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跋扈 跋扈的意思

跋扈

简体跋扈
繁体
拼音bá hù
注音ㄅㄚˊ ㄏ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á,(1) 翻山越岭。【组词】:跋涉。(2) 踩,践踏。【例句】:跋前踬后(喻进退两难)。(3) 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组词】:跋文。跋语。序跋。

hù,(1) 随从。【组词】:扈从。扈驾(随从帝王的车驾)。(2) 披,带。【例句】:“扈江离与辟芷兮”。(3) 姓。

基本含义

形容傲慢自大,专横跋扈。

跋扈的意思

跋扈 [bá hù]

1. 专横暴戾。

此跋扈将军也。——《后汉书·梁冀传》
龙钟阁部啼梅岭,跋扈将军噪武昌。——孔尚任《桃花扇》
专横跋扈。

[domineering; bossy;]

跋扈 引证解释

⒈ 骄横,强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横行邑里,跋扈城国。”
李大钊 《面包问题》:“一般武人,却是一日跋扈一日。”

⒉ 引申为恃强抗拒。

《晋书·邵续传》:“而 续 蚁封海阿,跋扈王命。”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上则将帅拥众,有跋扈之心;下则士众久役,有溃叛之志。”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论三逆》:“国初既定 云贵,因命 吴三桂、耿继茂、尚可喜 等世守边圉,以为藩镇,后渐跋扈,拥兵自重。”

⒊ 勇壮貌。

《文选·张衡<西京赋>》:“迾卒清候,武士赫怒,緹衣韎韐,睢盱跋扈。”
张铣 注:“跋扈,勇壮貌。”

⒋ 鱼虾跳跃之貌。参见“扈业”。

明 孙柚 《琴心记·归途遇寇》:“蔽海之虾跋扈,争如白虎临头。”
清 阮文藻 《观毒鱼》诗:“小鱼戢戢波面浮,大鱼跋扈高一丈。”

⒌ 指跋扈将军 梁冀。参见“跋扈将军”。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夫人 任氏,貌比 无盐,性同 跋扈。”

⒍ 飞扬貌。

宋 陆游 《观村童戏溪上》诗:“竹马踉蹡衝淖去,纸鳶跋扈挟风鸣。”
王滋 《邓氏大姊王娥芳墓志铭》:“九岁受篆法于 独山 莫先生,跋扈婉通,自竆笔蓺,盈尺之字,尤为世珍。”

⒎ 比喻占据统治支配地位。

朱执言 《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贫富悬隔,由资本跋扈;不放任竞争,则资本无由跋扈也。”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我的集子里,只剩着‘庸俗’在跋扈了。”


国语词典

跋扈 [bá hù]

⒈ 形容人态度傲慢无礼,举动粗暴强横。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狓猖 骄横 嚣张 专横 猖獗


跋扈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专横释义:专断蛮横:专横跋扈。 横(hèng)。
    • 2.
      嚣张释义:(恶势力、邪气)上涨;放肆:嚣张一时。气焰嚣张。
    • 3.
      狓猖释义:嚣张;猖獗。
    • 4.
      猖狂释义:狂妄放肆,气势汹汹:打退敌人的猖狂进攻。
    • 5.
      猖獗释义:⒈凶猛而放肆:猖獗一时的敌人终于被我们打败了。⒉倾覆;跌倒。
    • 6.
      疯狂释义:发疯,比喻猖狂:打退敌人的疯狂进攻。
    • 7.
      骄横释义:骄傲,蛮不讲理。横(hèng)。

跋扈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恭顺释义:恭敬顺从:为人恭顺有礼。
    • 2.
      礼让释义:礼貌地谦让:互相礼让。在人行横道处,机动车应礼让行人。

跋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擅跋扈释义:跋扈:霸道,不讲理。形容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 2.
      专横释义:专断蛮横:专横跋扈。 横(hèng)。
    • 3.
      专横跋扈释义: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
    • 4.
      侏张释义:专横,跋扈。
    • 5.
      党阀释义:指政党内把持大权、专横跋扈、进行宗派活动的头目。
    • 6.
      叛换释义:⒈亦作“叛涣”。凶暴跋扈。⒉指叛涣者。
    • 7.
      天诛释义:⒈上天诛罚。《墨子·鲁问》:“郑 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 郑。”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范伯》:“坏人之善毋后世,败人之成天诛行。”唐 韩愈《讼风伯》:“天诛加兮不可悔,风伯 虽死兮人谁汝伤。”清 吴下阿蒙《断袖篇·龙淫佃户》:“河间 马氏 家,一佃户年近六旬,独行遇雨,雷电晦冥,有龙探爪,按其笠,以为当受天诛。”⒉帝王的征讨或诛罚。《汉书·陈汤传》:“臣 延寿、臣 汤 将义兵,行天诛。”《旧唐书·萧至忠传》:“楚客、处訥、晋卿 等骄恣跋扈,人神同疾,不加天诛,詎
    • 8.
      宣赞释义:⒈弘扬赞助。 《后汉书·邓骘传》:“﹝臣兄弟﹞託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并统列位,光昭当世。不能宣赞风美,补助清化,诚惭诚惧,无以处心。”南朝 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词四首奉始兴王命作并启》:“言既无雅,声未能文,不足以宣赞圣旨,抽拔妙实。”《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有安日下之大勋,加以表光明之盛德,宣赞洪猷,以左右朕言。”⒉宣赞舍人的省称。后亦用以称呼贵官之子弟。《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天福 六年,晋王 怕 安重荣 跋扈,宣授 刘知远 为 北京 留守。那 知远 的孩儿 承义 年至十二岁,因外出走马,
    • 9.
      强扈释义:强横跋扈。
    • 10.
      强梗释义:⒈亦作“彊梗”。骄横跋扈。⒉指骄横跋扈、胡作非为的人。
    • 11.
      拥兵自重释义:拥有军队,巩固自己,形容手握重兵的大将,专横跋扈不服从上级或者朝廷的管制,挑战中央政权。
    • 12.
      摄威擅势释义:指凭借权势,专横跋扈。
    • 13.
      擒讨释义:擒获处治。 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下》:“察强豪大姦,以时擒讨。”《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唯 尔朱荣 尚敢跋扈,臣与 庆之 自能擒讨。”
    • 14.
      朱梁释义:指 五代 后梁。为 朱温 所建,故称。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朱梁 开平 三年大明节,百官始行香祝寿。”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海珊 自负咏古为第一,余读之果然。《三垂冈》云:‘英雄立马起 沙陀,奈此 朱梁 跋扈何!’”
    • 15.
      权横释义:谓依恃权势专横跋扈。
    • 16.
      权移马鹿释义:指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 17.
      武断专横释义:武断: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 专横:专制强横。形容凭借权势独断专行,蛮横跋扈。
    • 18.
      段太尉逸事状释义:传记篇名。唐代柳宗元作。段太尉即段秀实,唐中期名臣。通过段秀实的几件逸事,刻画了他勇于与强暴抗争、真心关怀人民的动人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骄兵悍将的飞扬跋扈和人民被任意欺虐的现实。
    • 19.
      狂奴释义:⒈狂放不羁的人。南朝 梁武帝《答萧琛》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明 宋濂《王冕传》:“﹝ 王冕 ﹞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欢,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清 孙枝蔚《自题辛酉诗卷》诗:“豪士狂奴旧有名,飞扬跋扈竟何成。”⒉为自嘲之辞。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李尚书 雍熙 学道,散遣歌姬,王西樵 责以诗云:‘谁为公画此策者,狂奴恨不鞭其背!’”柳亚子《秋夜不寐有怀佩宜内子红梨》诗:“诗成留待相逢日,端笑狂奴苦费才。”参见“狂奴故态”。⒊凶暴之徒。《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
    • 20.
      畔援释义:⒈亦作“畔换”。 亦作“畔涣”。跋扈,专横暴戾。⒉取舍;求取。⒊违离,改易。

跋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擅跋扈释义:跋扈:霸道,不讲理。形容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 2.
      专横释义:专断蛮横:专横跋扈。 横(hèng)。
    • 3.
      专横跋扈释义: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
    • 4.
      侏张释义:专横,跋扈。
    • 5.
      党阀释义:指政党内把持大权、专横跋扈、进行宗派活动的头目。
    • 6.
      叛换释义:⒈亦作“叛涣”。凶暴跋扈。⒉指叛涣者。
    • 7.
      天诛释义:⒈上天诛罚。《墨子·鲁问》:“郑 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 郑。”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范伯》:“坏人之善毋后世,败人之成天诛行。”唐 韩愈《讼风伯》:“天诛加兮不可悔,风伯 虽死兮人谁汝伤。”清 吴下阿蒙《断袖篇·龙淫佃户》:“河间 马氏 家,一佃户年近六旬,独行遇雨,雷电晦冥,有龙探爪,按其笠,以为当受天诛。”⒉帝王的征讨或诛罚。《汉书·陈汤传》:“臣 延寿、臣 汤 将义兵,行天诛。”《旧唐书·萧至忠传》:“楚客、处訥、晋卿 等骄恣跋扈,人神同疾,不加天诛,詎
    • 8.
      宣赞释义:⒈弘扬赞助。 《后汉书·邓骘传》:“﹝臣兄弟﹞託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并统列位,光昭当世。不能宣赞风美,补助清化,诚惭诚惧,无以处心。”南朝 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词四首奉始兴王命作并启》:“言既无雅,声未能文,不足以宣赞圣旨,抽拔妙实。”《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有安日下之大勋,加以表光明之盛德,宣赞洪猷,以左右朕言。”⒉宣赞舍人的省称。后亦用以称呼贵官之子弟。《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天福 六年,晋王 怕 安重荣 跋扈,宣授 刘知远 为 北京 留守。那 知远 的孩儿 承义 年至十二岁,因外出走马,
    • 9.
      强扈释义:强横跋扈。
    • 10.
      强梗释义:⒈亦作“彊梗”。骄横跋扈。⒉指骄横跋扈、胡作非为的人。
    • 11.
      拥兵自重释义:拥有军队,巩固自己,形容手握重兵的大将,专横跋扈不服从上级或者朝廷的管制,挑战中央政权。
    • 12.
      摄威擅势释义:指凭借权势,专横跋扈。
    • 13.
      擒讨释义:擒获处治。 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下》:“察强豪大姦,以时擒讨。”《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唯 尔朱荣 尚敢跋扈,臣与 庆之 自能擒讨。”
    • 14.
      朱梁释义:指 五代 后梁。为 朱温 所建,故称。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朱梁 开平 三年大明节,百官始行香祝寿。”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海珊 自负咏古为第一,余读之果然。《三垂冈》云:‘英雄立马起 沙陀,奈此 朱梁 跋扈何!’”
    • 15.
      权横释义:谓依恃权势专横跋扈。
    • 16.
      权移马鹿释义:指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 17.
      武断专横释义:武断: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 专横:专制强横。形容凭借权势独断专行,蛮横跋扈。
    • 18.
      段太尉逸事状释义:传记篇名。唐代柳宗元作。段太尉即段秀实,唐中期名臣。通过段秀实的几件逸事,刻画了他勇于与强暴抗争、真心关怀人民的动人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骄兵悍将的飞扬跋扈和人民被任意欺虐的现实。
    • 19.
      狂奴释义:⒈狂放不羁的人。南朝 梁武帝《答萧琛》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明 宋濂《王冕传》:“﹝ 王冕 ﹞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欢,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清 孙枝蔚《自题辛酉诗卷》诗:“豪士狂奴旧有名,飞扬跋扈竟何成。”⒉为自嘲之辞。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李尚书 雍熙 学道,散遣歌姬,王西樵 责以诗云:‘谁为公画此策者,狂奴恨不鞭其背!’”柳亚子《秋夜不寐有怀佩宜内子红梨》诗:“诗成留待相逢日,端笑狂奴苦费才。”参见“狂奴故态”。⒊凶暴之徒。《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
    • 20.
      畔援释义:⒈亦作“畔换”。 亦作“畔涣”。跋扈,专横暴戾。⒉取舍;求取。⒊违离,改易。

跋扈造句

1.她的继母是个专横跋扈的女人,很恨她。

2.他飞扬跋扈,欺行霸市,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3.纵容军人,使他们跋扈飞扬、横暴无耻的,不正是日本资本家吗?郭沫若。

4.他要再如此骄横跋扈,最后一定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5.相反,它一直对邻国保持着不拘小节、专横跋扈的态度。

6.领导者专横跋扈,就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7.凭借权势专横跋扈的人,要凌迟处死才让群众过瘾。

8.由于他作风一贯专横跋扈,所以在这次职代会上,被职工代表罢免了他公司经理的职务。

9.这道数学题他怎么也解不出来,急得抓耳挠腮。专横跋扈

10.秦桧到了后来权势更加厉害,专横跋扈

11.他专横跋扈,别人很难与他共事。

12.专横跋扈,文过饰非的人到头来总是要吃亏的。

13.他口气出现了专横跋扈的味道。

14.主管琼斯太太的确对打字室的姑娘们专横跋扈

15.他飞扬跋扈,欺行霸市,早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6.他这样骄横跋扈,小心那天自作自受,报应落在自己头上!

17.为人处事,应作一个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18.见他如此飞扬跋扈,我们都不再理他了。

19.年纪轻轻就如此飞扬跋扈,等他长大岂不是要横上天了!

20.他虽然有才华,但我就是看不惯那种飞扬跋扈的样子。

跋扈(ba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跋扈是什么意思 跋扈读音 怎么读 跋扈,拼音是bá hù,跋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跋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