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贼民 贼民的意思
zéimín

贼民

简体贼民
繁体賊民
拼音zéi mín
注音ㄗㄟˊ ㄇㄧ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éi,(1) 偷东西的人,盗匪。【组词】:贼人。盗贼。贼赃。贼窝。(2)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组词】:国贼。民贼。工贼。贼寇。蟊贼。(3) 害,伤害。【组词】:戕贼。“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4) 邪的,不正派的。【组词】:贼心不死。(5) 狡猾。【组词】:贼溜溜。(6) 副词,很。【组词】:贼冷。贼亮。贼横(hèng )。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基本含义

指盗贼、歹徒。用来形容品行恶劣的人。

贼民的意思

贼民 [zéi mín]

1. 指犯上作乱之民。

3. 害民。

贼民 引证解释

⒈ 指犯上作乱之民。

《孟子·离娄上》:“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今者贼民岁月繁滋,但以尚小,未可得用耳。”
明 高拱 《本语》卷六:“世有等迂腐有司,不识事体,务为煦煦之政,荒年贼民抢掠,则曰:‘彼飢也,抢亦无妨。’嗟乎!是纵之为乱也。”

⒉ 害民。

汉 刘向 《列女传·齐伤槐女》:“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正,是贼民之深者也。”
宋 洪适 《戒戢赃吏诏》:“甚者掩公帑之积,私仓庾之赢,贼民剥下,浚其膏血,呜呼,岂设官之意哉!”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秦始皇一》:“选举不慎,而贼民之吏代作。”


贼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好兵释义:⒈爱好战阵攻杀之事;爱好军事。 《左传·隐公三年》:“公子 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王翦 者,频阳 东乡 人也。少而好兵,事 秦始皇。”⒉好战。汉 桓宽《盐铁论·地广》:“汤 武 之伐,非好兵也。”宋 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臣闻好兵犹好色也。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
    • 2.
      罔利释义:犹渔利。语本《孟子·公孙丑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明史·文苑传二·李梦阳》:“寿寧侯 张鹤龄 招纳无赖,罔利贼民,势如翼虎。”清 林则徐《会奉请将高廉道暂驻澳门查办夷务片》:“至西洋夷人,虽称恭顺,而不耕不织,专恃懋迁罔利之谋,变幻百出。”
    • 3.
      贼民释义:⒈指犯上作乱之民。《孟子·离娄上》:“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今者贼民岁月繁滋,但以尚小,未可得用耳。”明 高拱《本语》卷六:“世有等迂腐有司,不识事体,务为煦煦之政,荒年贼民抢掠,则曰:‘彼飢也,抢亦无妨。’嗟乎!是纵之为乱也。”⒉害民。汉 刘向《列女传·齐伤槐女》:“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正,是贼民之深者也。”宋 洪适《戒戢赃吏诏》:“甚者掩公帑之积,私仓庾之赢,贼民剥下,浚其膏血,呜呼,岂设官之意哉!”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一》:“选举不慎,而贼民
    • 4.
      鉏麑释义:⒈亦作“鉏霓”。春秋 时 晋国 力士。《左传·宣公二年》:“宣子 骤諫,公患之,使 鉏麑 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 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唐 欧阳詹《暗室箴》:“昔者 赵盾,假寐兢庄。天廻厥害,鉏霓 以亡。”明 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哎,罢了罢了,都似这义负恩辜,俺索做 鉏麑 槐根一命殂。”⒉泛指刺客。梁启超《新民说》七:“身毙于 鉏霓 之手而不悔者,则 荷兰 之 维廉额们 其人也。”按,鉏麑,《吕
    • 5.
      黑黡释义:皮肤上的黑痣;黑点。 《起世经·地狱品三》:“皮肤缓皱,黑黶遍体。”章炳麟《代议然否论》:“官吏贼民,宦家武断,与 岭 南人分宗族大小,是为纯白中箸一黑黶。”
贼民是什么意思 贼民读音 怎么读 贼民,拼音是zéi mín,贼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贼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