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 [liǎng yuàn]
1. 议会的上、下院。各国两院名称不同。如美国国会叫参议院、众议院;英国叫贵族院、平民院;法国叫共和国参议院、国民议会。
两院 引证解释
⒈ 议会的上、下院。各国两院名称不同。如 美国 国会叫参议院、众议院; 英国 叫贵族院、平民院; 法国 叫共和国参议院、国民议会。
两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院制释义:“两院制”的对称。议会只设一个议院,由它行使议会全部职权的制度。芬兰、丹麦、新加坡、突尼斯等国采用。主张者的理由是:公意只有一个,不必设立两院;且一院办事便捷,容易通过法案,可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 2.
上议院释义:某些国家两院制议会的组成部分。 议员由选举产生或由国家元首指定,任期一般较长,有的终身任职,也有世袭的。上议院享有立法权和监督行政权。名称各国叫法不一,如英国叫贵族院,美国、法国、日本叫参议院,瑞士叫联邦院等(跟“下议院”相对)。
- 3.
下议院释义:两院制议会的组成部分。原是英国议会中的平民院的别称,后来泛指两院制中议员按人口比例或选区选举产生的议院,如美国的众议院,法国的国民议会,荷兰的二院等(跟“上议院”相对)。也叫下院。
- 4.
两院制释义:某些国家议会分设两院的制度。 两院议员一般都由选举产生并定期改选,两院都有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权力,但名称各有不同,如英国叫上议院和下议院,美国、日本叫参议院和众议院,法国叫参议院和国民议会。
- 5.
两院释义:议会的上、下院。各国两院名称不同。如 美国 国会叫参议院、众议院;英国 叫贵族院、平民院;法国 叫共和国参议院、国民议会。
- 6.
众议院释义:⒈两院制议会的下议院名称之一。见〖下议院〗。⒉实行一院制的国家的议会也有叫众议院的,如马耳他共和国的议会。
- 7.
参议院释义:两院制议会中上议院的名称之一。 参见〔上议院〕
- 8.
平民院释义:又译“众议院”。 某些国家议会下议院的名称。在 英国,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和各等级利害的不同,议会于1343年开始分设上、下两院,上院叫贵族院,下院叫平民院,是封建等级代表机关。平民院由郡和城市选出的骑士、商人等组成。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平民院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表机关。
- 9.
折色释义:⒈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亦用以称俸禄折发钱钞。《宋史·食货志上三》:“有司言其地沃民勤,颇多积穀,请每岁和市,随常赋输送,其直多折色给之。”《明史·食货志二》:“十七年,云南 以金、银、贝、布、漆、丹砂、水银代秋租。於是谓米麦为本色,而诸折纳税粮者,谓之折色。”《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若有为民的官,将这样的灾伤申报上去,央两院题本改了折色,百姓也还可存济。”清 孙承泽《天府广记·宝源局》:“正德 七年,令职官折色俸给,十分为率,一分折钱,九分关银。”⒉指银子的成色。亦以指银子成色不足。
- 10.
支措释义:支撑筹办。明 张居正《与荆南道府二公》:“况先年议有废州县课银,近日两院又奏留存积粮银,目前尚可支措,俟明岁再议未晚。”
- 11.
汙池释义:亦作“污池”。 水池。《晏子春秋·谏下十四》:“今君穷臺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鵠高飞,不集污池。何则?其极远也。”汉 桓宽《盐铁论·申韩》:“是犹舍邻之医,而求 俞跗 而后治病;废污池之水,待江海而后救火也。”宋 洪迈《夷坚支志癸·罗汉污池木》:“饶州 城内 永寧寺 东廊,罗汉 泗洲 两院相邻。其外有污池,方阔三四丈,深不能三尺。”亦作“污池”。谓平毁罪犯第宅、祖坟,掘成水池。《汉书·翟义传》:“莽 尽坏 义 宅第,污池之。”《汉书·王莽传上》:“后谋反者,皆
- 12.
牵杂释义:牵扯混杂。 明 徐渭《奉答冯宗师书》:“缘世以 徐 註混经,遂误赚经文,满册重复牵杂,至不可解。”《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其第一理由即欲两院各表现其本来之精神,不相牵杂。”
- 13.
衆议院释义:一些国家两院制议会的下议院的名称之一。亦省称“众院”。如:美 众院否决平衡预算法修正案。
- 14.
议会释义:⒈也叫国会。 ⒉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一般由上、下两院(也有叫参议院、众议院或贵族院、平民院的)组成,也有的由一院组成。⒊曾有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叫议会或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