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申文 申文的意思
shēnwén

申文

简体申文
繁体
拼音shēn wén
注音ㄕㄣ 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ēn,(1)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2) 用于记时。【例句】: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3) 陈述,说明。【组词】:申述。申斥。申辩。申冤。三令五申。申请。申报。(4) 重复,一再。【例句】:“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5)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6) 姓。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基本含义

指文章或言辞表达得清晰明白,没有模糊不清的地方。

申文的意思

申文 [shēn wén]

1. 行文呈报。

3. 呈文。

申文 引证解释

⒈ 行文呈报。

《三国演义》第二回:“督邮归告 定州 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况爷 将此事申文上司,无不夸奬大才,万民传颂,以为 包龙图 復出,不是过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县中恐有妖术生变,乃申文到 上党 节度使 高公 处,説他行径。”

⒉ 呈文。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刘爷 做完申文,把 皮氏 一起俱已收监。”
《清会典事例·吏部·书吏》:“试期定於每年八月,攷试申文、告示各一道,论文义优劣,分别等第。”


国语词典

申文 [shēn wén]

⒈ 行文向长官报告。

《三国演义·第二回》:「督邮归告定州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

⒉ 上呈长官的文书。

《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刘爷做完申文,把皮氏一起俱已收监。」


申文(shen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申文是什么意思 申文读音 怎么读 申文,拼音是shēn wén,申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申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