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发点 发点的意思
diǎn

发点

简体发点
繁体發點
拼音fā diǎn
注音ㄈㄚ ㄉ一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 fà,(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组词】: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diǎn,(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组词】:点滴。斑点。点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➋小的痕迹,如“油点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组词】:两三点雨。几点泪水。(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组词】: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6) 项,部分,方面。【组词】:优点。要点。特点。(7) 汉字笔形之一(丶)。【组词】:点画。三点水。(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组词】: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组词】: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组词】:点头。点穴。(11) 引火。【例句】: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12) 查对。【组词】: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13) 指定,选派。【组词】:点菜。点将(jiàng )。听众点播。(14) 指示,启发。【组词】:指点。点拨。(15) 计时的单位。【例句】: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16) 污。【组词】:点污。点辱(使受污辱)。(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例句】: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18) 同“踮”。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起点或关键点。

发点的意思

发点 [fā diǎn]

1. 点卯。

发点 引证解释

⒈ 点卯。

清 袁枚 《新齐谐·官癖》:“相传 南阳府 有 明 季太守某殁於署中,自后其灵不散,每至黎明发点时,必乌纱束带上堂,南向坐。”


发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互利互惠释义:指在推销过程中,推销员要以交易能为双方都带来较大的利益或者能够为双方都减少损失为出发点,不能从事伤害一方或给一方带来损失的推销活动。
    • 2.
      互惠互利释义:指在推销过程中,推销员要以交易能为双方都带来较大的利益或者能够为双方都减少损失为出发点,不能从事伤害一方或给一方带来损失的推销活动。
    • 3.
      以人为本释义: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求,切实保障其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 4.
      依归释义:⒈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⒉依托;依靠:无所依归。
    • 5.
      出以公心释义: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 6.
      出发点释义:⒈旅程的起点。⒉最根本的着眼的地方;动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 7.
      出行方式释义:汽车、人或货物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移动方式。
    • 8.
      利他主义释义:一种道德原则和道德理论。 历史上有仁爱的利他主义和利己的利他主义两种形式。前者主张把仁爱心作为道德的基础和标准,要求人们无私地去利他人。后者认为人都以追求私利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但人又有利他人的本能,使人以利他人和社会作为行为的目标,但最终的结果则使个人利益得以实现。是利己主义的另一种表现。
    • 9.
      功利主义释义:通常指一种资产阶级的伦理学说。 主要代表是19世纪英国的边沁和穆勒。把资产阶级的狭隘的个人利益、利己主义看作人类行为的普遍的道德准则。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
    • 10.
      存在主义释义:世纪30年代形成并广泛流行于西方的现代哲学思潮。主张把存在当做哲学的研究对象,认为个人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发点,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其影响波及西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主义又可分为有神论的、无神论的和人道主义的。
    • 11.
      审美判断释义:主体对事物审美特性的鉴别与评价。它以对象的审美特性为客观基础,以人对事物美的直接感知为出发点,是一种融和着情感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主观判断。
    • 12.
      本位释义:⒈货币制度的基础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金本位。 银本位。本位货币。⒉自己所在的单位;自己工作的岗位:本位工作。立足本位,一专多能。⒊某种理论观点或做法的出发点: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本位。
    • 13.
      水龙吟释义:⒈词碑名。 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⒉曲牌名。俗称《大开门》、《发点》。戏曲乐队所用的伴奏乐曲。有调无词。以唢呐演奏,锣鼓配合,高官统帅升堂升帐时用,如京剧《空城计》诸葛亮的升帐。
    • 14.
      督查释义:顾名思义“督促检查”、“监督检查”、“督促查看”等等,尽管对“督查”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它的目的性来看,督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抓工作的落实。因此,可以把督查定义为通过各种方式(实地查看、翻阅资料、询问答复等等)推动某项工作或任务完成的一种手段。
    • 15.
      社会本位释义: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法的本位思想。 社会公共利益满足程度是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个体的行为以及市场的运行和社会分配行为紧密联系的。经济法把社会本位作为调整原则表明,经济法在对产业调节、固定资产投资、货币发行、产品质量控制、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关系进行调整时,要以社会利益为本位。
    • 16.
      角度释义:⒈表示角大小的量。 角度的单位常见的是六十分制:周角的 称为一度;一度的 称为一分;一分的 称为一秒。⒉分析事情的出发点。
    • 17.
      译介释义:翻译介绍。 吴泰昌《阿英忆左联》:“《文艺讲座》原想集中发点较长的理论研究和译介 苏联、日本 马列主义文艺理论文章。”《读书》1986年第3期:“潘光旦 认真地做过研究和译介的工作。”
    • 18.
      资本循环释义: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货币、生产要素、商品),实现资本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 19.
      陕甘宁边区释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它是1931年以后在陕北革命游击战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之后,根据地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首府延安,为中共中央所在地。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原来的陕甘根据地改名为陕甘宁边区,辖陕西、甘肃、宁夏边境的23县,面积1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50万。1936—1948年,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领导中心和总后方。
    • 20.
      顾客导向释义:是指企业以满足顾客需求、增加顾客价值为企业经营出发点,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注意顾客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以及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重视新产品开发和营销手段的创新,以动态地适应顾客需求。它强调的是要避免脱离顾客实际需求的产品生产或对市场的主观臆断。

发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互利互惠释义:指在推销过程中,推销员要以交易能为双方都带来较大的利益或者能够为双方都减少损失为出发点,不能从事伤害一方或给一方带来损失的推销活动。
    • 2.
      互惠互利释义:指在推销过程中,推销员要以交易能为双方都带来较大的利益或者能够为双方都减少损失为出发点,不能从事伤害一方或给一方带来损失的推销活动。
    • 3.
      以人为本释义: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求,切实保障其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 4.
      依归释义:⒈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⒉依托;依靠:无所依归。
    • 5.
      出以公心释义: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 6.
      出发点释义:⒈旅程的起点。⒉最根本的着眼的地方;动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 7.
      出行方式释义:汽车、人或货物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移动方式。
    • 8.
      利他主义释义:一种道德原则和道德理论。 历史上有仁爱的利他主义和利己的利他主义两种形式。前者主张把仁爱心作为道德的基础和标准,要求人们无私地去利他人。后者认为人都以追求私利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但人又有利他人的本能,使人以利他人和社会作为行为的目标,但最终的结果则使个人利益得以实现。是利己主义的另一种表现。
    • 9.
      功利主义释义:通常指一种资产阶级的伦理学说。 主要代表是19世纪英国的边沁和穆勒。把资产阶级的狭隘的个人利益、利己主义看作人类行为的普遍的道德准则。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
    • 10.
      存在主义释义:世纪30年代形成并广泛流行于西方的现代哲学思潮。主张把存在当做哲学的研究对象,认为个人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发点,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其影响波及西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主义又可分为有神论的、无神论的和人道主义的。
    • 11.
      审美判断释义:主体对事物审美特性的鉴别与评价。它以对象的审美特性为客观基础,以人对事物美的直接感知为出发点,是一种融和着情感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主观判断。
    • 12.
      本位释义:⒈货币制度的基础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金本位。 银本位。本位货币。⒉自己所在的单位;自己工作的岗位:本位工作。立足本位,一专多能。⒊某种理论观点或做法的出发点: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本位。
    • 13.
      水龙吟释义:⒈词碑名。 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⒉曲牌名。俗称《大开门》、《发点》。戏曲乐队所用的伴奏乐曲。有调无词。以唢呐演奏,锣鼓配合,高官统帅升堂升帐时用,如京剧《空城计》诸葛亮的升帐。
    • 14.
      督查释义:顾名思义“督促检查”、“监督检查”、“督促查看”等等,尽管对“督查”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它的目的性来看,督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抓工作的落实。因此,可以把督查定义为通过各种方式(实地查看、翻阅资料、询问答复等等)推动某项工作或任务完成的一种手段。
    • 15.
      社会本位释义: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法的本位思想。 社会公共利益满足程度是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个体的行为以及市场的运行和社会分配行为紧密联系的。经济法把社会本位作为调整原则表明,经济法在对产业调节、固定资产投资、货币发行、产品质量控制、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关系进行调整时,要以社会利益为本位。
    • 16.
      角度释义:⒈表示角大小的量。 角度的单位常见的是六十分制:周角的 称为一度;一度的 称为一分;一分的 称为一秒。⒉分析事情的出发点。
    • 17.
      译介释义:翻译介绍。 吴泰昌《阿英忆左联》:“《文艺讲座》原想集中发点较长的理论研究和译介 苏联、日本 马列主义文艺理论文章。”《读书》1986年第3期:“潘光旦 认真地做过研究和译介的工作。”
    • 18.
      资本循环释义: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货币、生产要素、商品),实现资本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 19.
      陕甘宁边区释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它是1931年以后在陕北革命游击战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之后,根据地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首府延安,为中共中央所在地。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原来的陕甘根据地改名为陕甘宁边区,辖陕西、甘肃、宁夏边境的23县,面积1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50万。1936—1948年,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领导中心和总后方。
    • 20.
      顾客导向释义:是指企业以满足顾客需求、增加顾客价值为企业经营出发点,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注意顾客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以及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重视新产品开发和营销手段的创新,以动态地适应顾客需求。它强调的是要避免脱离顾客实际需求的产品生产或对市场的主观臆断。

发点造句

1.全场比赛就要结束,两队仍未见分晓,看来只好靠发点球来一决雌雄了。

2.这些年来,我常用发点小文章来聊以自慰。

3.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实践对理论起决定作用。

4.执政为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阅读,注意倒叙,插叙利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助于确定的叙事线索。

6.阅读,注意倒叙,插叙利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助于识别的叙事线索。

7.老师的出发点一切是为了教育学生。

8.发点是老师为了教育学生的一切。

9.这还是自己动手吧,别人谁都代替不了你,起码你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就算别人写出来了,算你的还是别人的。

10.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11.一切的出发点是老师为了教育学生。

12.发点是相互信任,联结点是互相真心,接触点是双方快乐,发展点是彼此都好,终结点是相安无事。

发点(fad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发点是什么意思 发点读音 怎么读 发点,拼音是fā diǎn,发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发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