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郊 [jìn jiāo]
1. 位于城市附近的郊区。
例在近郊的家。
英[suburban;]
近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城外五十里以内的地方。
引《周礼·地官·载师》:“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
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
⒉ 泛指城市周围地区。
引晋 郗昙 《兰亭诗》:“端坐兴远想,薄言游近郊。”
唐 李商隐 《茂陵》诗:“汉 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⒊ 今指靠近城市的郊区。如 扬州 近郊。
国语词典
近郊 [jìn jiāo]
⒈ 距离城市周围不远的地区。
引唐·李商隐〈茂陵〉诗:「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近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馆释义:⒈东宫。⒉宫东侧的学舍。⒊汉代特指长安近郊的豫中观。
- 2.
五角大楼释义:美国国防部的办公大楼。在华盛顿近郊,是一座五角形的建筑物,故名。常用作美国国防部的代称。
- 3.
四同释义:国都近郊四面方百里之地。
- 4.
国郊释义:⒈古指国都周围百里的地区,分近郊和远郊。⒉指国之边境。
- 5.
城市近郊释义:即位于城市附近的郊区;还可以为在近郊的家。
- 6.
大都释义:⒈元代的首都。 故 址在今北京城区北部及城北近郊的一部分。都城规模宏大,为当时世界少有。⒉副词。大多。
- 7.
夫匠释义:服役的工匠。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乙亥,金 主猎於近郊,復命诸路夫匠造军器於 燕京,尚书右丞 李通 董之。”
- 8.
寄坐释义:谓居客位。比喻地位不稳且无实权。《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但为寄坐,岂得久安!”《北史·魏纪五论》:“自兹之后,魏 室土崩,始则制屈强胡,终乃权归霸政。主祭祀者不殊於寄坐,遇黜辱者有甚於弈棊。”《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四年》:“大司马拥十万众屯於近郊,陛下便为寄坐耳。”胡三省 注:“言大权非己出,託位於臣民之上,势同寄寓也。”宋 洪迈《容斋随笔·小贞大贞》:“人君居尊位,倒持太阿,政令有所不行,德泽有所不下,身为寄坐,受人指麾,危亡之形,且立至矣。”
- 9.
廛廓释义:指近郊住宅。
- 10.
弘长释义:⒈光大发扬。南朝 梁 任昉《王文宪集序》:“弘长风流,许与气类。”唐 高仲武《中兴閒气集·钱起》:“‘穷达恋明主,耕桑亦近郊。’则礼义克全,忠孝兼著,足可弘长名流,为后楷式。”⒉弘大长远。《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士元 弘长,雅性内融。”李周翰 注:“弘,大;长,远也。言其思虑大远也。”南朝 梁 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将恐弘长之道,别有未周。”《北齐书·幼主纪论》:“武成 风度高爽,经算弘长,文武之官,俱尽其力,有帝王之量矣。”
- 11.
护丧释义:⒈主持办理丧事。语出《汉书·霍光传》:“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旧唐书·裴冕传》:“冕独收鉷尸,亲自护丧,瘞于近郊,冕自是知名。”⒉指主持办理丧事者。⒊护送灵柩归葬。
- 12.
敬亭山释义:山名。在 安徽省 宣州市 北。一名 昭亭山,又名 查山。山上有 敬亭,相传为 南朝 齐 谢朓 赋诗之所,山以此名。山高数百丈,千岩万壑,为近郊名胜。唐 李白 有《独坐敬亭山》诗。参阅《清一统志。安徽·宁国府一》。
- 13.
榴花释义:⒈石榴花。 唐 李商隐《茂陵》诗:“汉 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元 刘詵《和东坡四时词》之二:“槐影横阶午簟凉,榴花满地风帘静。”明 孙仁孺《东郭记·郁陶思君尔》:“良人去久,没个人儿走,风吹榴花红欲剖,问道儿家知否?”⒉据《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载,顿逊国 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后以“榴花”雅称美酒。南朝 梁元帝《刘生》诗:“榴花聊夜饮,竹叶解朝酲。”唐 李峤《甘露殿侍宴应制》诗:“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宋 王安石《寄李士宁先生》诗:“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 14.
甸农释义:京师近郊的农民。
- 15.
畿驿释义:京都近郊的驿站。
- 16.
百县释义:古指京畿近郊各地。
- 17.
盗臣释义:⒈谓盗窃府库财物的官吏。 《礼记·大学》:“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寧有盗臣。”郑玄 注:“国家利义不利财。盗臣损财耳,聚敛之臣乃损义。”《新唐书·食货志一》:“盗臣诚可恶,然一人之害尔。聚敛之臣用,则经常之法坏,而天下不胜其弊矣。”⒉叛臣;簒夺之臣。唐 权德舆《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马公行状》:“﹝ 建中 四年﹞冬十月,盗臣窃发,鑾輅狩于近郊。”宋 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一:“昭宗 亲兵既尽,朱温 羽翼已就,行密 辈崎嶇於一邦,初务养练,不能遽成,此内外俱轻,盗臣得志之患也。”明 方孝孺《春秋
- 18.
祠兵释义:古代兵将出战,陈于近郊,杀牲飨士卒,谓之“祠兵”。《公羊传·庄公八年》:“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何休 注:“礼,兵不徒使,故将出兵必祠於近郊,陈兵习战,杀牲饗士卒。”王闿运《丁文诚诔》:“曾选士於 衡 湘,截 粤 餉以祠兵。”一说,祠兵即治兵。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隶拾遗》“泰山 都尉 孔宙 碑”:“第六行‘□□祠兵,遗畔未宁’,祠兵,即治兵也。《左氏春秋·庄八年》甲午,治兵,《公羊》作‘祠兵’,宙 传《严氏春秋》,故书此碑者,亦从《公羊》作‘祠兵’也。”
- 19.
莫斯科保卫战释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首次大败德军的战役。 1941年9月,德军集中大量兵力,向莫斯科进攻。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至次年4月围歼了莫斯科近郊的五十万德军。此战粉碎了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20.
观榭释义:犹楼台。三国 魏 曹植《节游赋》:“连云阁以远径,营观榭於城隅。”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漯水》:“魏 神瑞 三年,又建白楼,楼甚高竦,加观榭于其上,表里饰以石粉。”《新唐书·元载传》:“近郊作观榭,帐帟什器不徙而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