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斗杓 斗杓的意思
dòusháo

斗杓

简体斗杓
繁体鬥杓
拼音dòu sháo
注音ㄉㄡˋ ㄅㄧㄠ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òu dǒu,(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例句】: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 量粮食的器具。【例句】: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 形容事物之大。【组词】:斗胆。(4) 形容事物之小。【组词】:斗室。(5) 像斗的东西。【组词】:斗车。斗笠。斗篷。熨斗。(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组词】: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7) 圆形的指纹。【组词】:斗箕。斗纹。(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 古同“陡”,突然。(1) 对打。【组词】:斗殴。战斗。(2) 比赛胜负,争胜。【组词】: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3) 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组词】:斗牛。斗蟋蟀。(4) 拼合,对准,凑近。【组词】:斗眼。(5) 古同“逗”,逗引。

sháo biāo, ◎ 同“勺”。(1) 古代指北斗第五、六、七颗星。亦称“斗柄”。(2) 拉开。(3) 击。

基本含义

指人们争斗、争吵不休,互相争斗的场面或状态。

斗杓的意思

斗杓 [dòu sháo]

1. 即斗柄。

3. 比喻为人所敬仰者或众人的引导者。

斗杓 引证解释

⒈ 即斗柄。参见“斗柄”。

《淮南子·天文训》:“斗杓为小岁。”
高诱 注:“斗,第五至第七为杓。”
宋 王安石 《作翰林时》诗:“欲知四海春多少,先向天边问斗杓。”
元 元淮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诗:“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纔消。”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御制千字诏》:“斗杓所竖,节序以更。”

⒉ 比喻为人所敬仰者或众人的引导者。

清 唐孙华 《顾端文公祠》诗之一:“斗杓当代擅声华,俎豆江干岁月遐。”
章炳麟 《<民报>纪念会祝词》:“自兹以后,惟不懈益厉,为民斗杓,以起征胡之鐃吹,流 大汉 之天声。”
章炳麟 《訄书·别录乙》:“黄先生 论学,如 大禹 导山水,脉络分明,吾党之斗杓也。”


国语词典

斗杓 [dòu sháo]

⒈ 北斗七星中,第五至第七颗星,形如酒斗之柄,是古人用以定时间和季节的依据。也作「斗柄」。

《老残游记·第一二回》:「眼见斗杓又将东指了,人又要添一岁了。」


斗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师释义:⒈北魏 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 见《通典·职官一》。唐 窦常《奉贺太保岐公》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金史·百官志一》:“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皆正一品,师范一人,仪刑四海。”⒉星名。《宋史·天文志二》:“三公三星,在北斗杓南,及魁第一星西,一云在斗柄东,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在魁西者名三师。”⒊三国的军队。《左传·隐公十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杜预 注:“三国之军在 戴,故 郑伯 合围之。”⒋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唐 道宣
    • 2.
      台衡释义:喻宰辅大臣。台,三台星;衡,玉衡,北斗杓三星。皆位于紫微宫帝座前。
    • 3.
      摄提格释义:岁阴名。古代岁星纪年法中的十二辰之一。相当于干支纪年法中的寅年。《尔雅·释天》:“太阴在寅曰摄提格。”《史记·天官书》:“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司马贞 索隐:“太岁在寅,岁星正月晨出东方。李巡 云:‘言万物承阳起,故曰摄提格。格,起也。’”参阅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三编第十一章。
    • 4.
      斗历释义:指农历。古代以北斗星斗杓运转所指以定四时,故称。
    • 5.
      斗衡释义:⒈北斗七星的第五星,名玉衡。⒉泛指斗杓。
    • 6.
      星杓释义:指北斗的玉衡、开阳、摇光三星。也称斗杓、斗柄。观察北斗斗柄的转移,可以知四时,定节气。
    • 7.
      谦柄释义:《易·繫辞下》:“谦,德之柄也。 ”后以“谦柄”指谦逊的德行。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德音王泽润,谦柄斗杓撝。” 宋 王安石 《上信州知郡大谏启》:“垂賁尘容,过形谦柄。”
    • 8.
      钺星释义:星名。即天枪三星。在北斗杓东。也称天钺。《南齐书·天文志上》:“﹝ 永元 十一年﹞十一月……辛酉,月行在东井鉞星南八寸。”
    • 9.
      魁杓释义:⒈北斗星七星中首尾两星的合称。⒉《淮南子·天文训》:“斗杓为小岁。”高诱注:“斗第一星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故魁杓亦指北斗七星。
斗杓是什么意思 斗杓读音 怎么读 斗杓,拼音是dòu sháo,斗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斗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