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东北 东北的意思
dōngběi

东北

简体东北
繁体東北
拼音dōng běi
注音ㄉㄨㄥ ㄅㄟˇ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běi bèi,(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组词】: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组词】:败北。 ◎ 古同“背”,违背,违反。

基本含义

指中国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向,也泛指边远、偏僻之地。

东北的意思

东北 [dōng běi]

1. 指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 Northeast China; ]

2. 泛指东北方向。

[ northeast; ]

东北 引证解释

⒈ 介于东和北之间的方向。

《易·说卦》:“艮,东北之卦也。”
《史记·封禅书》:“赵 人 新垣平 以望气见上,言 长安 东北有神气,成五采,若人冠絻焉。”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騖。”

⒉ 指国土的东北部。

《左传·襄公十八年》:“楚 师伐 郑 、次於 鱼陵 ……侵 郑 东北,至于 虫牢 而反。”

⒊ 今指我国东北 辽宁、吉林、黑龙江 三省。参见“东北平原”。


国语词典

东北 [dōng běi]

⒈ 方位名。介于东与北之间的方位。

如:「东北风」。

西南

⒉ 我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辽北、安东、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九省。现今大陆的东北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东北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关东释义:⒈也叫关外。 泛指东北各省。因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名。⒉古称函谷关以东的地方。一般指现在河南、山东等地。

东北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西南释义:⒈方位词。 西和南之间的方向。⒉(Xīnán)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和重庆市。

东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盘释义:⒈亦作“七槃”。古舞名。在地上排盘七个,舞者穿长袖舞衣,在盘的周围或盘上舞蹈。⒉指七盘岭。在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的交界处,上有七盘关,是川陕间重要关隘之一。
    • 2.
      三北释义:指我国东北、西北、华北:三北防护林体系,被称为北方“绿色万里长城”。
    • 3.
      三尺门里释义:东北方言,指家庭之内的事。
    • 4.
      三王城释义:在今 湖北 京山 东北。为 西汉 末 王匡、王凤、王常 屯兵之处,故谓 三王城。
    • 5.
      上信释义:⒈指七、八月东北信风。 ⒉季风或潮汛等随节候定时到来,谓之上信。
    • 6.
      上岁释义:⒈丰年。 《史记·天官书》:“风从南方来,大旱……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裴骃 集解引 韦昭 曰:“岁大穰。”清 钱谦益《己卯元日次除夕韵》:“蚤约邻翁占上岁,共看幡信到墙东。”⒉成年。唐 李翱《断僧通状》:“上岁童子,二十受戒。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 7.
      下棉布街释义:今解放路东北段,即濂溪路与中山路交接处至曾家巷口一段。 清初,荷兰人约翰·尼霍夫访问过中国,他在《荷使初访中国记》中:“赣州是中国最有名的城市之一。该城的城墙高大坚固,绕墙走约需二个小时,站在城墙向北望去,可看见来自数省的数不清的船只。
    • 8.
      不屠何释义:我国古代东北部落名。传为 东胡 之先。
    • 9.
      丑地释义:⒈指东北偏北方位。 ⒉苦恶之地。常指边远偏僻的地方。
    • 10.
      东三省释义:指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 11.
      东北平原释义:位于东北 地区,主要包括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一般海拔 200米以下。土质肥沃,是中国重要农业区之一。
    • 12.
      东北抗日义勇军释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的统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和国民党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组成了名为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数百支抗日武装,在东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因缺乏统一领导和各部队间缺乏相互支援,至1933年春大部溃散。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 13.
      东北抗日联军释义: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 民革命军,其中包括一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这些抗日武装到1935年先后建成了东北 人民革命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军,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反日联合军第五军。1936年2月,发表了东 北抗日联军的统一建制宣言,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初,共建成十一个军。由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领导,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14.
      东北易帜释义:指张学良 在东北改换旗帜,表示归附南京政府领导。1928年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其 子张学良主持东北军政。同年7月即宣布停止内战,12月不顾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发出易帜通电,宣布归 属南京国民政府,遵守三民主义,并在东北悬挂国民政府旗帜。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史称东北 易帜。
    • 15.
      东北虎释义:产于我国东北 小兴安岭、长白山 等处的一种虎。 体型大,毛色较淡。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 16.
      东内释义:⒈唐 大明宫(后改 蓬莱宫)的别称。《旧唐书·地理志一》:“东内 曰 大明宫,在 西内 之东北。高宗 龙朔 二年置…… 高宗 以后,天子常居 东内,别殿、亭、观三十餘所。”⒉泛指宫内东面的宫。前蜀 花蕊夫人《宫词》之四:“东内斜将紫禁通,龙池凤苑夹城中。”
    • 17.
      东北隅释义:东北隅的意思是东北角落或东北方向的意思。
    • 18.
      东北释义:⒈方位词。东和北之间的方向。⒉(Dōngběi)指我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 19.
      东坑释义:⒈犹东岗。 ⒉古城名。故址在今湖北省宜昌县东北。
    • 20.
      东方朔释义:(前154—前 93)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东北)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诙谐善辩,常以机智语 言向武帝进谏。以汉赋闻名于世。著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平乐观猎赋》等。

东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盘释义:⒈亦作“七槃”。古舞名。在地上排盘七个,舞者穿长袖舞衣,在盘的周围或盘上舞蹈。⒉指七盘岭。在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的交界处,上有七盘关,是川陕间重要关隘之一。
    • 2.
      三北释义:指我国东北、西北、华北:三北防护林体系,被称为北方“绿色万里长城”。
    • 3.
      三尺门里释义:东北方言,指家庭之内的事。
    • 4.
      三王城释义:在今 湖北 京山 东北。为 西汉 末 王匡、王凤、王常 屯兵之处,故谓 三王城。
    • 5.
      上信释义:⒈指七、八月东北信风。 ⒉季风或潮汛等随节候定时到来,谓之上信。
    • 6.
      上岁释义:⒈丰年。 《史记·天官书》:“风从南方来,大旱……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裴骃 集解引 韦昭 曰:“岁大穰。”清 钱谦益《己卯元日次除夕韵》:“蚤约邻翁占上岁,共看幡信到墙东。”⒉成年。唐 李翱《断僧通状》:“上岁童子,二十受戒。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 7.
      下棉布街释义:今解放路东北段,即濂溪路与中山路交接处至曾家巷口一段。 清初,荷兰人约翰·尼霍夫访问过中国,他在《荷使初访中国记》中:“赣州是中国最有名的城市之一。该城的城墙高大坚固,绕墙走约需二个小时,站在城墙向北望去,可看见来自数省的数不清的船只。
    • 8.
      不屠何释义:我国古代东北部落名。传为 东胡 之先。
    • 9.
      丑地释义:⒈指东北偏北方位。 ⒉苦恶之地。常指边远偏僻的地方。
    • 10.
      东三省释义:指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 11.
      东北平原释义:位于东北 地区,主要包括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一般海拔 200米以下。土质肥沃,是中国重要农业区之一。
    • 12.
      东北抗日义勇军释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的统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和国民党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组成了名为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数百支抗日武装,在东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因缺乏统一领导和各部队间缺乏相互支援,至1933年春大部溃散。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 13.
      东北抗日联军释义: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 民革命军,其中包括一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这些抗日武装到1935年先后建成了东北 人民革命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军,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反日联合军第五军。1936年2月,发表了东 北抗日联军的统一建制宣言,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初,共建成十一个军。由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领导,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14.
      东北易帜释义:指张学良 在东北改换旗帜,表示归附南京政府领导。1928年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其 子张学良主持东北军政。同年7月即宣布停止内战,12月不顾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发出易帜通电,宣布归 属南京国民政府,遵守三民主义,并在东北悬挂国民政府旗帜。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史称东北 易帜。
    • 15.
      东北虎释义:产于我国东北 小兴安岭、长白山 等处的一种虎。 体型大,毛色较淡。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 16.
      东内释义:⒈唐 大明宫(后改 蓬莱宫)的别称。《旧唐书·地理志一》:“东内 曰 大明宫,在 西内 之东北。高宗 龙朔 二年置…… 高宗 以后,天子常居 东内,别殿、亭、观三十餘所。”⒉泛指宫内东面的宫。前蜀 花蕊夫人《宫词》之四:“东内斜将紫禁通,龙池凤苑夹城中。”
    • 17.
      东北隅释义:东北隅的意思是东北角落或东北方向的意思。
    • 18.
      东北释义:⒈方位词。东和北之间的方向。⒉(Dōngběi)指我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 19.
      东坑释义:⒈犹东岗。 ⒉古城名。故址在今湖北省宜昌县东北。
    • 20.
      东方朔释义:(前154—前 93)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东北)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诙谐善辩,常以机智语 言向武帝进谏。以汉赋闻名于世。著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平乐观猎赋》等。

东北造句

1.战争年代,爷爷扶老携幼来到东北谋生。

2.东北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惶惶不可终日。

3.他说那时国难当头,从东北流转到这里,也算穷猿投林,能谋上个职业混混饭就不错了。

4.当时,东北战役、淮海战役都结束了,平、津、张已经是死地一块,南京政府却仍在想方设法粉饰太平。

5.当你站在新华桥中段向东北方向眺望,一条银白色的玉带桥,拱起在抚西河口上,那玲珑剔透的造型,给碧波荡漾的浑河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6.东北三省儿童剧观摩演出在长春举行。

7.抗日战争初期,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8.我的家乡在祖国的东北,那里是极其富饶的地方。

9.濒临灭亡的野生东北虎只存在几只了。

10.东北人给人一种豪放的感觉。

11.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被誉为北大仓。

12.东北虎和华南虎在体形上有很大的区别。

13.在辽阔的东北大平原上生长着一望无际的大豆、高粱。

14.抗战时期,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爷爷从东北来到延安。

15.我们东北平原,一望无际,坐火车或汽车跑几天也找不到边。

16.姐姐报考大学,第一志愿是东北师大。

17.东北大米颗粒饱满,我十分喜爱。

18.你在东北已经执行这个认真责任,已经证明了诚心诚意合作环境的清理。

19.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20.我们到东北之后,连日漫天风雪,无法出门。

东北(dongb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东北是什么意思 东北读音 怎么读 东北,拼音是dōng běi,东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东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