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春关 春关的意思
chūnguān

春关

简体春关
繁体春關
拼音chūn guān
注音ㄔㄨㄣ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ūn,(1) 一年的第一季。【例句】: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组词】:春心。怀春。(3) 生机。【组词】:大地回春。(4) 姓。

guān,(1) 闭,合拢。【组词】:关门。关闭。关张。关停并转(zhǎn)。(2) 拘禁。【组词】:关押。关禁。(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组词】:关口。关隘。关卡(qiǎ)。关塞(sài)。关津。嘉峪关。(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组词】:海关。关税。(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组词】:关节。难关。年关。(6) 牵连,联属。【组词】:关连。关联。关心。关涉。关乎。关注。关于。有关。(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组词】:关饷。(8) 姓。

基本含义

指过年期间的节日气氛和习俗。

春关的意思

春关 [chūn guān]

1. 唐·宋时举进士,登记入选,谓之春关。发给的凭证,亦称春关。

春关 引证解释

⒈ 唐 宋 时举进士,登记入选,谓之春关。发给的凭证,亦称春关。参阅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宋史·选举志一》。

唐 姚合 《酬卢汀谏议》诗:“遥贺来年二三月,綵衣先辈过春关。”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述进士下篇》:“籍而入选,谓之‘春关’。”
宋 范成大 《送陈天予大监同年使闽》诗:“春关十载记英游,蚤喜时才近采旒。”


春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关试释义:唐 宋 时吏部对进士的考试。合格者方能为官。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下篇》:“近年及第未过关试皆称新及第进士。”《宋史·选举志一》:“登科之人,例纳朱胶綾纸之直,赴吏部南曹,试判三道,谓之关试。”明 胡震亨《唐音癸籤·诂笺三》:“关试,吏部试也。进士放榜勑下后,礼部始关吏部。吏部试判两节,授春关,谓之关试,始属吏部守选。”
    • 2.
      春关释义:唐 宋 时举进士,登记入选,谓之春关。 发给的凭证,亦称春关。唐 姚合《酬卢汀谏议》诗:“遥贺来年二三月,綵衣先辈过春关。”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下篇》:“籍而入选,谓之‘春关’。”宋 范成大《送陈天予大监同年使闽》诗:“春关十载记英游,蚤喜时才近采旒。”参阅 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宋史·选举志一》。
    • 3.
      沈烟释义:亦作“沉烟”。指点燃的沉香。后蜀 顾夐《酒泉子》词:“堪恨荡子不还家,谩留罗带结,帐深枕腻炷沉烟,负当年。”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宝兽沉烟裊碧丝,半折的梨元繁杏枝,粧一胆瓶儿。”明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炷尽沉烟,抛残绣綫,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 4.
      秋卷释义:唐 代举子落第后寄居京师过夏课读,其间所作诗文称为秋卷。 唐 姚合《送崔约下第归扬州》诗:“春风下第时称屈,秋卷呈亲自束归。”宋 王谠《唐语林·文学》:“籍而入选,谓之春关……退而肄习,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秋卷。”宋 王禹偁《赠朱严》诗:“未得科名鬢已衰,年年顦顇在京师,妻装秋卷停灯坐,儿趁朝餐乞米炊。”原注:“严 妻能书,尝写文卷。”清 唐孙华《送吴振西北游》诗:“纷纷轮轂走神京,秋卷争邀月旦评。”

春关(chun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春关是什么意思 春关读音 怎么读 春关,拼音是chūn guān,春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春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