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恭 [sù gōng]
1. 端严恭敬。
肃恭 引证解释
⒈ 端严恭敬。
引《书·微子之命》:“恪慎克孝,肃恭神人。”
《史记·鲁周公世家》:“肃恭明神,敬事耆老。”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又 梁孝王 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
唐 张嘉贞 《北岳庙碑序》:“高柯古榦,幽蔚荫翳,俯仰瞻对,精魂肃恭。”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一进门,早见 安老爷、安太太 在院子里肃恭将事的伺候,教儿妇两个在院子望空先拜过宗祠。”
国语词典
肃恭 [sù gōng]
⒈ 措辞极恭敬。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黄香奏牋于江夏,亦肃恭之遗式矣。」
肃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共己释义:谓帝王严肃恭敬地约束自己。 共,通“恭”。亦谓其任人得宜,无为而治。
- 2.
凝严释义:⒈严肃恭敬。⒉犹严寒。
- 3.
异望释义:⒈其他期望。 《左传·昭公十三年》:“我先君 文公,狐季姬 之子也,有宠於 献 …… 献 无异亲,民无异望,天方相 晋,将何以代 文?”《后汉书·荀悦传》:“故肃恭其心,慎修其行,内不回惑,外无异望,则民志平矣。”《文选·王俭<褚渊碑文>》:“蹔遂冲旨,改授朝端,邇无异言,远无异望。”吕向 注:“愜众心故也。”⒉谋叛的意图。《周书·文帝纪上》:“灵州 刺史 曹泥,并恃其僻远,常怀异望。”《北齐书·神武帝纪上》:“今四方扰扰,人怀异望。”
- 4.
晨夜释义:⒈清晨黑夜。 《史记·货殖列传》:“弋射渔猎,犯晨夜,冒霜雪。”唐 柳宗元《代柳公绰谢上任表》:“肃恭休命,晨夜趋程。”《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致和元年》:“雅克特穆尔 率诸将……晨夜兼程,至於 卢沟河,呼喇台 闻之,望风西走。”⒉古指司旦之鸡和司夜之鹤。《淮南子·说山训》:“见弹而求鴞炙,见卵而求晨夜。”高诱 注:“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见其卵因望其夜鸣,故曰求晨夜。”
- 5.
耇老释义:⒈亦作“耈老”。年高有德的贤人。《逸周书·皇门》:“下邑小国,克有耇老。”孔晁 注:“耇老,贤人也。”《国语·周语上》:“肃恭明神,而敬事耇老。”清 姚鼐《渡淮》诗:“风土近乡里,问语向耇老。”⒉指老成人。《汉书·孔光传》:“《书》曰:无遗耇老。”颜师古 注:“言不遗老成之人也。”⒊高寿。唐 柳宗元《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虽不至耉老,其道寿矣。”宋 王安石《祭范仲淹文》:“谓宜耇老,尚有以为。”
- 6.
肃然无声释义:形容非常安静,严肃恭敬的样子。
- 7.
谨容释义:谓容色肃恭。
- 8.
豫严释义:预先端正仪容,以示严肃恭敬。
- 9.
靖恭释义:⒈亦作“靖共”。恭谨地奉守;静肃恭谨。⒉借指职位、职守。
- 10.
静恭释义:静肃恭谨。
- 11.
齐肃释义:⒈整齐严肃。《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曹公 望 权 军,叹其齐肃。”《周书·文帝纪上》:“加以法令齐肃,赏罚严明,真足恃也。”元 揭傒斯《逸士陈君墓志铭》:“家范齐肃如素官。”⒉庄重敬慎。《国语·楚语下》:“自公以下至於庶人,其谁敢不齐肃恭敬致力於神!”《汉书·郊祀志上》:“民之精爽不贰,齐肃聪明者,神或降之。”颜师古 注:“齐读曰斋。斋肃,庄敬也。”⒊疾速。齐,通“齌”。《国语·楚语下》:“敬不可久,民力不堪,故齐肃以承之。”韦昭 注:“肃,疾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国语下》:“齐字当训为疾,与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