繁体論問
拼音lùn wèn
注音ㄌㄨㄣˋ 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ùn lún,(1) 古同“伦”,条理。(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3) 古同“抡”,挑选。

wèn,(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组词】: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2) 为表关切而询问。【组词】:慰问。问候。问长问短。(3) 审讯,追究。【组词】:审问。问案。唯你是问。(4) 管,干预。【组词】:概不过问。(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例句】:我问他借几本书。(6) 姓。

基本含义

讨论并询问问题

论问的意思

论问 [lùn wèn]

1. 论议问难。

论问 引证解释

⒈ 论议问难。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文理精出而言称未达,论问宣茂而不以居身。”


论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计主体释义:现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因此,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之进行探讨,有助于会计学界从更高层次理解和把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 主要讨论和研究经济方面的问题。
    • 2.
      发生认识论释义:瑞士皮亚杰关于认识的理论。 认为不能静止地看待认识论问题;人类知识的形成是包括着主体和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结构。强调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发展。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是主体对客体施加动作的结果。动作是外显的实际行动,运算是内化的可逆的并可协调成为系统的行动。
    • 3.
      名家释义:⒈在学术或技能方面有突出成就或贡献的著名人物。⒉战国时期以辩论名实关系(即概念与事实的关系)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孙龙。用比较严格的推理形式来辩论问题,对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 4.
      抽象逼近释义:在抽象空间中研究逼近论问题。
    • 5.
      理事会释义:⒈为协商、征求意见或讨论问题而召开的会议。⒉经选举或任命构成或咨询机构或拥有一定权利的组织。
    • 6.
      组织生活释义:党派、团体的成员每隔一段时间聚集在一起进行的交流思想、讨论问题等的活动。
    • 7.
      论友释义:讨论问题的朋友。李大钊《再论新亚细亚主义》:“一九一九年元旦,我作《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一文,在《国民杂志》第一卷第二号发表。论友 高承元 君不弃,著论驳之。”
    • 8.
      语言表达释义:指在口头语言(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
    • 9.
      雠问释义:辩论问难。
    • 10.
      革命文学释义:指 中国 二十年代革命作家与进步作家所倡导的文学思潮。二十年代初,李大钊、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 等首先提出有关“革命文学”的建设问题;1924年和1926年 蒋光慈、郭沫若 等又相继重新倡导。1928年初在 上海 展开一次规模较大的论争,论争中初步提出了文学应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服务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鼓舞了当时广大文艺工作者反对国民党白色恐怖的斗争。

论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计主体释义:现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因此,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之进行探讨,有助于会计学界从更高层次理解和把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 主要讨论和研究经济方面的问题。
    • 2.
      发生认识论释义:瑞士皮亚杰关于认识的理论。 认为不能静止地看待认识论问题;人类知识的形成是包括着主体和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结构。强调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发展。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是主体对客体施加动作的结果。动作是外显的实际行动,运算是内化的可逆的并可协调成为系统的行动。
    • 3.
      名家释义:⒈在学术或技能方面有突出成就或贡献的著名人物。⒉战国时期以辩论名实关系(即概念与事实的关系)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孙龙。用比较严格的推理形式来辩论问题,对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 4.
      抽象逼近释义:在抽象空间中研究逼近论问题。
    • 5.
      理事会释义:⒈为协商、征求意见或讨论问题而召开的会议。⒉经选举或任命构成或咨询机构或拥有一定权利的组织。
    • 6.
      组织生活释义:党派、团体的成员每隔一段时间聚集在一起进行的交流思想、讨论问题等的活动。
    • 7.
      论友释义:讨论问题的朋友。李大钊《再论新亚细亚主义》:“一九一九年元旦,我作《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一文,在《国民杂志》第一卷第二号发表。论友 高承元 君不弃,著论驳之。”
    • 8.
      语言表达释义:指在口头语言(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
    • 9.
      雠问释义:辩论问难。
    • 10.
      革命文学释义:指 中国 二十年代革命作家与进步作家所倡导的文学思潮。二十年代初,李大钊、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 等首先提出有关“革命文学”的建设问题;1924年和1926年 蒋光慈、郭沫若 等又相继重新倡导。1928年初在 上海 展开一次规模较大的论争,论争中初步提出了文学应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服务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鼓舞了当时广大文艺工作者反对国民党白色恐怖的斗争。

论问造句

1.我温声细语的和同桌讨论问题,生怕吵到其他同学。

2.他是老爱强词夺理的人,有谁愿意跟他讨论问题呢?

3.这个女孩很腼腆,与人讨论问题时,总是温声细语的。

4.有一次,我有问题请教表哥并与他一起讨论问题,他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的样子,真让我佩服啊。

论问(lun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论问是什么意思 论问读音 怎么读 论问,拼音是lùn wèn,论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论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