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虚 [zhōng xū]
1. 指胸腔。指心。中气虚弱。里面空虚。犹虚心。
中虚 引证解释
⒈ 指胸腔。
引《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
杨倞 注:“心居於中空虚之地。”
梁启雄 释:“指人体上的胸腔。”
⒉ 指心。
引《子华子·北宫子仕》:“夫人之中虚也,不得其所欲则疑,得其所不欲则惑;疑惑载於中虚,则荆棘生矣。”
宋 苏轼 《读道藏》诗:“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⒊ 里面空虚。
引《鹖冠子·学问》:“中虚外博,虽博必虚。”
晋 傅咸 《琵琶赋序》:“观其器,中虚外实,天地之象也。”
⒋ 犹虚心。
引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是故 曾点 终於狂而不实,而 曾参 信道之后,遂能以中虚而不易终身之定守者,则夫子来归而后得斯人也。”
⒌ 中气虚弱。
引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
中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托邦释义:英语音译词。 “乌”是“没有”,“托邦”是“地方”,“乌托邦”就是“没有的地方”。是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托马斯·莫尔所写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一书的简称,也是此书中虚构的社会组织的名称。后来乌托邦成为“空想”的同义语。
- 2.
书空释义:⒈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⒉雁在空中成列而飞,其行如字,故称。
- 3.
化为乌有释义:变得什么都没有了。 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赋中虚构了三人对话,其中一个叫“乌有先生”,意思是哪有此人此事?宋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诗:“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乌有:虚幻;不存在。
- 4.
参寥释义:⒈《庄子》中虚拟的人名,寓意虚空高远。《庄子·大宗师》:“玄冥 闻之 参寥,参寥 闻之 疑始。”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云:“参,高也。高邈寥旷,不可知也。”邓溥《玄想》诗之二:“秋魂逍遥游,梦见居 兜率。参寥 闻 疑始,乃入寥天一。”⒉泉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智果寺,宋 僧 参寥子 卜居于此,故称。宋 苏轼《喜刘景文至》诗:“新堤旧井各无恙,参寥、六一 岂念吾。”清 孙枝蔚《新岁寄怀王季鸿游浙中》诗:“泉水他时照鬢鬚,参寥、六一 肯忘吾。”自注:“参寥、六一,皆泉名。”
- 5.
咄咄怪事释义:形容不合常理、令人惊讶的怪事。《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 划)作字…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
- 6.
因余之国释义:三国 蜀 谯周 所著《仇国论》中虚构的国名。
- 7.
大耗释义:⒈星命迷信之说,谓岁中虚耗之神为大耗。 见《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大耗》。⒉指耗日。
- 8.
子墨释义:汉 扬雄 作品中虚构的人名。后借指文章、文辞。
- 9.
客里空释义:原为 苏联 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名,此人惯于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后遂用以泛称新闻报道中虚构浮夸的作风或爱讲假话、华而不实的人。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你们不能采取轻率的、哗众取宠的、‘客里空’式的态度,而应当采取负责的、谨慎的、严肃的态度去做工作。”
- 10.
小耗释义:丛辰名。 古星命家谓为岁中虚耗之神,所理之方,不宜运动出入,兴贩经营,犯之者有遗亡虚惊之事。《协纪辨方书·义例·小耗》:“小耗者,岁中虚耗之神也……常居岁前五辰。”又引 曹震圭 曰:“小耗者,小损也,乃太岁气絶之辰,故曰小耗。假令寅年,寅旺,卯衰,辰病,巳死,午墓,未絶也。”小耗常居大耗后一辰,未至于大耗,故曰小耗。
- 11.
庇覆释义:⒈掩盖;覆盖。《国语·鲁语下》“周恭王 能庇 昭 穆 之闕而为‘恭’”三国 吴 韦昭 注:“昭王 南征而不反,穆王 欲肆其心,皆有闕失。言 恭王 能庇覆之,故为‘恭’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窃谓心居中虚,治五官,心当属土;肺在上,为华盖,庇覆五臟,当属火。”⒉犹保护。宋 苏轼《既醉备五福论》:“天下知其所以富贵安逸者,凡以庇覆我也。”冰心《六一姐》:“三年之别,六一姐 居然是一个大姑娘了,她练达人情的话,居然能庇覆我。”
- 12.
建德国释义:亦称“建德”。《庄子》中虚构的无为而治的理想国。
- 13.
截教释义:章回小说《封神演义》中虚构的一种宗教。与阐教对立。
- 14.
无人释义:⒈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金 元好问《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⒉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三国 魏 应璩《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宋 柳永《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 15.
无是公释义: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构的人物。后以之泛指虚构的人物。
- 16.
枳殻释义:枳树成熟已干的果实,皮薄而中虚,可入药,功效同枳实,而力较和缓。
- 17.
架空世界释义:架空世界或架空宇宙是指艺术作品中虚构的世界观,不同于我们身处的真实世界。 架空世界也可以被理解为多元宇宙,平行宇宙,交替的历史,圣经故事或画面,甚至未来世界。虚构的宇宙,例如整个虚构的地理,城市,国家,行星,违背真实的世界和它的历史,或者那些功能幻想或科幻小说的概念,如魔法或超光速旅行。
- 18.
樯木释义:《红楼梦》中虚构的一种坚硬木材。恰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作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见《红楼梦》第十三回)脂砚斋批云,“樯木,舟具也。
- 19.
泓颖释义:陶泓、毛颖 为 唐 韩愈《毛颖传》中虚拟的人物,暗指砚与笔。后遂以“泓颖”借指笔砚。
- 20.
磨而不磷,湼而不缁释义:谓极坚之物,磨也磨不薄;极白之物,染也染不黑。 比喻不受环境影响,经得起考验。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湼而不緇。”朱熹 集注:“磷,薄也。湼,染皁物。言人之不善,不能浼己。”汉 陆贾《新语·道基》:“潔清明朗,潤澤而濡;磨而不磷,湼而不緇。”明 李贽《史纲评要·唐纪·中宗皇帝》:“如 狄公 者,真所謂磨而不磷,湼而不緇。”《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其實信得及他這朵妙法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真有個磨而不磷涅而不緇的光景。”亦省作“磨不磷,湼不緇”。宋 安晚《石乡侯石中虚除翰林学士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