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修 [shì xiū]
1. 治理。
事修 引证解释
⒈ 治理。
引《淮南子·主术训》:“矫拂其本,而事修其末。”
高诱 注:“事,治。”
《淮南子·泰族训》:“故仁义者,治之本也。今不知事修其本,而务治其末,是释其根而灌其枝也。”
事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修举释义:⒈兴复;恢复。宋 范仲淹《奏乞两府兼判》:“至岁终,具礼乐有所损益,或废坠有所修举,画一进呈。”《明史·叶昇传》:“在镇六年,边备修举,外寇不敢犯。”⒉推行。宋 王安石《上富相公书》:“某不肖,当朝廷选用才能、修举法度之时,不以罪废而蒙器使,此其幸固已多矣。”⒊举办;举行。明 张居正《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今一应大典礼,俱已次第修举。”⒋谓事务处理及时、得当。《旧唐书·李渤传》:“少府监 裴通,职事修举,合考上中。”
- 2.
同蔕释义:谓同长在一个蒂上。 古时常以为祥瑞之征。晋 潘尼《安石榴赋》:“千房同蔕,十子如一。”《宋书·符瑞志下》:“建兴 二年六月,嘉禾生 平州 治,三实同蔕。”唐 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职事修,人俗化,嘉禾生,白鹊集,苍乌来巢,嘉瓜同蔕联实。”
- 3.
废事释义:⒈积压之事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汉书·成帝纪》:“故官无废事,下无逸民。”宋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言 文王 所用,文武各得其才,而无废事也。”⒉旷废职务。汉 王充《论衡·道虚》:“使 黄帝 废事修道,则心意调和,形体肥劲,是与 尧 舜 异也,异则功不同矣。”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讷相临洺关之败》:“酣嬉废事,吏治日坏。”
- 4.
文人雅士释义: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 5.
桩手释义:清 代河营兵的一种。 从事修筑堤岸工事。《清会典事例·工部四二·河兵》:“﹝ 乾隆 ﹞二年諭,河营内有桩手一项,下埽籤桩,履危蹈险,较之力作兵丁,更为辛苦。”
- 6.
焯燿释义:光耀;昭著。唐 白居易《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鎡基富贵,焯燿家邦。”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三:“公(沉葆楨)自此一出,累任封圻,剏举船政,武功焯燿,吏事修明,威惠滂敷。”
- 7.
禊事释义:禊祭之事。指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晋书·王羲之传》:“永和 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 会稽 山阴 之 兰亭,修禊事也。”宋 张孝祥《拾翠羽》词:“禊事纔过,相次禁烟追逐。”元 王恽《清明日锦堤行乐》诗:“浪説 兰亭 禊事修,年年春好 锦堤 游。”
- 8.
茅茨不翦释义:谓崇尚俭朴,不事修饰。《韩非子·五蠹》:“堯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史记·李斯列传》:“堯 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斲,茅茨不翦。”汉 桓宽《盐铁论·通有》:“文學曰:‘古者采椽不斲,茅茨不翦。’”
- 9.
鬅头垢面释义:头发蓬乱,满脸污垢。谓不事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