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诗说 诗说的意思
shīshuō

诗说

简体诗说
繁体詩說
拼音shī shuō
注音ㄕ ㄕㄨㄛ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ī,(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组词】:诗歌。诗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shuō yuè shuì, ◎ 古同“悦”。

基本含义

指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或者观点。

诗说的意思

诗说 [shī shuō]

1. 有关诗的论说。如宋姜夔有《白石道人诗说》;宋吴陵有《诗说》。

诗说 引证解释

⒈ 有关诗的论说。如 宋 姜夔 有《白石道人诗説》; 宋 吴陵 有《诗説》。


诗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俗体释义:⒈格调不高雅的文体。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序》:“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郭绍虞 校释引 陶明濬 《诗说杂记》:“俗体者何?当是所盛行如应酬诸诗,毫无意味,腴词靡靡,若试帖等类。”⒉指俗体字。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其在中书,堂吏书牒尾,以俗体书宋为宋。公见之,不肯下笔。” 元 周伯琦 《六书正讹序》:“虽或辨其舛戾,而犹淆以俗体。”
    • 2.
      偏枯对释义:指律诗对句字面相对而实际有偏失。如:“燕王 买骏骨,渭老 得熊羆。”“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前一联是以一物对二物,后一联是以二物对一物,故称偏枯对。详 宋 孙奕《履斋示儿编·诗说·偏枯对》。
    • 3.
      地变释义:地体变动。多指地震、山崩。古人以之为天示凶兆。汉 申培《诗说·小正传》:“幽王 之时,天变见于上,地变动于下。”《魏书·崔浩传》:“比年以来,天灾地变,都在 秦 凉。”
    • 4.
      纪极释义:⒈终极;限度。 《左传·文公十八年》:“聚敛积实,不知纪极。”《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採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於 交阯郡 界。”《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且 董卓 贪淫骄陵,志无纪极。”⒉引申为穷尽。《北史·李先传》:“国家政化长远,不可纪极。”宋 姜夔《白石诗说》:“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復是奇;方以为奇,忽復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
    • 5.
      行官释义:⒈唐 代官名。 称受上官差遣,往来四方干办公事者。唐 韩愈《与孟尚书书》:“行官自南迴,过 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二年》“子仪(郭子仪)使牙官 卢谅 至 汾州”元 胡三省 注:“节镇、州、府皆有牙官、行官;牙官给牙前驱使,行官使之行役四方。”⒉指主持事务的仆臣。唐 杜甫 有《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一作刈)稻》两诗。仇兆鳌 注:“朱 注:行官是行田者。”施鸿保《读杜诗说》:“《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诗云‘督促’,亦可见主管田事;称为家臣,以别于家僮。
    • 6.
      诗集传释义:南宋朱熹撰。二十卷。对《诗经》的含义作了重新解释,打破了《诗序》原有的权威地位。但书中仍有一些错误论点,尤其是将爱情诗说成淫诗,更暴露了作者的道学观点。

诗说(shish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诗说是什么意思 诗说读音 怎么读 诗说,拼音是shī shuō,诗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诗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