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军机 军机的意思
jūn

军机

简体军机
繁体軍機
拼音jūn jī
注音ㄐㄨㄣ ㄐ一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ūn,(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

jī,(1) 事物发生的枢纽。【组词】:生机。危机。转(zhuǎn )机。契机。(2) 对事情成败有重要关系的中心环节,有保密性质的事件。【组词】:军机。机密。(3) 合宜的时候。【组词】:机会。机遇。时机。(4) 由许多零作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装置和设备。【组词】:机器。机动。机关。(5) 有生命的生物体器官的作用。【组词】:机能。有机体。(6) 灵活,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组词】:机智。机敏。机巧。机变。(7) 指“飞机”。【组词】:客机。机场。机组。

基本含义

指军事机密,也可指军事计划、军事行动等。

军机的意思

军机 [jūn jī]

1. 即军机处,清代总管军政大权的御前官署。

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号为军机四卿。
自四卿入军机。

[Privy Council in the Qing Dynasty;]

军机 引证解释

⒈ 军事,战争。

北周 庾信 《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属以 江 南阻兵, 渚宫 边敌,军机警急,锋鏑纵横。”
《陈书·高祖纪下》:“军机未息,徵赋咸繁。”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一东方古文化国的稚儿,进 西欧 新旧文化, 希腊 希伯来 文化,剧斗刚到短兵相接军机迫切的战场里去了。”

⒉ 军事机宜。

《宋书·颜竣传》:“﹝ 世祖 有疾,﹞唯 竣 出入卧内,断决军机。”
宋 苏舜钦 《投匦疏》:“窃观詔旨,既令先进军机,后即陛试,是陛下取将帅材者也。”
张天翼 《蜜蜂·最后列车》:“干么车子还不来……贻误军机。”

⒊ 军事机密。

《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竖貂 受了,遂私将 齐侯 纠合七路诸侯,先侵 蔡,后伐 楚,一段军机,备细洩漏於 蔡。”

⒋ 泛指机密。

瞿秋白 《乱弹·新英雄》:“这是《申报》泄漏了一次军机!”

⒌ 军事机谋。

陈毅 《孟良崮战役》诗:“华东 战局看神变, 陕北 军机运妙韜。”
京剧《取南郡》第三四场:“箭伤虽然身疼痛,自有军机在心胸。”

军机处的省称。

《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二·军机领袖》:“荣禄 在军机,势燄尤甚。”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七:“骆成骧 中状元, 杨锐 入军机,都是由这个学院出身,并以高唱‘新学’而取得高官厚禄的。”

⒎ 指军机处人员。

《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二·军机领袖》:“其餘诸军机互相揣度,窃窃私议而已。”


国语词典

军机 [jūn jī]

⒈ 军事机密。

《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孝武发寻阳,便有疾,自沈庆之以下并不堪相见,唯峻出入卧内,断决军机。」
《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张飞自送玄德起身后,一应杂事,俱付陈元龙管理;军机大务,自家参酌。」

⒉ 军用飞机。


军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伴食释义:⒈倍同进食。唐 时朝会毕,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食,后遂以指居宰辅之位而无所作为。《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伴食故臣,生无錙銖之劳,没乃论定策之功。”⒉陪衬,虚设。梁启超《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然今之置此职,不过位置羸老恋栈之闲员,除列席之军机大臣外,自餘皆伴食也。”
    • 2.
      内记名释义:清 代被保举的人或在军机处记名,或在吏部记名,在军机处记名者较易得官,称内记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原这 赵大人 也是一个 江南 候补道,号叫 啸存,这回进京引见,得了内记名出来。”
    • 3.
      军中无戏言释义:谓军队中商议军机大事,郑重严肃,说话必负责任。
    • 4.
      军机处释义:官署名。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始于雍正时处理军务的军机房,后扩大为军机处。其高级官员称军机大臣,位在内阁和六部之上,总揽全国政事,可根据皇帝意图发号施令。
    • 5.
      军机释义:⒈军事机宜:贻误军机。⒉军事机密:泄露军机。
    • 6.
      南书房释义:在 北京 故宫 乾清宫 西南隅,本 清 康熙帝 早年读书处。后选调翰林或翰林出身之官员到里面当值,除应制撰写文字外,并遵照皇帝旨意起草诏令,一度成为发布政令的地方。雍正 间军机处成立后,即专司文词书画之事。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先 文僖 公,以户部侍郎入直南书房。”清 昭槤《啸亭续录·南书房》:“本朝自 仁庙 建立南书房於 乾清门 右阶下,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
    • 7.
      哗溃释义:哗变溃散。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而将吏贪懦,兵士怯弱,乃至闻风譁溃,驯至辱国请和者,得无皇上未有以鼓其气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宣统二年五月初一日两江总督张人骏致军机处请代奏电》:“万一餉絀譁溃,东南大局何堪设想。”
    • 8.
      商办释义:⒈商量办理。 《清史稿·后妃传·孝钦显皇后》:“并諭军机处,遇紧要事件,与 醇亲王 奕譞 商办。”清 马建忠《上李伯相论朝鲜商约界务禀》:“其国与 俄国 何处交界及有无商务应否商办,在廷均属茫然,其国王转令来询於 忠。”⒉商人营办。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倘说既非商办,又非官办,则在报界里是很难得的。”茅盾《子夜》五:“中国 办实业算来也有五六十年了,除掉前 清 时代 李鸿章、张之洞 一班人官办的实业不算,其馀商办的也就不少。”
    • 9.
      堂司释义:⒈明 清 时中央各行政官署的泛称。亦指各署的长官。明 刘若愚《酌中志·累臣自叙略节》:“凡屡次奏驳之旨,亦不曾詰责堂司。”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自 咸丰 季年,中西重立和约,朝廷创设总理衙门,堂司各官,如军机处例。”梁启超《变法通议·学校总论》:“中学不兴,寧能尽各部之堂司,各省之长属,而概用洋员以承其乏也?”⒉佛寺中知事僧及其居所之称。因知事司僧堂庶务,故称。
    • 10.
      大伯爷释义:称呼丈夫的哥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口口声声还説我是某家的少奶奶,军机大臣某人,是我的大伯爷。”
    • 11.
      大象漫步释义:大象漫步(也译成象步游行),是一个空军术语,形容多架军机起飞前以最小的间距首尾相连滑行,以便最短时间起飞最多架军机。
    • 12.
      妥慎释义:妥当而慎重。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保甲·调集符信》:“若事非得已,亦宜酌量远近多寡而调,方为妥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州新军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二年正月初十日军机处寄署两广总督袁树勋电旨》:“至善后一切事宜,著该署督,妥慎办理。”如:对自己携带之文件,应妥慎保管,以防洩露或遗失。
    • 13.
      密保释义:秘密保荐。 清 代京外大臣保荐特殊人材请求破格录用的,一般交军机处存记,不交吏部审议,故称密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所以得了保举与及补缺,都首先要化部费。那查例案最是混帐的事:你打点得到的,他便引这条例;打点不到,他又引那条例,哪里有一定的呢?至於明保、密保的折子上去,也一样不交部议的。”
    • 14.
      小军机释义:清 代军机处章京的俗称。
    • 15.
      干略释义:指治事的才能与谋略。《三国志·吴志·诸葛恪等传评》:“诸葛恪 才气干略,邦人所称。”《隋书·李密传》:“父 宽,驍勇善战,干略过人。”宋 陈亮《谢教授墓志铭》:“淳熙 三四年间,三山 林颖秀 实之 作邑 永康,强敏有干略,一邑不劳而办。”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枢廷忌满六人》:“设立军机以后,必以大学士尚书侍郎之干略优长,默契宸衷者为大臣。”
    • 16.
      廷寄释义:清廷给地方高级官员的谕旨,不由内阁寄出,而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直接书上某官开拆,叫廷寄。
    • 17.
      戎律释义:军机,军法,军务,军纪。
    • 18.
      暗探释义:⒈从事秘密侦察的人(多含贬义)。⒉暗中刺探:暗探军机。
    • 19.
      机庭释义:掌管军机大事的官署。
    • 20.
      机速房释义:宋 代所设处理紧急军机大事的官署。

军机(jun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军机是什么意思 军机读音 怎么读 军机,拼音是jūn jī,军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军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