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色 [shè sè]
1. 涂色;着色。
例图画之设色者,用水彩,中外所同也。——蔡元培《图画》
英[colour;]
设色 引证解释
⒈ 敷彩;着色。
引唐 柳宗元 《省试观庆云图》诗:“设色初成象,卿云示国都。”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人家端午日画的 钟馗,不过是用硃笔大写意,钩两笔罢了;他又偏是要设色的。”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七:“记那画面上的景物呢,记那幅画的布局和设色的技巧呢,还是景物和技巧都记?”
⒉ 比喻以词藻文采渲染。
引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黄少司马》:“﹝其奏牘﹞情辞恳挚,不必以设色为工。”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一:“游山诗有时地之异宜,随时随地,设色布景。”
国语词典
设色 [shè sè]
⒈ 用颜料渲染,形成各种美丽的色彩。
引《周礼·冬官考工记》:「设色之工,画缋钟筐㡛。」
设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任释义:以五种技能服劳役的刑徒。 洛阳 汉 墓《刑徒墓砖铭》:“五任 汝南 南顿 鬼新 黄柏 元初 六年闰月二日死。”《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十一年》:“大率二岁刑已上岁至五千人;徒居作者具五任。”胡三省 注:“任,谓其人巧力所任也。五任,谓任攻木者则役之攻木,任攻金者则役之攻金,任攻皮者则役之攻皮,任设色者则役之设色,任摶埴者则役之摶埴。”
- 2.
五牛图释义:中国画。唐代韩作。纸本长卷。设色。画上五头黄牛,姿态各异,表现出“步者,者,纵fd44而鸣者,顾而舐者,翘首而驰者”。笔墨雄健,造型生动。
- 3.
地势图释义:地形测量中,用等高线法,有时也用晕渲法、分层设色法或晕滃法着重表示地势起伏形态和水系特征的地图。
- 4.
浓重释义:(烟雾、气味、色彩等)很浓很重:山谷中的雾越发浓重了。桂花散发出浓重的香气。他说话带有浓重的乡音。这位老人画的花卉,设色十分浓重。
- 5.
溪山行旅图释义:中国画。 宋代范宽作。绢本立轴。设色。画面上巨峰巍峨,势欲顶天;飞泉一线,自岩隙直落深谷。下部近景树木苍苍,坡石磊磊,溪水涟涟,山径中一队商旅正驱赶骡马前行。用笔刚峻质朴,境界雄浑壮阔。
- 6.
甘运洪释义:画水墨设色,山水、花鸟,各体具备,惜称俗耳。
- 7.
绢本设色释义:绢本,是指画是画在绢上的;设色是与水墨画区分的,因传统国画,很多是只用水墨,用了颜色的就叫“设色”。
- 8.
花鸟画释义: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有花卉、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分支。与中国传统美学相适应,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注重“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根据墨与色的不同,可分为水墨、泼墨、设色、白描、没骨等类。
- 9.
设色释义:(绘画)涂色;着色:这幅画布局新颖,设色柔和。
- 10.
贋手释义:指伪造古代名人手笔的人。明 文震亨《长物志·书画》:“至於临摹贋手,落墨设色,自然不古,不难辨也。”
- 11.
赵佶释义:(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书画家。擅长花鸟画,设色匀净,典雅精妙。兼善瘦金体书法。
- 12.
酸寒尉像释义:中国画。清代任颐作。纸本立轴。设色。画面为作者友人书画家吴昌硕的肖像。用没骨写意法绘吴昌硕着官服立于炎日下,神色中有酸寒之态。除面部勾以淡墨外,皆为色块渲染,笔致简重老到。
- 13.
重彩释义:中国画设色的一种技法。主要使用朱砂、石青、石绿、石黄等颜料。色彩厚重,经久不退。
- 14.
钟氏释义:周 代设色之工,掌染羽。
- 15.
长江万里图释义:中国画。张大千作。绢本长卷。水墨设色。长近20米,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起笔,绘出浩瀚长江自都江堰铁索桥至崇明岛外汇入东海的全景。技巧上既有传统山水画的用墨之法,又有西方现代绘画的泼彩之法,形成“泼写兼施,色墨交融”的新风格。
- 16.
青绿释义:中国画石青、石绿颜料。也指以这两种颜料为主的设色画法。如青绿山水。
- 17.
顾闳中释义: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南唐画院待诏。擅画人物,在用笔和设色上都有较高成就,线条优美,色彩艳丽,尤善表现人物神态。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