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日禀 日禀的意思
bǐng

日禀

简体日禀
繁体日稟
拼音rì bǐng
注音ㄖˋ ㄅㄧ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bǐng,(1) 承受,生成的。【组词】:禀性。禀赋。(2) 指下对上报告。【组词】:禀报。禀复。回禀。

基本含义

指每天的饮食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所需。

日禀的意思

日禀 [rì bǐng]

1. 见“日廪”。

日禀 引证解释

⒈ 见“日廩”。


日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宪廑释义:旧时指上司的关怀。清 史致谔《同治元年闰八月廿二日禀曾国藩等》:“合将中外兵勇民团克復 奉化 县城……各缘由,先行驰报,仰慰宪廑。”
    • 2.
      属实释义:确系事实,合乎实际。清 史致谔《同治元年闰八月廿二日禀曾国藩等》:“各清册前来,均经委员检点属实。”廖仲恺《致饶潜川黄德源函》:“如果属实,自当先行劝令辞职,另举廉能为妥。”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如有民族工商农牧业家私人股份经调查属实者,当承认其所有权。”
    • 3.
      影戤释义:谓假冒别家牌号、商标,以伪乱真,从中谋利。清 史致谔《同治二年二月十三日禀左宗棠》:“各货釐税,自以丝茶为大宗,然洋人之影戤尤甚。”茅盾《孩子们要求新鲜》:“营业竞争的结果,理应是出品的改良,然而我们往往只看见影戤,只看见粗制滥造。”
    • 4.
      款目释义:⒈帐目。清 魏源《圣武记》卷九:“惟是军需冒销,总在款目轇葛,请令各路粮臺,按旬开报,按月匯奏。”《太平天囯资料·史致谔档案·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禀左宗棠夹单》:“各局款目,无不亲自检閲,并嘱官绅互相稽查。”⒉项目,条目。
    • 5.
      裁示释义:谓定夺并示知。 《三国演义》第六四回:“今 荆州 眷念旧情,不忘族谊。主公若能幡然归顺,量不薄待。望三思裁示。”清 史致谔《同治二年三月初一日禀左宗棠》:“再 台州府 各属应徵钱粮额数无几,应否飭令一併就近解道,抑应批解司库之处,并乞裁示。”
    • 6.
      遏御释义:阻挡防御。清 柯悟迟《漏网喁鱼集·咸丰六年》:“镇江 营譁然大散,又无遏御。”清 史致谔《同治元年十月初六日禀曾国藩等》:“添调……艇钓礮船九隻分赴 丈亭、太平桥、姚江 等处,棱巡遏御。”
日禀是什么意思 日禀读音 怎么读 日禀,拼音是rì bǐng,日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日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