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景明 景明的意思
jǐngmíng

景明

简体景明
繁体
拼音jǐng míng
注音ㄐㄧㄥˇ ㄇ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ǐng yǐng,(1) 环境的风光。【组词】:景色。景致。景物。景观。景气(a.景色;b.指经济繁荣现象,统指兴旺)。景深。(2) 情况,状况。【组词】:景象。景况。年景。(3) 佩服,敬慕。【组词】:景仰。景慕。(4) 高,大。【例句】:景行(xíng )。(5) 姓。 ◎ 古同“影”,影子。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基本含义

形容景色明亮、明朗。

景明的意思

景明 [jǐng míng]

1. 宋加南岳帝后之名号。

景明 引证解释

⒈ 宋 加南岳帝后之名号。

《宋史·礼志五》:“﹝ 太平兴国 八年﹞又加上五岳帝后号。东曰 淑明,南曰 景明,西曰 肃明,北曰 靖明,中曰 正明。”


景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寸释义:⒈十分为一寸。 引申为微少。《韩非子·说林上》:“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汉 贾谊《新书·五美》:“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晋书·庾亮传》:“冒亲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至公。”宋 杨万里《初夏》诗之一:“雨后觅春无一寸,蔷薇花发釅燕脂。”⒉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宋 苏轼《次韵答王巩》诗:“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明 何景明《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⒊指光阴。唐 李峤《书》诗:“请君看入木
    • 2.
      七级芙蓉释义:借指七级浮图。 明 何景明《咏天灵寺塔》:“七级芙蓉起,千年舍利藏。”
    • 3.
      三刀释义:《晋书·王濬传》:“梦悬三刀於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濬 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及贼 张弘 杀 益州 刺史 皇甫晏,果迁 濬 为益州刺史。”后遂以“三刀”作为刺史之代称。唐 杨炯《恒州刺史王义童神道碑》:“门容駟马,位列三刀。”亦用作官吏升迁之典实。唐 柳宗元《奉和周二十二丈》诗:“梦喜三刀近,书嫌五载违。”明 何景明《送江华州》诗:“少年乘五马,何夜梦三刀。”沉砺《读书》诗:“但使心波清一勺,何庸梦境绕三刀。”
    • 4.
      三英释义:⒈古代皮衣上的饰物。《诗·郑风·羔裘》:“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朱熹 集传:“三英,裘饰。未详其制。” 马瑞辰 通释:“《初学记》卷二十六引 郭璞 ,《毛诗拾遗》:‘英,谓古者以素丝英饰裘,即上素丝五紽也。’《田间诗学》引 范氏 説,谓五紽、五緎、五总,即此《诗》三英是也。古者衣以章身,即以表德。传云‘三英,三德’者,盖谓以象三德耳。” 明 何景明 《七述》诗:“灿三英以外饰,诚五紽之可羞。”⒉三位英才。 南朝 梁 任昉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共贯沿五胜,独道迈三英。”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
    • 5.
      上都释义:⒈古代对京都的通称。《文选·班固<西都赋>》:“寔用西迁,作我上都。”张铣 注:“上都,西京也。”此指 西汉 京都 长安。明 何景明《七述》之三:“乃有上都贵人,戚里公子,迎晨而出,及暮乃止。”⒉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 以 晋阳 为 下都,故称 邺(今 河北 临漳 西南)为 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 高洋 以 鄴 为 上都,晋阳 为 下都。”(2)唐肃宗 宝应 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 长安 为 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 京城,天宝
    • 6.
      下土释义:⒈大地。 《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唐 张乔《试月中桂》诗:“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明 何景明《九咏》:“下土幽暗而嶮巇兮,需光泽之照临。”⒉四方;天下。《书·舜典》:“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孔 传:“言 舜 理四方,诸侯各设其官居其方。”《国语·吴语》:“余心岂忘忧恤,不惟下土之康靖。”韦昭 注:“不但忧四方,乃忧王室也。”《后汉书·仲长统传》:“故下土无壅滞之土,国朝无专贵之人。”宋 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渊谋远略,必中事几,善训嘉謨,可为世则者,传闻下土,虽仅得
    • 7.
      不起释义:⒈不发动;不发生。《庄子·则阳》:“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韩非子·姦劫弑臣》:“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明 何景明《内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盗故不起。”⒉指不出动。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⒊不肯起来;不能起来。《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军国事皆与筹焉”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祢衡传》:“衡 至,众人皆坐不起。”唐 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仇兆鳌 注引 卢元昌 曰:“不起者,谓王病酒不能起。”⒋病不能愈。《战国策·秦策一》:
    • 8.
      丹蛇释义:赤色的长蛇。古代诗文中多用于描述炎旱苦热。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丹蛇踰百丈,玄蜂盈十围。”《云笈七籤》卷五五:“丹蛇者,日之精也。” 明 何景明 《忧旱赋》:“诧丹蛇之十围兮,恐文蜮之射人。”
    • 9.
      丹钥释义:指道书。 明 何景明 《七述》:“启《黄庭》之玄言,登丹钥之秘誥。”
    • 10.
      乌乎释义:⒈亦作“乌嘑”、“乌虖”、“乌呼”。 同“呜呼”。叹词。《左传·襄公三十年》:“乌乎,必有此夫!”《汉书·外戚传赞》:“乌嘑!鉴兹行事,变亦备矣。”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乌虖远矣,何日而忘!”章炳麟《訄书·商鞅》:“乌呼!是惑於淫説也甚矣!”按,《小尔雅·广训》:“乌乎,吁嗟也。吁嗟,呜呼也。有所嘆美,有所伤痛,随事有义也。”⒉疑问代词。怎样,怎么。唐 柳宗元《送贾山人南游序》:“孰匱孰充?为泰为穷?君子乌乎取,以寧其躬?”明 何景明《与侯都阃书》:“令麾下一出,乌乎不可!”清 冯桂芬《皖水迎师记》
    • 11.
      之罘释义:山名。 也作 芝罘,在今 山东 烟台市 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登 之罘 刻石。”宋 苏轼《虔州八境图》诗之七:“相见 之罘 观海市,絳宫明灭是 蓬莱。”后亦指 秦始皇 所立的 之罘 刻石。明 何景明《观石鼓歌》:“《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
    • 12.
      乡县释义:故乡所在之县。亦泛指家乡。唐 王维《桃源行》:“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明 何景明《送王宗哲少卿》诗:“平生共肝胆,何云异乡县。”清 顾炎武《松江别张处士悫王处士炜暨诸友人》诗:“十载违乡县,三年旅旧都。”清 恽敬《上董蔗林中堂书》:“﹝ 敬 ﹞后令 富阳,为中堂乡县。”
    • 13.
      事力释义:⒈用力。《韩非子·五蠹》:“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餘,故民不争。”⒉指使用武力。汉 桓宽《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羈之民,圣人不加兵,不事力焉。”《晋书·食货志》:“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他。”⒊供役使的人,仆役。《宋书·萧思话传》:“思话 以去州无復事力,倩府军身九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邢子才 ﹞以光禄大夫归养私庭,所在之处,给事力五人。”《魏书·成淹传》:“时迁都,高祖 以 淹 家无行资,敕给事力,送至 洛阳。”⒋能力;力量。宋 苏轼
    • 14.
      二华释义:⒈指 春秋 宋国 华元、华喜。《左传·成公十五年》:“二 华,戴 族也。”杨伯峻 注:“华元、华喜 皆 宋 戴公 之后。”⒉指 太华、少华 二山。《文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 华,巨灵贔屓,高掌远蹠,以流河曲。”薛综 注:“华,山也……《山海经》曰:‘太华 之西,少华 之山。’”宋 苏轼《西岳庙开启祈雨道场青词》:“伏以二 华 之尊,作镇於西极,兆人所急,望岁於秋。”明 何景明《华州作柬桑汝公》诗:“天上岳莲开二 华,云中关树引 三秦。”⒊指 北魏 所置 华州 及 北华州。《周书·宇文导传》:“﹝
    • 15.
      二妃释义:⒈次妃。《左传·文公十四年》:“﹝ 邾文公 ﹞二妃 晋姬 生 捷菑。”⒉指传说中 舜 之妻 娥皇 女英。死后成为 湘水 之神。汉 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有虞 二妃者,帝尧 之二女也。长 娥皇,次 女英 …… 舜 既嗣位升为天子,娥皇 为后,女英 为妃,封 象 於 有庳,事 瞽叟 犹若初焉,天下称二妃。”唐 韩愈《祭湘君夫人文》:“以清酌之奠,敢昭告于 湘君 湘夫人 二妃之神。”明 何景明《咏怀》诗之六:“扬舲泝烟沚,遥瞻二妃宫。”
    • 16.
      二疏释义:亦作“二疎”。 指 汉宣帝 时名臣 疏广 与兄子 受。广 为太傅,受 为少傅,同时以年老乞致仕,时人贤之。归日,送者车数百辆,设祖道,供张 东都门 外。晋 张协《咏史》:“蔼蔼 东都门,群公祖二疎。”《隋书·韦世康传》:“欲追踪二 疎,伏奉尊命。”唐 护国《归山作》诗:“四皓将拂衣,二 疏 能挂冠。”明 何景明《蹇赋》:“予羡夫二 疏 之鉴止兮,齐县舆而脱驾。”
    • 17.
      云磴释义:高山上的石级。唐 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松膏背日凝云磴,丹粉经年染石牀。”元 倪瓒《题画》诗:“水榭汀桥曲曲,风林云磴层层。”明 何景明《镜光阁》诗:“风铃齐送响,云磴曲盘空。”
    • 18.
      五凤释义:⒈谓凤凰五至。 古以凤凰至为祥瑞之徵。《文选·班固<两都赋序>》:“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李善 注引 应劭 曰:“先者凤凰五至,因以改元。”⒉五只凤凰。唐 李颀《王母歌》:“红霞白日儼不动,七龙五凤纷相迎。”⒊古代传说的五种神鸟。⒋即五凤城。明 何景明《五马行》:“今年朝天入五凤,红缨寳玦连钱重。”⒌楼名。即 五凤楼。前蜀 韦庄《北原闲眺》诗:“五凤 灰残金翠灭,六龙游去市朝空。”
    • 19.
      从横释义:⒈亦作“从衡”。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墨子·备城门》:“以柴搏从横施之。”《仪礼·特牲馈食礼》“肵俎心舌,皆去本末,午割之”汉 郑玄 注:“午割,从横割之。”南朝 宋 袁淑《效古》诗:“四面各千里,从横起严风。”明 何景明《泊云阳江头玩月》诗:“从横银汉迴,三五玉绳耿。”⒉交错纷乱貌。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巖嶇参差,从横相追。”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於是得全。”宋 洪迈《夷坚丙志·鱼肉道人》:“其下清泉巧石、奇花异卉,从横布列。”明 刘基
    • 20.
      仙掌释义:⒈汉武帝 为求仙,在 建章宫 神明台 上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承露金人为仙掌。汉 张衡《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唐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日色纔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袞龙浮。”唐 杜牧《早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 灯暗数声来。”参阅《三辅黄图·建章宫》。⒉华山 仙人掌峰 的省称。明 刘基《徐资深华山图》诗:“华岳 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开 仙掌。”明 何景明《华州作柬桑汝公》诗:“乘兴欲攀 仙掌 去。”参见“仙人掌”。⒊唐 代一度改 华州 为 仙掌

景明(jingm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景明是什么意思 景明读音 怎么读 景明,拼音是jǐng míng,景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景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