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体 [yòu tǐ]
1. 在母体内或脱离母体不久的幼小生物。
英[larva;]
国语词典
幼体 [yòu tǐ]
⒈ 已在母体内成型或脱离母体不久的生命体。
例如:「母体在怀孕期间,必须充分摄取幼体发育所需的养分。」
幼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刳胎焚夭释义:剖挖母胎,残害幼体。指凶残不义。
- 2.
哺乳动物释义: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一纲。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雌体有乳腺,用乳汁哺育幼体。绝大多数为胎生,有胎盘。如鼠、猪、猴、熊、鲸、蝙蝠等。
- 3.
小虾释义:真虾族虾类的幼体晚期。
- 4.
尾索释义:尾索动物的尾部和海鞘类蝌蚪形幼体尾部中轴的支柱构造。
- 5.
幼虫释义:昆虫的胚胎在卵内发育完成后,从卵内孵化出来的幼小生物体。如孑孓是蚊子的幼虫,蛆是苍蝇的幼虫。也指某些寄生虫的幼体。
- 6.
母体释义:指孕育幼体的人或雌性动物的身体。
- 7.
浮游生物释义:身体很小,缺 乏或仅有微弱游动能力,受水流支配而移动的水生生物。 如单细胞动植物、细菌、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某 些动物的幼体等。浮游生物是鱼类等的重要饵料,在水产养殖上有一定经济价值。
- 8.
科斗释义:⒈蝌蚪。蛙或蟾蜍的幼体。⒉指科斗文字。⒊指古文经籍。⒋指科斗形营帐。
- 9.
秧子释义:⒈农作物的幼苗;水稻幼苗。 ⒉动物的幼体或雏。
- 10.
稚虫释义:不完全变态类昆虫的幼体。水栖,以鳃呼吸。如蜻蜓、蜉蝣的幼体。
- 11.
胎儿释义:母体内的幼体(通常指人的幼体,兽医学上也指家畜等的幼体)。
- 12.
胎生释义:属性词。 人或某些动物的幼体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以后才脱离母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胎生。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依赖母体的营养。
- 13.
脊索动物释义:动物界最高等的一门。成体或幼体背侧有一脊索,故名。分原索动物和脊椎动物。
- 14.
蝌蚪释义:蛙或蟾蜍等两栖动物的幼体,黑色,椭圆形,像小鱼,有鳃和尾巴。 生活在水中,用尾巴运动,逐渐发育生出四肢,尾巴逐渐变短而消失,最后变成蛙或蟾蜍等。
- 15.
蟹奴释义:⒈俗称蟹子。又称蟹寄生。幼体自生生活,成体寄生。形如小袋,突露在蟹的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的腹面,其根状分枝突起穿入蟹体全身各部分内,吸取养料。随寄主分布于浅海。⒉即螃蟹。
- 16.
负媪释义:保姆。 负,通“媍”。唐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肃宗》:“吴后 年幼体弱,皇孙体未舒,负媪惶惑。”清 梁章鉅《称谓录·三姑六婆》:“又,明皇 十七年事,代宗 诞之三日,上幸东宫,负媪以太子之子进见。”
- 17.
鸠雏释义:鸠的幼体或未成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