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轩冕 轩冕的意思
xuānmiǎn

轩冕

简体轩冕
繁体軒冕
拼音xuān miǎn
注音ㄒㄩㄢ ㄇㄧ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ān,(1) 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例句】:轩驾(帝王的车驾)。轩冕(卿大夫的车和礼服是分等级的,借以指官爵禄位)。轩轾(车前高后低称“轩”,车前低后高称“轾”,用来喻高低优劣)。(2)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3) 门、窗、楼板或栏杆。(4) 高。【组词】:轩敞。轩昂。轩然大波。(5) 〔轩辕〕①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的名号;②车辕;③古代星名之一;④复姓。(6) 姓。

miǎn, ◎ 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组词】:冠冕。加冕。卫冕(卫护帝王头上的皇冠,喻维护帝王的最高统治权力或保持体育竞赛中的上届冠军称号)。

基本含义

指君主即位后,戴上皇冠,穿上龙袍,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也比喻最高权力的象征。

轩冕的意思

轩冕 [xuān miǎn]

1. 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

2. 借指官位爵禄。

3. 指国君或显贵者。

5. 指为官。

轩冕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

《管子·立政》:“生则有轩冕、服位、穀禄、田宅之分,死则有棺槨、绞衾、壙垄之度。”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既轩冕之非荣,岂緼袍之为耻。”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氏碑》:“故蓬居穷巷,轩冕结辙。”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酬酢化尊卑,尊卑化轩冕轩冕化宫室,宫室化城郭。”

⒉ 借指官位爵禄。

《庄子·缮性》:“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
唐 《过陶徵君隐居》诗:“田园三亩緑,轩冕一銖轻。”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轩冕失之,有时而復来;节行失之,终身不可得矣。”
明 高叔嗣 《简袁永之狱中》诗:“本同江海人,俱为轩冕误。”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恒抱影於林泉,遂忘情於轩冕。”

⒊ 指国君或显贵者。

《管子·轻重甲》:“故轩冕立於朝,爵禄不随,臣不为忠。”
《后汉书·崔駰传》:“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
唐 王昌龄 《灞上闲居》诗:“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
《明史·文苑传四·徐渭》:“当 嘉靖 时, 王 李 倡七子社, 谢榛 以布衣被摈。 渭 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⒋ 指为官。

清 侯方域 《汤御史传》:“然性素高介,当官则死其职,过即澹然无轩冕情。”


国语词典

轩冕 [xuān miǎn]

⒈ 古代卿大夫的车服。古制大夫以上的官员才可以乘轩服冕。后借指官位爵禄或显贵的人。

《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是白公脱屣尘埃,投弃轩冕,一种非凡光景,岂不是个谪仙人?」


轩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懞懂释义:⒈糊涂;不明事理。《岁时广记》卷五引 宋 吕原明《岁时杂记》:“元日五更初,猛呼他人,他人应之,即告之曰:‘卖与尔懞懂。’卖口吃亦然。”明 冯梦龙《挂枝儿·情淡》:“好笑我真懞懂。”明 沉鲸《双珠记·师徒传习》:“那时方年五岁,虽有知觉,尚多懞懂。”《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何小姐 精明也精明不到此;安公子 懞懂也懞懂不到此。”⒉指景物模糊不明。宋 邓椿《画继·轩冕才贤》:“解作无根树,能描懞懂云。”清 焦袁熹《梅子黄时雨》词:“天涯景懞懂,远山何处孤艇?”
    • 2.
      拗句释义:⒈格律诗中不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叫拗句。 出现拗句,一般应采取补救的办法,即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如“红颜弃轩冕”,第三字按格律应该平声而用了仄声,就把第四字应仄而改用平。又如“雨中草色緑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上句第五字该平而用了仄,就把下句第五字该仄改为平。拗句经过拗救,就算合律。否则,会出现犯孤平、失黏等毛病。做格律诗旧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这只是一般的说法。因为在五言格律诗中的第三字和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五字的平仄,有的是不能轻易更动的。⒉见“拗句格”。
    • 3.
      明发释义:⒈黎明;平明。《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朱熹 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二人,父母也。”唐 王维《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诗:“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清 周亮工《寒食后一日新乡道上示许傅岩》诗:“烽燧十年归未得,却愁明发渡 旃然。”⒉谓孝思。晋 陆机《思亲赋》:“存顾復之遗志,感明发之所怀。”《宋书·礼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情深明发。”宋 苏轼《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宪等表本》:“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⒊早晨起程。晋 陆机《招隐》诗之二:“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 4.
      溷迹释义:⒈见“溷迹”。 ⒉亦作“溷跡”。亦作“溷蹟”。混迹。明 李贽《序汇·史阁款语》:“盖家大人之少也,溷蹟於轩冕而不知其荣。”清 戴名世《河墅记》:“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溷跡於田夫野老,方且乐而终身,此岂徒然也哉?”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幽怪二·立誓减寿游庠》:“世俗之视秀才也颇重,而得之者也颇难。往往有文学均优,写作俱佳,而佹得佹失,年至班白,犹溷迹于童子军中者。”
    • 5.
      管华释义:管宁 和 华歆 的并称。皆 三国 时人,少时同席而读,轩冕过门,歆 废书往观,宁 即与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 6.
      结辙释义:⒈辙迹交错。谓退车回驶。《管子·小匡》:“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动如风雨,车不结辙,士不旋踵,此本战之道也。”⒉辙迹交错。亦作“结彻”。谓车辆往来不绝。《汉书·文帝纪》:“故遣使者冠盖相望,结彻於道,以諭朕志於单于。”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使车往还,故彻如结也。”唐 陈子昂《昭夷子赵氏碣颂》:“年二十七,褐衣游 洛阳,天下名流,翕然宗仰……故蓬居穷巷,轩冕结辙。”《旧唐书·玄宗纪论》:“象郡、炎州 之玩,鸡林、鯷海 之珍,莫不结辙於象胥,
    • 7.
      贵禄释义:⒈看重禄位。《礼记·曾子问》“以上牲祭於宗子之家”汉 郑玄 注:“贵禄重宗也。上牲,大夫少牢。”孔颖达 疏:“用大夫之牲,是贵禄也;宗庙在宗子之家,是重宗也。”⒉高的禄位。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生有轩冕、服位、贵禄、田宅之分,死有棺槨、绞衾、壙袭之度。虽有贤才美体,无其爵不敢服其服,虽有富家多貲,无其禄不敢用其财。”⒊使居贵位、食厚禄。唐 权德舆《贞元十九年礼部策问进士五道第一问》:“今虽以文、以经贵禄学者,而词綺靡於景物,寖失古风。”
    • 8.
      轩冕相袭释义:轩冕:原指古代卿大夫的车服,也指官位爵禄或显贵的人;袭:沿袭。指官位爵禄世代相继。

轩冕(xuanm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轩冕是什么意思 轩冕读音 怎么读 轩冕,拼音是xuān miǎn,轩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轩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