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诫 [xùn jiè]
1. 受训斥、斥责或攻击。
例放松对教改所内诈骗犯的训诫。
英[ get after; ]
2. 教训地或教条地讲道。
英[ sermonize; ]
训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训戒”。教导和劝诫。
引唐 白居易 《晋谥恭世子议》:“若垂末代以为训戒, 居易 惧后之臣子有失大义、守小节者将奔走之,将欲商榷,敢徵义类。”
宋 吕陶 《明任策上》:“其言皆出於恳诚,而其道各务於训戒。”
清 朱之瑜 《寿中山风轩八十启》:“意专矜式乎高深,不谓盛修夫宾主;嘉礼成而训诫少,惜别易而继见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陈百史》:“比至,凡书数百言,皆言家事及训诫之语。”
叶圣陶 《倪焕之》八:“他以为已经把犯罪的部属交给头目去训诫和惩罚,自有头目负责;自己只有从旁批判那头目处理得得当不得当的事情了。”
国语词典
训诫 [xùn jiè]
⒈ 教导劝诫。
例如:「他决定听从母亲的训诫,改过自新。」
近教训
⒉ 少年管训处分中一种较轻微的刑罚。由少年法庭的法官在法庭内执行,以当面劝导的 方式,告诉受训诫者错在哪里,以及该如何改过等。训诫后,再令少年写悔过书,并 请其父母等注意管教孩子。
训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训释义:仪礼、训诫。
- 2.
内训释义:对妇女的训诫教育。
- 3.
圣训释义:⒈旧指圣人的训诫告谕或皇帝的诏令等。⒉中国伊斯兰教徒指伊斯兰教奠基者穆罕默德的思想和行为记录。
- 4.
姆训释义:女师的训诫。
- 5.
家训释义:家族或家庭对子女教导或训诫的话。
- 6.
属官释义:属下的官吏。《韩非子·有度》:“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元寿 二年復赐大司马印綬,置属官,去将军,位在司徒上。”《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大臣有个闻见,便训诫属官,末吏有个知识,便规劝上宪。”
- 7.
开藩释义:⒈封建时代王侯在封地上建国。《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思齐,海陵 人,本阴阳家者流,士诚(张士诚)开藩,与有功焉。”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值 耿氏 开藩 福建,海禁弛,乃招徠客民。”《花月痕》第三回:“这几年 秦王 开藩此地,幕中宾客都是些名士。”⒉清 代指到外省任高级官职。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盖 顺治 间 商邱 宋文康公 抚畿辅时,尝以四语自警,而哲子 牧仲 中丞开藩 吴下,即用以训诫僚属者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这件事如果办成了功,不到两三年,
- 8.
强制措施释义:公安、司法机关为了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具有强制性的措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拘留、逮捕、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目的是防止现行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串供、毁灭或伪造证据、继续犯罪或自杀。对妨害诉讼的人也有训诫、责令具结悔过、强行带出法庭、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 9.
教训释义:⒈教育训诫:教训孩子。⒉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接受教训,改进工作。
- 10.
日课释义:⒈做礼拜时为训诫而选读的《圣经》部分。⒉每日的功课。
- 11.
明训释义:明确的训诫。
- 12.
棰敕释义:鞭打训诫。
- 13.
申诫释义:⒈训诫。 ⒉反复述说。
- 14.
箠敕释义:鞭打训诫。《新唐书·李景让传》:“虽老犹加箠敕,已起,欣欣如初。”
- 15.
警训释义:告诫;训诫。
- 16.
训儆释义:犹训诫。
- 17.
训告释义:犹教导;训诫。
- 18.
训导释义:教育训诫。
- 19.
训戎释义:⒈训诫军旅。⒉整饬武备。
- 20.
训戒释义:见“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