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别 [zhǐ bié]
1. pointing或indicating,表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示副词等成分的一种功能。
指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释义: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2.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释义: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3.
为人称道释义:指一个人的社会行为被人赞誉。 为人:是指一个人做人处世的态度;称道:是指别人的称述、称赞。
- 4.
二五释义:⒈指别卦中的第二爻与第五爻。⒉指阴阳与五行。⒊指春秋时晋献公嬖人梁五与东关五。⒋两个五,即十。⒌方言。即二百五。犹言傻里傻气。
- 5.
他山释义:⒈别处的山。⒉引申泛指山石。⒊指别处山上的石头。比喻磨砺自己,帮助自己成就的外力。⒋清查慎行的别称。
- 6.
免谈释义:不必说;[免]不必.;不用 [谈]说;意思是指别说..没办法。
- 7.
入梦释义:进入梦境,指睡着(zháo),有时也指别人出现在自己的梦中。
- 8.
刮目相看释义:《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意思是离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 9.
士别三日释义:指别人有进步眼光看待别人。
- 10.
宾贡释义:⒈古代地方向朝廷推举人才时,待以宾礼,贡于京师。《北史·循吏传·梁彦光》:“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於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唐 皇甫曾《送裴秀才贡举》诗:“宾贡年犹少,篇章艺已成。”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至於郡国僚吏,皆府主所署,版檄召用,至而授职,何尝宾贡,亦不试练。”⒉指别国推举而来的贤者。《宋史·外国传三·高丽》:“贡士三等,王城曰土贡,郡邑曰乡贡,他国人曰宾贡。”《宋史·外国传三·高丽》:“詔赐 高丽 宾贡进士 王彬、崔罕 等及第。”⒊归顺纳贡。唐 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九夷八
- 11.
寺院释义:佛寺。 有时也指别的宗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处所。
- 12.
将伯之助释义:将:请求;伯:长者。请求长者帮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 13.
岂有是理释义:哪有这个道理。 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同“岂有此理”。
- 14.
延津释义:⒈即延平津。 相传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分离后于此会合化龙而去。⒉借指别后重逢之地。
- 15.
异道释义:⒈不同的方法。《荀子·非相》:“古今异情,其所以治乱者异道。”汉 刘向《说苑·君道》:“夫三君之举贤,皆异道而成功。”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四:“是以三王异道而共昌,五霸殊风而并列。”⒉指别的方法。《史记·李斯列传》:“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者,非有异道也。能独断而审督责,必深罚,故天下不敢犯也。”⒊指志趣或本性不同。《楚辞·离骚》:“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明 汪道昆《洛水悲》:“吾闻人神异道,不得相干。”⒋思想理论不同。《汉书·董仲舒传》:“今
- 16.
弼针释义:⒈即别针。旧时为便于缝纫,多先用此针将裁片绷好,然后缝制。⒉指别在衣领或胸襟上用作装饰的针。
- 17.
急人所急释义:指别人有困难时,设法给予帮助。
- 18.
无影迹释义:指别人讲的事与事实不符。
- 19.
暗室屋漏释义: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室。
- 20.
来章释义:寄或送来的诗篇文章。 指别人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