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叫卖 叫卖的意思
jiàomài

叫卖

简体叫卖
繁体叫賣
拼音jiào mài
注音ㄐ一ㄠˋ ㄇ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o, ◎ 呼喊。【组词】:叫喊。叫嚣(呼喊,吵闹)。叫阵。叫座(戏曲或演员能吸引观众,看的人多)。叫苦不迭。鸣冤叫屈。

mài,(1)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组词】:卖菜。卖身。买卖。卖方。卖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2) 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例句】:卖友,卖国求荣。卖身投靠。(3) 尽量使出力气。【组词】:卖力。卖命。卖劲儿。(4) 显示自己,表现自己。【组词】:卖弄。卖乖。倚老卖老。

基本含义

指大声喊叫出售商品或宣传事物的行为。

叫卖的意思

叫卖 [jiào mài]

1. 边吆喝边卖货物。

[peddle;]

叫卖 引证解释

⒈ 吆喝着招揽买主。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时品》:“至於街市小儿叫卖小而黑者为酸葡萄,品斯下矣。”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蹂躏》:“姐姐去摆摊子,自己又推着车子出去叫卖。”
萧殷 《桃子又熟了》:“墙外忽然传来一阵响亮的叫卖声:‘水蜜桃呵!又大又甜的水蜜桃!’”


国语词典

叫卖 [jiào mài]

⒈ 吆喝著招揽生意。

如:「沿街叫卖」。


叫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街释义:去街上(叫卖)
    • 2.
      不卖查梨释义: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有卖查梨条的小贩夸张地叫卖自己的货物。后以“不卖查梨”指不空口说大话。
    • 3.
      串车释义:宋 代装载食品沿街叫卖的独轮车。
    • 4.
      卖关子释义:⒈说书人说长篇故事,在说到重要关节处停止,借以吸引听众接着往下听,叫卖关子。⒉比喻说话、做事在紧要的时候,故弄玄虚,使对方着急而答应自己的要求:有话快说,别卖关子了!
    • 5.
      卖查梨释义:⒈亦作“卖楂梨”。原为一般专走妓院卖糖食杂货的小贩的叫卖声,因其兜揽生意时常陪笑脸,故转指笑脸奉承。有时亦含轻薄、无规矩的意思。⒉冒充,欺骗。
    • 6.
      卖痴呆释义:宋 时 吴中 民俗,除夕小儿绕街呼叫卖痴卖呆。 意谓将痴呆转移给别人。
    • 7.
      卖痴獃释义:宋 时 吴中 民俗,除夕小儿绕街呼叫卖痴卖呆。意谓将痴呆转移给别人。元 高德基《平江纪事》:“吴 人自相呼为獃子,又谓之 苏州 獃。每岁除夕,群儿绕街呼叫云:‘卖痴獃,千贯卖汝痴,万贯卖汝獃,见卖儘多送,要赊随我来。’”
    • 8.
      叫卖释义:吆喝着招揽主顾:沿街叫卖。
    • 9.
      吆卖释义:大声叫卖。
    • 10.
      吆喝释义: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吆喝牲口。小贩一路吆喝过来。你去吆喝几个人来搬行李。
    • 11.
      吟叫释义:⒈鸣叫。 南朝 梁 伏挺《致徐勉书》:“凉野寂寞,寒虫吟叫。”鲁迅《呐喊·鸭的喜剧》:“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⒉指有节奏的叫卖声。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更有 御街 州桥 至南内前趂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元 吴渭《月泉吟社诗·戴东老》:“谁家子女群喧笑,竞学卖花吟叫声。”⒊指模仿叫卖声的口技。宋 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吟叫》:“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採其声调,閒以词章,以为戏乐也。今盛行於世,又谓之吟叫也。”
    • 12.
      呱哒板释义:亦作“呱嗒板”。 亦作“呱打板”。演唱快板等曲艺节目用的打拍子的器具。用两块板或几块板连结而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张景祥 扯起嘶哑的嗓门,一手摇着呱打板,唱着《卖线》。”《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吹铜号,拔铁弓子,打铁呱嗒板儿的,发出各种怪腔怪调的叫买叫卖声。”《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 南朝鲜 的侨民﹞举起一副呱哒板,噼噼啪啪使劲打。”
    • 13.
      嚣杂释义:喧嚣嘈杂:嚣杂的叫卖声。
    • 14.
      小热昏释义:⒈曲种名。 旧时流行在 江 浙 一带的一种街头曲艺。原为卖梨膏糖的人作为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唱词多以新闻时事、民间故事为题材。演唱时用一面小锣,三块竹板,边敲边唱。小热昏有 苏州、杭州 两派。现在搬上舞台表演的“小锣书”、“三敲赋”均属“小热昏”。《新世界小说社报》第5期《论戏剧弹词之有关于地方自治》:“谈小说如 苏州 小热昏,跳跃而入 玄妙观。”阿英《年画的叫卖》:“过去 上海 所谓‘小热昏’,是最擅长此道的。”⒉语言妄诞、行为荒唐的年轻人。《冷眼观》第十五回:“莫説我是无意顺嘴溜的话,就是当真説起的,
    • 15.
      常卖释义:⒈谓串街叫卖常用物品。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朱勔 之父 朱冲者,吴 中常卖人。方言以微细物,博易于乡市自唱,曰常卖。”⒉指串街叫卖常用物品的小贩。《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原来 开封府 有一个常卖 董贵,当日綰着一个篮儿,出城门外去。”
    • 16.
      循箫释义:指沿街叫卖的人。
    • 17.
      担担面释义:〈方〉一种加葱、姜、榨菜、麻酱、辣油等调料的面条。 因在成都、重庆等地挑担叫卖这种面食而得名。
    • 18.
      曳炫释义:二人牵引过市叫卖。
    • 19.
      曳衒释义:谓夫妇二人牵引过市叫卖。 《楚辞·天问》:“妖夫曳衒,何号于市?”洪兴祖 补注:“曳,牵也,引也。衒,荧绢切,行且卖也。曳衒,言夫妇相引,行卖於市也。”
    • 20.
      沿街释义:⒈顺着街道:沿街叫卖。沿街乞讨。⒉指街道两旁:沿街有不少商店。

叫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街释义:去街上(叫卖)
    • 2.
      不卖查梨释义: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有卖查梨条的小贩夸张地叫卖自己的货物。后以“不卖查梨”指不空口说大话。
    • 3.
      串车释义:宋 代装载食品沿街叫卖的独轮车。
    • 4.
      卖关子释义:⒈说书人说长篇故事,在说到重要关节处停止,借以吸引听众接着往下听,叫卖关子。⒉比喻说话、做事在紧要的时候,故弄玄虚,使对方着急而答应自己的要求:有话快说,别卖关子了!
    • 5.
      卖查梨释义:⒈亦作“卖楂梨”。原为一般专走妓院卖糖食杂货的小贩的叫卖声,因其兜揽生意时常陪笑脸,故转指笑脸奉承。有时亦含轻薄、无规矩的意思。⒉冒充,欺骗。
    • 6.
      卖痴呆释义:宋 时 吴中 民俗,除夕小儿绕街呼叫卖痴卖呆。 意谓将痴呆转移给别人。
    • 7.
      卖痴獃释义:宋 时 吴中 民俗,除夕小儿绕街呼叫卖痴卖呆。意谓将痴呆转移给别人。元 高德基《平江纪事》:“吴 人自相呼为獃子,又谓之 苏州 獃。每岁除夕,群儿绕街呼叫云:‘卖痴獃,千贯卖汝痴,万贯卖汝獃,见卖儘多送,要赊随我来。’”
    • 8.
      叫卖释义:吆喝着招揽主顾:沿街叫卖。
    • 9.
      吆卖释义:大声叫卖。
    • 10.
      吆喝释义: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吆喝牲口。小贩一路吆喝过来。你去吆喝几个人来搬行李。
    • 11.
      吟叫释义:⒈鸣叫。 南朝 梁 伏挺《致徐勉书》:“凉野寂寞,寒虫吟叫。”鲁迅《呐喊·鸭的喜剧》:“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⒉指有节奏的叫卖声。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更有 御街 州桥 至南内前趂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元 吴渭《月泉吟社诗·戴东老》:“谁家子女群喧笑,竞学卖花吟叫声。”⒊指模仿叫卖声的口技。宋 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吟叫》:“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採其声调,閒以词章,以为戏乐也。今盛行於世,又谓之吟叫也。”
    • 12.
      呱哒板释义:亦作“呱嗒板”。 亦作“呱打板”。演唱快板等曲艺节目用的打拍子的器具。用两块板或几块板连结而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张景祥 扯起嘶哑的嗓门,一手摇着呱打板,唱着《卖线》。”《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吹铜号,拔铁弓子,打铁呱嗒板儿的,发出各种怪腔怪调的叫买叫卖声。”《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 南朝鲜 的侨民﹞举起一副呱哒板,噼噼啪啪使劲打。”
    • 13.
      嚣杂释义:喧嚣嘈杂:嚣杂的叫卖声。
    • 14.
      小热昏释义:⒈曲种名。 旧时流行在 江 浙 一带的一种街头曲艺。原为卖梨膏糖的人作为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唱词多以新闻时事、民间故事为题材。演唱时用一面小锣,三块竹板,边敲边唱。小热昏有 苏州、杭州 两派。现在搬上舞台表演的“小锣书”、“三敲赋”均属“小热昏”。《新世界小说社报》第5期《论戏剧弹词之有关于地方自治》:“谈小说如 苏州 小热昏,跳跃而入 玄妙观。”阿英《年画的叫卖》:“过去 上海 所谓‘小热昏’,是最擅长此道的。”⒉语言妄诞、行为荒唐的年轻人。《冷眼观》第十五回:“莫説我是无意顺嘴溜的话,就是当真説起的,
    • 15.
      常卖释义:⒈谓串街叫卖常用物品。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朱勔 之父 朱冲者,吴 中常卖人。方言以微细物,博易于乡市自唱,曰常卖。”⒉指串街叫卖常用物品的小贩。《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原来 开封府 有一个常卖 董贵,当日綰着一个篮儿,出城门外去。”
    • 16.
      循箫释义:指沿街叫卖的人。
    • 17.
      担担面释义:〈方〉一种加葱、姜、榨菜、麻酱、辣油等调料的面条。 因在成都、重庆等地挑担叫卖这种面食而得名。
    • 18.
      曳炫释义:二人牵引过市叫卖。
    • 19.
      曳衒释义:谓夫妇二人牵引过市叫卖。 《楚辞·天问》:“妖夫曳衒,何号于市?”洪兴祖 补注:“曳,牵也,引也。衒,荧绢切,行且卖也。曳衒,言夫妇相引,行卖於市也。”
    • 20.
      沿街释义:⒈顺着街道:沿街叫卖。沿街乞讨。⒉指街道两旁:沿街有不少商店。

叫卖造句

1.候车大厅里,孩子的哭闹声、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2.卖报的姑娘穿过大街小巷,满街叫卖:“买报!买报!”。

3.沿街叫卖的小贩发展成小商人的故事比比皆是。

4.菜市里到处都是叫卖声,特别吵闹。

5.市场里,吵闹声,叫卖声,讨价声,喇叭声掺杂在一起非常热闹。

6.天刚一亮,街上就传来了小商小贩们的叫卖声。

7.市场上,到处是嘈杂的叫卖声。

叫卖是什么意思 叫卖读音 怎么读 叫卖,拼音是jiào mài,叫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叫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