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平水韵 平水韵的意思
píngshuǐyùn

平水韵

简体平水韵
繁体平水韻
拼音píng shuǐ yùn
注音ㄆ一ㄥˊ ㄕㄨㄟˇ ㄩㄣ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shuǐ,(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组词】: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2) 河流。【组词】:汉水。湘水。(3)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4) 液汁。【组词】:水笔。墨水。(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组词】:贴水。外水。肥水。(6) 指洗的次数。【例句】:这衣服洗过两水了。(7) 姓。

yùn,(1)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韵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韵。韵腹(韵母中主要元音)。韵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韵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2) 和谐而有节奏的。【组词】:韵白。琴韵悠扬。(3) 风度,风致,情趣,意味。【组词】:风韵。气韵。韵味。

基本含义

指文辞或音律平平顺顺,没有起伏和变化。

平水韵的意思

平水韵 [píng shuǐ yùn]

1. 原为金代官韵书,供科举考试之用。

平水韵 引证解释

⒈ 原为 金 代官韵书,供科举考试之用。 平水 是旧 平阳府 城(今 山西 临汾市 )的别称,因该韵书刊行于此,故名。有两种:一种将 宋 代《礼部韵略》注明同用之韵悉数并合,又原不同用的上声“迥”、“拯”及去声“径”、“征”,亦各并为一部,共一百零六韵:上、下平各十五韵,上声廿九,去声三十,入声十七。其韵目见于 金 王文郁 《平水新刊礼部韵略》、 张天锡 《草书韵会》及 宋 末 阴时夫 《韵府群玉》,为后来作近体诗者押韵的依据。又一种分为一百零七韵,上声“迥”、“拯”不并,为 宋 末 刘渊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所本。 刘 书不传,其韵目见于 元 初 熊忠 《古今韵会举要》。


国语词典

平水韵 [píng shuǐ yùn]

⒈ 宋时作为写诗押韵依据的韵书。宋以前的切韵韵书系统分两百零六韵目,但写诗的叶韵,在两百零六韵目中有同用、独用的现象,与研究声韵的韵书不同。直到宋刘渊始就《礼部·韵略》,依写诗用韵习惯,并合同用的韵为一百零七韵目,刘为平水人,故称为「平水韵」。可惜今已亡佚。同时,金王文郁有新刊平水礼部韵略,专供科举考试之用,是将上声回、拯合为一韵,成一百零六韵目,为元、明、清以来作近体诗押韵的依据,沿用至今。


平水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诗韵释义:⒈做诗所押的韵。⒉做诗所依据的韵书,一般指做旧诗所依据的《平水韵》,平、上、去、入四声共106韵。
    • 2.
      通韵释义:⒈亦作“通韵”。谓音乐声韵通和。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东”、“冬”可以相通,“支”、“微”亦可相通等。古体诗通韵较为宽广,近体诗则受严格的限制。⒊见“通韵”。
    • 3.
      韵部释义: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 如《广韵》分韵为二百零六部,《平水韵》分为一百零六部,《中原音韵》分为十九部。
    • 4.
      马日释义:⒈正月初六日。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正朔历数·人日》:“ 东方朔 《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猪,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⒉每个月的二十一日。平水韵上声第二十一韵韵目为马,故二十一日旧时简称马日。如:“马日事变”,即因发生在1927年5月21日,故称。
    • 5.
      鱼电释义:代称六日发出的电文。“鱼”在平水韵列为上平第六韵,故在电文中代称六日。
平水韵是什么意思 平水韵读音 怎么读 平水韵,拼音是píng shuǐ yùn,平水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平水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