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末民 末民的意思
mín

末民

简体末民
繁体
拼音mò mín
注音ㄇㄛˋ ㄇㄧ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ò,(1) 尖端,梢。【组词】: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例句】:末了(liǎo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组词】:末业。末技。舍本逐末。(4) 碎屑。【组词】:末子。碎末。(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组词】:正末。副末。外末。末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基本含义

指末世之民,指的是世道混乱、社会风气败坏的时代中的人们。

末民的意思

末民 [mò mín]

1. 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

末民 引证解释

⒈ 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

《汉书·食货志下》:“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则官富实而末民困。”
颜师古 注:“末,谓工商之业也。”


国语词典

末民 [mò mín]

⒈ 从事工商业的人。

《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则官富实而末民困。」


末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认亲释义:明 末民间戴的一种头巾。以低侧其簷,自掩眉目得名。见 清 凌扬藻《蠡勺编·不认亲》。
    • 2.
      大刀会释义:清末民间的一个秘密社团,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其宗旨是反抗外国教会侵略势力。
    • 3.
      官学生释义:⒈入官学肄业的学生。⒉清末民国初政府派遣的留学生,即官费留学生。
    • 4.
      有容乃大释义:“受益惟谦,有容乃大”最早见之于明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袁可立在河南睢州自己“弗过堂”中所著的自勉联。 二百年后又有清末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八字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本意是比喻像大海一样的宽广胸襟。

末民(mom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末民是什么意思 末民读音 怎么读 末民,拼音是mò mín,末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末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