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殿 [jí xián diàn]
1. 唐宫殿名。开元中置。于殿内设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以宰相为知院事,有修撰、校理等官,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
3. 指集贤殿书院。
集贤殿 引证解释
⒈ 唐 宫殿名。 开元 中置。于殿内设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以宰相为知院事,有修撰、校理等官,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
引《旧唐书·玄宗纪上》:“夏四月丁巳,改 集仙殿 为 集贤殿,丽正殿书院改集贤殿书院;内五品已上为学士,六品已下为直学士。”
⒉ 指集贤殿书院。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袁皓》:“皓,宜春 人。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史馆下》、《文献通考·职官五》。
引咸通 进士, 龙纪 集贤殿图书使。”
国语词典
集贤殿 [jí xián diàn]
⒈ 唐代设立的文学三馆之一,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等事的官署。原名集仙殿,至唐玄宗开元中改称为「集贤殿」。以五品以上为学士,宰相知院事。
集贤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丽正修书院释义:亦作“丽正书院”。 又称集贤殿书院。唐 始置,为中央掌管刊辑、校理经籍,搜罗遗逸图书,承旨撰集文章的机构。《新唐书·百官志二》:“﹝ 开元 ﹞六年,乾元院更号丽正脩书院……十二年,东都 明福门 外亦置丽正书院。十三年,改丽正脩书院为集贤殿书院。”宋 戴埴《鼠璞》卷上:“今行在内南门名曰 丽正。本取重离丽正之义。然丽正乃 唐 集贤院名,张説 谓丽正乃礼乐之司。丽正书院,开元 五年建,十三年改为集贤院。”亦省称“丽正”。唐 刘肃《大唐新语·匡赞》:“圣上崇儒重德,亲自讲论,刊校图书,详延学者,今之丽正,即是圣
- 2.
仙院释义:指 唐 代的 集贤殿 书院。唐 开元 十三年,改 集仙殿 为 集贤殿 书院,故有“仙院”之称。唐 刘禹锡《酬令狐留守巡内至集贤院见寄》诗:“仙院文房隔旧宫,当时盛事尽成空。”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 3.
侍读学士释义:⒈官名。 唐 始设,初属 集贤殿 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宋 乐史《广卓异记·柳公权》:“开成 五年,加散骑常侍出,凡三入翰林,为侍读学士。”清 戴震《范忠贞传》:“中 顺治 壬辰进士,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迁国史院学士。”《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沉中堂 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侍读学士旗人 绅灵,号叫 绅筱庵 的便是。”⒉清 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 4.
大学士释义:古代官名。始置 于唐。唐崇玄馆、集贤殿的大学士,由宰相兼领。宋时多系优礼大臣的官衔。明初废丞相,以大学士充 顾问。明中叶后,入阁者多为尚书、侍郎,实掌宰相之权。
- 5.
市舶释义:⒈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新唐书·卢奂传》:“污吏歛手,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远俗为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有胡人上言海南多珠翠奇宝,可往营致,因言市舶之利。”《明史·外国传四·琉球》:“贡使至 浙江,典市舶者復请籍其所齎。”⒉市舶使或市舶司的省称。《宋史·食货志下八》:“九年,集贤殿 修撰 程师孟 请罢 杭,明州 市舶,诸舶皆隶属 广州 一司。”
- 6.
殿撰释义:宋 代集英殿修撰、集贤殿修撰(后改为右文殿修撰)的省称。陆游 诗有《送辛幼安殿撰造朝》,因 辛弃疾 曾任右文殿修撰及集英殿修撰,故称。后 元 代 张起岩 以进士第一名特授集贤院修撰,明 清 沿其制,“殿撰”遂成为状元的通称。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然自后北闈试事,不復令新殿撰(前一科状元)持衡,遂改三百餘年之旧制矣。”参阅《宋史·职官志二》。
- 7.
殿阁释义:⒈殿堂楼阁。《汉书·王莽传下》:“夏,蝗从东方来,蜚蔽天,至 长安,入 未央宫,缘殿阁。”唐 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荣光飘殿阁,虚籟合笙竽。”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三:“树木丛阴中,殿阁屹然四五所。”⒉宋 代大学士皆带殿阁衔,以崇其资望,如 集贤殿、右文殿 之类。明 清 两代,大学士为内阁长官,仍以殿阁名入衔,如 明 之 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清 之 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 等。故宰执又通称为“殿阁”。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顺治 十五年,改内
- 8.
济理释义:犹济治。 协助治理。唐 陆贽《姜公辅左庶子制》:“此朕三事大夫,济理图全之意也。”《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贤者济理之具,朕今与卿曹合宴,宜更名曰‘集贤殿’。”
- 9.
苏舜钦释义:(1008-1049)北宋诗人。 字子美,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景年间进士。做过县令等小官,后任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被诬革职,隐居苏州沧浪亭以终。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重要作家。有《沧浪亭记》等名篇。有《苏学士文集》。
- 10.
集仙殿释义:唐 宫殿名。 开元 十三年改名 集贤殿。唐 李商隐《漫成》诗之二:“李 杜 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集仙殿 与 金鑾殿,可是苍蝇惑曙鷄。”参见“集贤殿”。
- 11.
集贤释义:⒈聚集贤人。⒉集贤殿书院的省称。
- 12.
集贤殿释义:⒈唐宫殿名。⒉指集贤殿书院。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袁皓》:“皓,宜春人。
- 13.
馆殿释义:昭文馆、集贤院、史馆和 集贤殿、右文殿 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