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言辞 言辞的意思
yán

言辞

简体言辞
繁体言辭
拼音yán cí
注音ㄧㄢˊ ㄘ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cí,(1) 告别。【组词】: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组词】:辞职。辞呈。(3) 躲避,推托。【组词】: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4) 解雇。【组词】:辞退。(5) 同“词”。(6) 优美的语言。【组词】:辞藻。修辞。(7) 讲话;告诉。【例句】:“请辞于军”。(8) 文体的一种。【组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基本含义

指言语的表达方式,言辞之间的辞藻和修辞手法。

言辞的意思

言辞 [yán cí]

1. 说话所用的词句。

[ one’s words; what one says; ]

2. 话语。

与为言辞。——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 word; ]

言辞 引证解释

⒈ 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管子·形势解》:“明主犹 奚仲 也,言辞动作,皆中术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桓君山 云:‘予见新进丽文,美而无采;及见 刘 扬 言辞,常輒有得。’”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又 孔 门之著録也,《论语》专述言辞,《家语》兼陈事业。”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章:“鲁东山 和 杨平山 全被 全大樑 这连珠炮似的激怒的言辞弄矇住了。”

⒉ 言论。

唐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世果羣怪聚駡,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不然者,乃立言辞,欲致人同归於朴古, 老子 之辈,盖其梟雄。”


国语词典

言辞 [yán cí]

⒈ 说话所用的词句或语汇。

《文选·宋玉·高唐赋》:「传祝已具,言辞已毕。」
《魏书·卷三六·李顺传》:「肃时侍饮,颇醉,言辞不逊,抗辱太傅、清河王怿,为有司弹劾。」


言辞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推辞释义: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借故推辞。
    • 2.
      言论释义:关于政治或一般公共事务的议论:言论自由。发表言论。进步的言论。

言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词释义:⒈一言;一语。 ⒉同样的言辞。⒊一首词。
    • 2.
      上言释义:进呈言辞。
    • 3.
      不假辞色释义:假,假借、借助。辞,言辞。色,颜色,这里指脸色。不假辞色,不借用另外的言辞和脸色,即用不加掩饰的表情和语气说话。一般用于不客气地指责某人某事,形容不给面子,不给好脸色。
    • 4.
      不堪视听释义:堪:可,能。言辞污秽,行为卑劣,不能看与听。
    • 5.
      不实之词释义:浮夸的言辞。
    • 6.
      不率释义:不服从,不遵循。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 郑 不率,寡君使羣臣问诸 郑,岂敢辱候人?”杜预 注:“率,遵也。”《南史·袁宪传》:“皇太子颇不率典训,宪 手表陈諫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宋 曾巩《洪范传》:“使民足於养生送死之具,然后教之;教之,不率,然后刑之。”清 王夫之《老庄申韩论》:“不率,则毅然以委之霸刃之锋曰,吾以使人履仁而戴义也。”
    • 7.
      不落言筌释义:不局限于言辞的表面意思。
    • 8.
      不露辞色释义:辞色:言辞神色。 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形容说话沉着老练。
    • 9.
      严辞释义:严厉的言辞。
    • 10.
      丧言不文释义:指居丧期间言辞要朴质。
    • 11.
      义正言辞释义:“义正言辞”是一个典型的错别词,正确的成语是“义正辞严”或“义正词严”。译为理由正当,言辞严肃。
    • 12.
      仙仙释义:⒈亦作“僊僊”。 轻盈貌。轻举貌。⒉飘逸貌。⒊形容善于言辞。
    • 13.
      令辞释义:美好的言辞。
    • 14.
      令音释义:⒈和善的语音。⒉善言,美好的言辞。
    • 15.
      伧言释义:粗俗的言辞。
    • 16.
      伪辞释义:虚假的言辞。
    • 17.
      但觉厉释义:表达菜鸟对高手的崇拜,或者调侃对楼主的言辞不知所云。
    • 18.
      何患无辞释义: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 19.
      何辞释义:什么言辞?
    • 20.
      作言造语释义:指编造虚诞的言辞。

言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词释义:⒈一言;一语。 ⒉同样的言辞。⒊一首词。
    • 2.
      上言释义:进呈言辞。
    • 3.
      不假辞色释义:假,假借、借助。辞,言辞。色,颜色,这里指脸色。不假辞色,不借用另外的言辞和脸色,即用不加掩饰的表情和语气说话。一般用于不客气地指责某人某事,形容不给面子,不给好脸色。
    • 4.
      不堪视听释义:堪:可,能。言辞污秽,行为卑劣,不能看与听。
    • 5.
      不实之词释义:浮夸的言辞。
    • 6.
      不率释义:不服从,不遵循。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 郑 不率,寡君使羣臣问诸 郑,岂敢辱候人?”杜预 注:“率,遵也。”《南史·袁宪传》:“皇太子颇不率典训,宪 手表陈諫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宋 曾巩《洪范传》:“使民足於养生送死之具,然后教之;教之,不率,然后刑之。”清 王夫之《老庄申韩论》:“不率,则毅然以委之霸刃之锋曰,吾以使人履仁而戴义也。”
    • 7.
      不落言筌释义:不局限于言辞的表面意思。
    • 8.
      不露辞色释义:辞色:言辞神色。 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形容说话沉着老练。
    • 9.
      严辞释义:严厉的言辞。
    • 10.
      丧言不文释义:指居丧期间言辞要朴质。
    • 11.
      义正言辞释义:“义正言辞”是一个典型的错别词,正确的成语是“义正辞严”或“义正词严”。译为理由正当,言辞严肃。
    • 12.
      仙仙释义:⒈亦作“僊僊”。 轻盈貌。轻举貌。⒉飘逸貌。⒊形容善于言辞。
    • 13.
      令辞释义:美好的言辞。
    • 14.
      令音释义:⒈和善的语音。⒉善言,美好的言辞。
    • 15.
      伧言释义:粗俗的言辞。
    • 16.
      伪辞释义:虚假的言辞。
    • 17.
      但觉厉释义:表达菜鸟对高手的崇拜,或者调侃对楼主的言辞不知所云。
    • 18.
      何患无辞释义: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 19.
      何辞释义:什么言辞?
    • 20.
      作言造语释义:指编造虚诞的言辞。

言辞造句

1.面对王丹刻薄的言辞,张红针锋相对地予以反驳。

2.这位年轻人言辞犀利,咄咄逼人。

3.与人交往,主要是交心。你可以开门见山告诉对方,自己不善言辞。让对方理解。

4.他恳切的言辞、真诚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老师。

5.我最讨厌男人不善言辞而且毛手毛脚的。

6.的确,奥巴马的许多行动都辜负了他在竞选时的雄辩言辞

7.报告会上,他的言辞慷慨激昂。

8.老师如法官,判案斩钉截铁义正言辞

9.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心里不服气,言辞不逊。

10.大作家的作品,言辞脱口而出,没有矫揉造作的姿态。

言辞(yanc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言辞是什么意思 言辞读音 怎么读 言辞,拼音是yán cí,言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言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