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颊 [liǎng jiá]
1. 两边的脸,脸用文学点的称呼是“面颊”,所以脸颊就是“脸”。
两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润释义:(肌肤等)丰满滋润:两颊丰润。
- 2.
凹陷释义:向内或向下陷进去:两颊凹陷。地形凹陷。
- 3.
双脸释义:⒈两颊。 ⒉用两块布缝合而成,中间有脊的鞋面。
- 4.
双靥释义:两颊的酒涡。
- 5.
媚靥释义:谓女子两颊讨人喜欢的酒窝。
- 6.
尺颊生香释义:吃过美味之后,牙齿和两颊逐渐感觉到香甜的味道。比喻言辞、诗文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 7.
慈惠释义:犹仁爱。《左传·成公十二年》:“於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汉 徐干《中论·谴交》:“乡有大夫,必有聪明慈惠之人,使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皇太子某睿哲温文,宽和慈惠。”《西游记》第四七回:“虽则恩多还有怨,纵然慈惠却伤人。”柔石《二月》一:“一副慈惠的微笑,在他两颊浮动着。”
- 8.
晕春潮释义:两颊泛起红色。
- 9.
桃花妆释义:⒈见“桃花粧”。⒉亦作“桃花妆”。古代女子盛妆之一。用胭脂淡抹两颊。
- 10.
泥丸宫释义:道教谓“泥丸九真皆有房”,脑神名 精根,字 泥丸,其神所居之处为 泥丸宫。后亦泛称人头。宋 李纲《嘉禾道中遇夏侯子阳》诗:“年踰七十两颊红,真气上泝泥丸宫。”《说岳全传》第二八回:“那 兀朮 怒气冲天,睁开二目,看着 阮良,大吼一声,那泥丸宫内一声响亮,透出一条金色火龙。”《法国女英雄弹词》卷二:“一团哀感之气,直透泥丸宫。”
- 11.
潮红释义:状态词。两颊泛起的红色:面色潮红。
- 12.
猞猁狲释义:又称猞猁。兽名。似猫而大,尾短。两耳尖端有两撮长毛,两颊的毛也长。全身淡黄色,有灰褐色斑点,尾端黑色。四肢粗长,善于爬树,行动敏捷,性凶猛。皮毛厚而软,是珍贵的毛皮。
- 13.
猞猁释义:哺乳动物,外形像猫,但大得多。 尾巴短,耳的尖端有长毛,两颊的毛也长。全身毛棕黄色,厚而软,有灰褐色斑点,尾端黑色。善于爬树,行动敏捷,性凶猛。也叫林㹭(línyì)。
- 14.
获伽狓释义:1900年在刚果森林深处发现的一种哺乳动物,与长颈鹿有密切亲缘关系,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体型稍小于牛,有一条比较短的颈,身上是单一的赤栗色,两颊黄白色,四肢上部有乳白色和紫黑色的圈纹。
- 15.
笑靥承颧释义:指笑的时候两颊边的酒窝捧着颜面骨。形容女子微微含笑。
- 16.
粉楦释义:杭 人对胡桃的戏称。 意谓敷粉时含于口中作为楦头。清 袁枚《新齐谐·粉楦》:“杭州 范 某娶再婚妇,年五十餘,齿半落矣。奩具内槖槖有声,启视则匣装两胡桃,不知其所用,以为偶遗落耳。次早,老妇临镜敷粉,两颊内陷,以齿落故,粉不能匀。呼婢曰:‘取我粉楦来。’婢以胡桃进,妇取含两颊中,扑粉遂匀。杭 人从此戏呼胡桃为粉楦。”
- 17.
红云释义:比喻脸上呈现的红晕:两颊泛起红云。
- 18.
红斑痤疮释义:累及鼻、前额和两颊的皮肤的痤 疮,常见于中年人,特点为组织,尤其是鼻的组织的充血、发红、毛细管扩张和显著的结节性肿胀。
- 19.
红潮释义:⒈害羞时两颊上泛起的红色。 ⒉指月经。⒊赤潮。
- 20.
红颊獴释义:红颊獴(拉丁学名:Herpestesjavanicus)又叫斑点獴、赤面獴等,在中国还有树鼠、树皮鼠、日狸、竹狸等俗名,体长为28—36厘米,尾长为22—29厘米,体重650—750克。尾巴的长度大约是体长的80%以上。一种叫红颊獴,由于它眼圈、两颊及腮部毛均呈棕红色而得名。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常栖于热带山林的灌木丛中,多在下层近水溪的耕地附近掘洞穴而居,在洞中生儿育女。其性凶猛,时而拱背竖毛,喷鼻或发出“叽叽”叫声,以示威胁或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