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夺爵 夺爵的意思
duójué

夺爵

简体夺爵
繁体奪爵
拼音duó jué
注音ㄉㄨㄛˊ ㄐ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uó,(1) 抢,强取。【组词】: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qiāng )词夺理。(2) 争先取到。【例句】: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guàn )。(3) 冲开。【组词】:夺门而出。(4) 丧失,削除。【组词】: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5) 晃动。【组词】:光彩夺目。(6) 决定如何处理。【组词】:请予裁夺。(7) 漏掉(文字)。【例句】:第八行夺一字。

jué,(1)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2)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组词】:爵位。官爵。爵禄(爵位和俸禄)。爵士。(3) 古同“雀”。

基本含义

指夺取皇位或高位,也指夺取某种权力或地位。

夺爵的意思

夺爵 [duó jué]

1. 谓因罪而被削去爵位。

夺爵 引证解释

⒈ 谓因罪而被削去爵位。

《汉书·景帝纪》:“夺爵为士伍,免之。”
颜师古 注:“谓夺其爵,令为士伍,又免其官职,即今律所谓除名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刘东山》:“东山 坐论如法,枷示而死, 鹤龄 夺爵贬 南京。”
《清史稿·后妃传·敏惠恭和元妃》:“郡王 阿达礼 、辅国公 扎哈纳 当妃丧作乐,皆坐夺爵。”


夺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乖乱释义:⒈变乱;动乱。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诸侯乖乱,楚 必大奔。”汉 贾谊《治安策》:“秦 灭四维而不张,故君臣乖乱。”《隋书·天文志中》:“狼弧张,害及胡,天下乖乱。”⒉反常。《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魏太史 屡奏天文乖乱。”清 戴震《原善》卷中:“当其气无乖乱,莫不衝虚自然也。”⒊谓不守礼法,胡作非为。《清史稿·傅喇塔传》:“諭责 富善 乖乱,夺爵。”
    • 2.
      士伍释义:亦作“士五”。士卒。引申指军队。睡虎地 秦 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内史杂》:“除佐必当壮以上,毋除士五新傅。”《史记·秦本纪》:“五十年十月,武安君 白起 有罪,为士伍,迁 阴密。”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尝有爵而以罪夺爵,皆称士伍。”唐 元稹《授牛元翼成德军节度使制》:“﹝ 牛元翼 ﹞忠孝谨廉,慈仁和惠,爱养士伍,均如鳲鳩,镇之三军,争在麾下。”元 郑光祖《王粲登楼》第四折:“你道是位列三台,调和鼎鼐,燮理阴阳,丞相府气昂昂,覰的我元帅衙门,无过是点些士伍,排些刀仗,与文臣本不同行。”李一《荆宜施鹤光复
    • 3.
      流戍释义:有罪过的人被遣送到荒远地区守边。南朝 梁 江淹《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 陇 阴。”《好俅传》第二回:“据刑部断案,本当夺爵赐死,姑念先臣勋烈,不忍加刑,着幽闭养闲堂三年,以代流戍。”
    • 4.
      爵土释义:⒈官爵和封地。《东观汉记·阴兴传》:“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土,令天下觖望。”《新唐书·封常清传赞》:“常清 乃驱市人数万以婴贼锋,一战不胜,即夺爵土。”元 丁复《次韵噩无梦楩用堂吴中倡和佳什》:“刘郎 爵土方诸将,严子 生涯老一裘。”⒉指接受官爵和封地。《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夫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
    • 5.
      逞私释义:放纵私心。《元史·仁宗纪三》:“内外监察御史四十餘人,劾其逞私蠹政。”《清史稿·博洛传》:“十六年,追论 博洛 分 多尔衮 遗财,又掌户部时尚书 谭泰 逞私揽权,不力阻,夺爵、諡。”
    • 6.
      酎金夺爵释义:汉武帝采取的一项打击王侯势力的措施。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夺爵是什么意思 夺爵读音 怎么读 夺爵,拼音是duó jué,夺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夺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