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yī yì,(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组词】: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组词】:炮衣。糖衣。肠衣。(3) 姓。
dài,(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组词】:带子。皮带。领带。一衣带水。(2) 像带子的长条物。【组词】:带钢。带鱼。声带。(3) 车轮胎。【组词】:车带。外带。(4) 区域。【组词】:地带。温带。(5) 佩戴,披挂。【组词】:带孝。带剑。(6) 随身拿着。【组词】:携带。带挈。带着钱。(7) 捎,连着,顺便做。【组词】:连带。带职。带累(lěi )(连累)。话中带刺。(8) 含有,呈现。【组词】:带电。带伤。(9) 率领,引导。【组词】:带领。带头。带动。以点带面。(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组词】:白带。
shuǐ,(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组词】: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2) 河流。【组词】:汉水。湘水。(3)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4) 液汁。【组词】:水笔。墨水。(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组词】:贴水。外水。肥水。(6) 指洗的次数。【例句】:这衣服洗过两水了。(7) 姓。
1. 原指像衣带那样窄的河流。后用以形容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仍像隔一衣带,极其相近。
英[narrow strip of water;]
⒈ “一衣带水”谓象一条衣带那么宽的河流,形容其狭窄或逼近。因 隋 将伐 陈,陈 在 长江 之南,故云。后亦泛指江河湖海不足为阻。
引《南史·陈纪下》:“隋文帝 谓僕射 高熲 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宋史·潘美传》:“美 受詔,提驍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
明 袁宏道 《戏作三星行送曹子野归楚时予亦将归里》:“望江上之青峰,指 湘 皋之云树。 汉 沔 相踞,一衣带水,竢君于 油口 之渡。”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质儿行》:“四月復往 阜寧 馆舍, 黄河 仅一衣带水,车辙马迹,纵横于 河 中。”
欧榘甲 《新广东》五:“福建 与 台湾,相隔一衣带水。”
冰心 《樱花和友谊》:“消息传来,隔着一衣带水的 中 日 两国人民都感到非常的高兴。”
⒈ 语出比喻江流狭窄有如一条衣带。后泛指虽有江河阻隔,但不足以限制交往。
引《南史·卷一〇·陈后主本纪》:「隋文帝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宋史·卷二五八·潘美传》:「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
1.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2.这条小河,一衣带水,流水潺潺。
3.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一衣带水。
4.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5.海峡两岸仅一衣带水之隔,理应和睦相处,多作交流。
6.台湾同祖国大陆一衣带水。
7.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8.横跨一衣带水的关渡大桥,人车往来,络绎不绝。
9.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
10.新店溪仅一衣带水,两岸人家,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