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毛员鼓 毛员鼓的意思
máoyuán

毛员鼓

简体毛员鼓
繁体毛員鼓
拼音máo yuán gǔ
注音ㄇㄠˊ ㄩㄢˊ ㄍㄨˇ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o,(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组词】: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组词】:不毛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例句】: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组词】: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5) 不是纯净的。【组词】:毛利。毛重。(6) 行动急躁。【组词】:毛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例句】:把他吓毛了。(8) 小。【组词】:毛病。毛孩子。毛毛雨。(9) 货币贬值。【组词】:钱毛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组词】:两毛钱。(11) 姓。

yuán yún yùn,(1) 姓。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基本含义

指不懂军事的人指挥军队,也用来形容无能或不称职的领导。

毛员鼓的意思

毛员鼓 [máo yuán gǔ]

1. 鼓名。为古代传入中国的扶南、天竺乐器。

毛员鼓 引证解释

⒈ 鼓名。为古代传入 中国 的 扶南、天竺 乐器。

《旧唐书·音乐志一》:“毛员鼓,似都曇鼓而稍大。”
《文献通考·乐九》:“毛员鼓,其制类曇而大, 扶南 天竺 之乐器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五节:“三四八年, 天竺 送给 前凉 音乐一部,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等。”


毛员鼓是什么意思 毛员鼓读音 怎么读 毛员鼓,拼音是máo yuán gǔ,毛员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毛员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