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伏天 伏天的意思
tiān

伏天

简体伏天
繁体
拼音fú tiān
注音ㄈㄨˊ ㄊㄧ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ú,(1) 趴,脸向下,体前屈。【组词】:伏卧。伏案读书。(2) 低下去。【组词】:此起彼伏。(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组词】: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组词】:降伏。降龙伏虎。(5) 隐藏。【组词】:伏兵。埋伏。(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组词】:伏日。伏旱。伏暑。伏天。(7) 姓。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基本含义

指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们需要躲避在凉爽的地方,以避暑消暑。

伏天的意思

伏天 [fú tiān]

1. 指三伏天,时间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后的三四十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dog days; hot summer days;]

伏天 引证解释

⒈ 三伏的总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参见“伏日”。

丁玲 《母亲》一:“她老人家上了年纪,又是伏天,身体常常有毛病,怎么能够来?”
周立波 《夏天的晚上》:“我想起了我们乡下的冬天温暖,伏天冰凉的清澈的山泉。”


国语词典

伏天 [fú tiān]

⒈ 三伏那些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参见「伏日」条。

如:「在伏天里,少出门,免得中暑。」


伏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伏释义:⒈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⒉特指末伏。
    • 2.
      伏旱释义:伏天出现的旱情:战胜伏旱。
    • 3.
      伏汛释义:在伏天里发生的河水暴涨的现象。
    • 4.
      伏景天释义:即伏天。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人民日报》27:“伏景天,庄稼人都喜欢在那树下纳凉。秋景天,那树结了籽,乌黑黑的象巴豆。”
    • 5.
      伏暑释义:炎热的伏天。
    • 6.
      伏梢未尽释义:三伏天还没有过去,意犹未尽。
    • 7.
      入伏释义:进入伏天;伏天开始。
    • 8.
      内首释义:谓臣服,归附。 《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穹居之君,内首禀朔;卉服之酋,迴面受吏。”吕向 注:“内首、迴面,皆宾服为臣也。”清 曾国藩《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崇玉 以杀掠平民之故,尚伏天诛;况 保 纵横海上十餘年,杀二总兵,一参将,三游击,罪在不逭,今弃众内首,则鱼肉耳。”
    • 9.
      出伏释义:出了伏天;伏天结束:一出伏,天就凉快了。
    • 10.
      天阍释义:⒈天帝的守门人。 《楚辞·远游》:“命天閽其开关兮,排閶闔而望予。”《宋书·礼志三》:“麾天閽,使啟关,謁紫宫,朝 太一。”⒉天宫之门。元 萨都剌《避暑乌石山饮天章台》诗之二:“题诗向天閽,奎光射瑶席。”⒊帝王宫殿的门。唐 蒋防《藩臣恋魏阙》诗:“恩波怀 魏 闕,献纳望天閽。”《宋史·孟昶传》:“抗手疏以陈诚,伏天閽而请命。”清 陈梦雷《耿又朴年兄以三绝句见慰走笔步韵志感》:“索米 长安 亦圣恩,途穷难望叩天閽。”
    • 11.
      当令释义:合时令:现在是伏天,西瓜正当令。
    • 12.
      数伏释义:进入伏天;伏天开始。见〖三伏〗。
    • 13.
      暑伏释义:夏季伏天。
    • 14.
      歇伏释义:在伏天停工休息。
    • 15.
      蟪蛄不知春秋释义:蟪蛄:蝉的一种,也叫寒蝉、伏天儿,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因此知春而不知秋,知秋则不知春。比喻见识短浅。
    • 16.
      蟪蛄释义:也叫伏天儿。 昆虫。蝉的一种。体较小,紫灰色,体、翅部有斑纹,雄性腹部有发音器,能鸣。危害林木及果树。
    • 17.
      金伏释义:金气伏藏。多用以指炎热的伏天。按我国农历,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此即所谓“庚日必伏”,而庚,五行属金,金畏火而金气伏藏,故称。

伏天(fut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伏天是什么意思 伏天读音 怎么读 伏天,拼音是fú tiān,伏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伏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