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洗耳 洗耳的意思
ěr

洗耳

简体洗耳
繁体
拼音xǐ ěr
注音ㄒㄧˇ ㄦ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ǐ xiǎn,(1) 用水去掉污垢。【组词】:洗脸。洗涮。洗涤。洗澡。洗心革面(喻彻底悔改)。(2) 清除干净。【组词】:清洗。(3)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组词】:洗劫。(4) 昭雪冤枉。【组词】:洗雪。洗冤。(5) 照相的显影定影。【组词】:冲洗。洗印。(6)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组词】:洗牌。(7) 基督教接受个人入教时的仪式。【组词】:受洗。洗礼。(8) 盛水洗笔的器皿。【组词】:笔洗。(9) 把磁带上的录音或录像去掉。 ◎ 同“冼”。

ěr,(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例句】: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组词】:木耳。银耳。(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组词】:耳房。鼎耳。(4) 听说。【组词】: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组词】:想当然耳。(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例句】:“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基本含义

指洗净耳朵,比喻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

洗耳的意思

洗耳 [xǐ ěr]

1. 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

洗耳 引证解释

⒈ 表示厌闻污浊之声。

《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汉 赵岐 注:“乐道守志,若 许由 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尧 让天下於 许由 ……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岳 潁水 之阳, 箕山 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 尧 又召为九州长, 由 不欲闻之,洗耳於 潁水 滨。”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李建勋 ﹞尝畜一玉磬,尺餘,以沉香节安柄,叩之,声极清越。客有谈及猥俗之语者,则击玉磬数声於耳。客或问之,对曰:‘聊代洗耳。’”
清 顾炎武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洗耳 苕水 滨,叩舷歌《採菱》。”

⒉ 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

宋 王迈 《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洗耳候凯音,嘉节迫吹帽。”
元 周权 《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清 李渔 《巧团圆·得妻》:“如今细説一番,待小生洗耳听者。”


国语词典

洗耳 [xǐ ěr]

⒈ 本指尧聘许由为九州长,许由厌闻世事,洗耳于颍水滨。见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后比喻不愿过问世事。

《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

⒉ 比喻专心、恭敬的聆听。

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薰洗耳听。 」


洗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士释义:⒈指 春秋 晋 之 狐偃、赵衰、贾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文公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宋 马永易《实宾录·三士》:“晋公子 有三士足以上人……三士,谓 狐偃、赵衰、贾佗。”⒉指古之 许由、巢父、池主 三隐者。《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三国 魏 曹植《许由巢父池主赞》:“尧 禪 许由,巢父 是耻。秽其圂听,临河洗耳。池主 是让,以水为浊。嗟此三士,清足厉俗。”⒊指 春秋 齐 之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 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 景公 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
    • 2.
      不才释义:⒈没有才能(多用来表示自谦):弟子不才。不才之士。⒉“我”的谦称:其中道理,不才愿洗耳聆教。
    • 3.
      巢涧释义:指传说中 尧 时隐士 许由 洗耳、巢父 饮牛的 颍水。语本 晋 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 又召为九州长,由 不欲闻之,洗耳於 潁水 滨。时其友 巢父 牵犊欲饮之…… 巢父 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明 陈子龙《富春渚》诗:“譁嚣愧 巢 涧,拙薄负华簪。”
    • 4.
      引镜释义:持镜。 《后汉书·朱浮传》:“引镜窥影。”《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引镜皆明目,临池无洗耳。”李善 注引 三国 蜀 谯周《考史》:“公孙述 窃位於 蜀,蜀 人 任永 乃託目盲。及 述 诛,永 澡盥引镜自照曰:‘时清则目明也。’”后因以指时世清明。金 元好问《赠张文举御史》诗:“无穷白日青天在,会有先生引镜年。”
    • 5.
      水鸥释义:即鸥。晋 陶潜《游斜川》诗序:“魴鲤跃鳞於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唐 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楼》诗:“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閒眠对水鸥。”清 黄遵宪《为何翽高兵部题象山图》诗:“年来洗耳胸无事,一味贪眠看水鸥。”
    • 6.
      汙闻释义:亦作“汚闻”。指玷污耳朵的听闻。五代 齐己《答崔校书》诗:“不随喧滑迷真性,何用潺湲洗汚闻?”参见“洗耳”。
    • 7.
      沥耳释义:犹洗耳。
    • 8.
      洗渭释义:在 渭水 清洗耳内污浊之声,以示高洁。
    • 9.
      洗耳恭听释义: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 10.
      洗耳投渊释义:洗耳、投渊:指尧让位于许由、舜让位北铎的传说。 旧时指隐逸的人厌恶听有关政治的事。
    • 11.
      洗耳拱听释义: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指专心地听。同“洗耳恭听”。
    • 12.
      涤耳释义:洗耳。表示恭敬地倾听。
    • 13.
      盥耳释义:相传 尧 时高士 许由 闻 尧 欲以天下相让,以为污言,乃临池洗耳。见 晋 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后用为典实。
    • 14.
      盥耳山栖释义:盥:洗;栖:居住。相传远古时隐士许由,不愿接受尧帝的封让,躲到山里,用颖水洗耳,以免受传言的污染。比喻隐居不仕。
    • 15.
      藏名释义:⒈隐匿名声。 南朝 梁 简文帝《七励》:“卖药无藏名之老,河 泗 无洗耳之翁。”唐 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青莲居士 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年。”⒉谓收录其名。《新唐书·代宗纪》:“给功臣铁券,藏名于太庙,图形于 凌烟阁。”
    • 16.
      许由津释义:指 颍水。 相传 许由 洗耳于 颍水 滨,故称。
    • 17.
      趁浪逐波释义:亦作“趂浪逐波”。谓随波逐流,从俗浮沉。元 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三折:“四野如懸鏡,不是我趁浪逐波,我待要洗耳獨清。”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一心待趂浪逐波,恣情的妙舞清歌。”
    • 18.
      颍阳释义:颍水 之北。 传说古高士 巢父、许由 隐居于此,后因以借指 巢 许。《庄子·让王》:“故 许由 娱於 潁阳 而 共伯 得乎 共首。”成玄英 疏:“潁阳,地名,在 襄阳,未为定地名也。”《后汉书·逸民传序》:“是以 尧 称则天,不屈 潁阳 之高;武 尽美矣,终全 孤竹 之絜。”李贤 注:“潁阳 谓 巢 许 也。”晋 郭璞《游仙》诗之二:“翘跡企 潁阳,临河思洗耳。”唐 贾岛《寓兴》诗:“旷哉 潁阳 风,千载无其他。”

洗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士释义:⒈指 春秋 晋 之 狐偃、赵衰、贾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文公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宋 马永易《实宾录·三士》:“晋公子 有三士足以上人……三士,谓 狐偃、赵衰、贾佗。”⒉指古之 许由、巢父、池主 三隐者。《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三国 魏 曹植《许由巢父池主赞》:“尧 禪 许由,巢父 是耻。秽其圂听,临河洗耳。池主 是让,以水为浊。嗟此三士,清足厉俗。”⒊指 春秋 齐 之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 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 景公 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
    • 2.
      不才释义:⒈没有才能(多用来表示自谦):弟子不才。不才之士。⒉“我”的谦称:其中道理,不才愿洗耳聆教。
    • 3.
      巢涧释义:指传说中 尧 时隐士 许由 洗耳、巢父 饮牛的 颍水。语本 晋 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 又召为九州长,由 不欲闻之,洗耳於 潁水 滨。时其友 巢父 牵犊欲饮之…… 巢父 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明 陈子龙《富春渚》诗:“譁嚣愧 巢 涧,拙薄负华簪。”
    • 4.
      引镜释义:持镜。 《后汉书·朱浮传》:“引镜窥影。”《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引镜皆明目,临池无洗耳。”李善 注引 三国 蜀 谯周《考史》:“公孙述 窃位於 蜀,蜀 人 任永 乃託目盲。及 述 诛,永 澡盥引镜自照曰:‘时清则目明也。’”后因以指时世清明。金 元好问《赠张文举御史》诗:“无穷白日青天在,会有先生引镜年。”
    • 5.
      水鸥释义:即鸥。晋 陶潜《游斜川》诗序:“魴鲤跃鳞於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唐 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楼》诗:“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閒眠对水鸥。”清 黄遵宪《为何翽高兵部题象山图》诗:“年来洗耳胸无事,一味贪眠看水鸥。”
    • 6.
      汙闻释义:亦作“汚闻”。指玷污耳朵的听闻。五代 齐己《答崔校书》诗:“不随喧滑迷真性,何用潺湲洗汚闻?”参见“洗耳”。
    • 7.
      沥耳释义:犹洗耳。
    • 8.
      洗渭释义:在 渭水 清洗耳内污浊之声,以示高洁。
    • 9.
      洗耳恭听释义: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 10.
      洗耳投渊释义:洗耳、投渊:指尧让位于许由、舜让位北铎的传说。 旧时指隐逸的人厌恶听有关政治的事。
    • 11.
      洗耳拱听释义: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指专心地听。同“洗耳恭听”。
    • 12.
      涤耳释义:洗耳。表示恭敬地倾听。
    • 13.
      盥耳释义:相传 尧 时高士 许由 闻 尧 欲以天下相让,以为污言,乃临池洗耳。见 晋 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后用为典实。
    • 14.
      盥耳山栖释义:盥:洗;栖:居住。相传远古时隐士许由,不愿接受尧帝的封让,躲到山里,用颖水洗耳,以免受传言的污染。比喻隐居不仕。
    • 15.
      藏名释义:⒈隐匿名声。 南朝 梁 简文帝《七励》:“卖药无藏名之老,河 泗 无洗耳之翁。”唐 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青莲居士 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年。”⒉谓收录其名。《新唐书·代宗纪》:“给功臣铁券,藏名于太庙,图形于 凌烟阁。”
    • 16.
      许由津释义:指 颍水。 相传 许由 洗耳于 颍水 滨,故称。
    • 17.
      趁浪逐波释义:亦作“趂浪逐波”。谓随波逐流,从俗浮沉。元 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三折:“四野如懸鏡,不是我趁浪逐波,我待要洗耳獨清。”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一心待趂浪逐波,恣情的妙舞清歌。”
    • 18.
      颍阳释义:颍水 之北。 传说古高士 巢父、许由 隐居于此,后因以借指 巢 许。《庄子·让王》:“故 许由 娱於 潁阳 而 共伯 得乎 共首。”成玄英 疏:“潁阳,地名,在 襄阳,未为定地名也。”《后汉书·逸民传序》:“是以 尧 称则天,不屈 潁阳 之高;武 尽美矣,终全 孤竹 之絜。”李贤 注:“潁阳 谓 巢 许 也。”晋 郭璞《游仙》诗之二:“翘跡企 潁阳,临河思洗耳。”唐 贾岛《寓兴》诗:“旷哉 潁阳 风,千载无其他。”

洗耳造句

1.他们坐在那儿洗耳恭听,脑子里只有些模模糊糊的概念。

2.有什么事你说吧,我洗耳恭听。

3.他把身子往我这儿一倾,露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4.你有什么好意见呢?我愿洗耳恭听。

5.对这位先生的意见,我们当然要洗耳恭听了。

6.对于他的意见,我们洗耳恭听。

7.你有什么意见可以尽管说,我洗耳恭听。

8.有何高见请直说无妨,我们一定洗耳恭听。

9.你有什么意见可以尽避说,我洗耳恭听。

10.请讲吧,我们洗耳恭听。

11.我们总是洗耳恭听老师讲课。

12.洗耳恭听的态度听人讲话,是一种礼貌。

13.这位教授的演讲十分精彩,大家都洗耳恭听。

14.对你的高见我们洗耳恭听。

15.每个人都洗耳恭听老师训话,不敢打瞌睡或聊天。

洗耳(xier)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洗耳是什么意思 洗耳读音 怎么读 洗耳,拼音是xǐ ěr,洗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洗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