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特赦 特赦的意思
shè

特赦

简体特赦
繁体
拼音tè shè
注音ㄊㄜˋ ㄕ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è,(1)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组词】:特殊。特色。特产。特权。特性。特征。特需。特技。特务。特区。特价。特例。特效。(2) 单,单一。【例句】:特为(wèi )。特设。特地。特惠。特辑。特使。特赦。特约。(3) 只,但。【组词】:不特如此。“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4) 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5) 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6) 配偶,匹配。【例句】:“不因旧姻,求尔新特”。

shè, ◎ 免除和减轻刑罚。【组词】:赦书。赦令。赦免。赦恕。大赦。特赦。十恶不赦。罪在不赦。

基本含义

指国家或统治者宽恕原本应受罚的人,免除其罪责或刑罚。

特赦的意思

特赦 [tè shè]

1. 国家对某种罪犯或特定犯人减轻或免除刑罚。

特赦令。

[special pardon; special amnesty;]

特赦 引证解释

⒈ 特予免除。

宋 王安石 《谢免南郊陪位表》:“伏蒙陛下特赦尤违,曲垂念听。”

⒉ 特别赦免。

《宋史·河渠志三》:“知县 宋炎 亡匿不敢出,特赦其罪。”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帝特谓 曲江 曰:‘卿无以 王衍 知 石勒 故事,而害忠良。’遂特赦之。”

⒊ 国家对某些犯人减轻或免除刑罚。

《光明日报》1982.12.4:“周恩来 总理曾邀请包括他在内的第二批特赦人员到 中南海 作客。”


国语词典

特赦 [tè shè]

⒈ 法律上指对于已经判刑确定的某些特定犯罪人,国家元首特别予以减轻或免除刑罚。原则上只赦免犯人的刑罚,而不消灭其犯罪行为,所以再犯时仍以累犯论。


特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曲赦释义:犹特赦。《晋书·惠帝纪》:“﹝ 永康 元年八月﹞曲赦 洛阳。”《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康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不普赦天下,而独赦 洛阳,故曰曲赦。”《旧唐书·高祖纪》:“夏四月己未,旧宅改为 通义宫,曲赦京城繫囚。”宋 岳珂《愧郯录·赦宥之数》:“艺祖 在位十九年,大赦一,郊赦四,曲赦三,德音六。”清 周亮工《王美厥自清漳过慰》诗:“客尚幽装因曲赦,垣多听子虑崇讎。”
    • 2.
      杜聿明释义:(1905-1981)陕西米脂人。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政府第五军军长、中国远征军第一路代司令长官、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曾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到缅甸支援盟军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59年被特赦。曾任全国政协常委。
    • 3.
      溥仪释义:(1906—1967)即宣统帝。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氏,满族。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退位。1917年张勋复辟,拥其复出为帝,仅十二天即告失败。1924年被冯玉祥国民军赶出皇宫,避居天津日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策划下潜往东北。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任执政,后称皇帝,改元康德。1945年日本投降,被苏联军队俘虏。1950年移交中国政府,1959年获特赦释放,1961年任全国政协委员、文史馆馆员。1967年在北京病故。著有《我的前半生》。
    • 4.
      热恩释义:古指夏季特赦。《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夫岁一赦者,细民谓之热恩,以其必在五月、六月间也。”
特赦是什么意思 特赦读音 怎么读 特赦,拼音是tè shè,特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特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