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吴均 吴均的意思
jūn

吴均

简体吴均
繁体
拼音wú jūn
注音ㄨˊ ㄐㄨ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ú,(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例句】: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例句】: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组词】: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4) 姓。

jūn,(1) 平,匀,引申为调和。【组词】:均衡。势均力敌。平均。(2) 皆,都,老少均安。(3)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4)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5) 〔均钟〕古代乐器。(6)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吴均的意思

吴均 [wú jūn]

1. 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至奉朝请。通史学,长于诗和骈文。其诗在当时颇有影响,人称“吴均体”。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另著有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


吴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驾释义:车驾前进中。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二:“临路怀惆悵,中驾正躑躅。” 南朝 梁 吴均 《初至寿春作》诗:“中驾每倾轮,当騫復摧翼。”
    • 2.
      九日释义:⒈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三国 魏 曹植《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天皇。”晋 傅玄《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清 顾炎武《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⒉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唐 李白《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元 丁鹤年《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
    • 3.
      云障释义:云翳,大片的云。《南齐书·祥瑞志》:“中兴 二年,山上云障四塞。”南朝 梁 吴均《春咏》:“云障青琐闥,风吹承露臺。”唐 项斯《彭蠡湖春望》诗:“芦洲残照尽,云障积烟开。”宋 魏了翁《鹧鸪天·管待李眉州劝酒》词:“云障晚日供秋思,风递荷书作晚阴。”
    • 4.
      养羽释义:生长羽毛。传说 东汉 杨宝 九岁时,至 华阴 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宝 取雀以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飞去。是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赠 宝。事见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后遂以“养羽”作为咏黄雀的典故。
    • 5.
      分荆释义: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云,京兆 人 田真 兄弟三人分家时议分堂前紫荆花,荆花因之枯死。
    • 6.
      吴均体释义:南朝 梁 文学家 吴均,文章清秀拔俗,时人或仿效之,称“吴均体”。
    • 7.
      宝月释义:明月。 南朝 梁 吴均《碎珠赋》:“宝月生焉,越 浦 隋 川,标 魏 之美,擅 楚 之贤。”唐 鲍溶《怀惠明禅师》诗:“雪山世界此凉夜,宝月独照瑠璃宫。”明 梁潜《元夜陪驾燕午门》诗:“银汉横空宝月团,六鰲飞出五云端。”丘逢甲《元夕无月》诗:“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 8.
      容辉释义:仪容丰采;神采光辉。《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南朝 梁 吴均《赠任黄门》诗之一:“相如 体英彦,左右生容辉。”唐 钱起《寄袁州李嘉祐员外》诗:“容辉常在目,离别任经年。”宋 司马光《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诗:“行行涉 沧海,髣髴睹容辉。”明 高启《燕歌行》:“贱妾宵兴叹无依,簪珥不施减容辉。”
    • 9.
      岁俭释义:年成歉收。《后汉书·窦武传》:“是时 羌蛮 寇难,岁俭民饥。”《太平广记》卷三九八引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石磨》:“﹝ 吴兴 梅溪山 ﹞其上復有盘石,正圆如车葢,恒转如磨,声若风雨。土人号为石磨。转驶则年丰,迟则岁俭。”《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辽 以 上京 岁俭,復其民租税。”明 沉德符《野获编·邢部·遣使审恤之始》:“以岁俭民贫,差官不无扰民。”
    • 10.
      斑狸释义:毛色斑斓的野猫。古小说载有 晋 张华 为司空时,燕 昭王 墓前斑狸化为书生,拜访 张华,与之论学问难,终被识破的故事。事见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
    • 11.
      斑貍释义:毛色斑斓的野猫。古小说载有 晋 张华 为司空时,燕 昭王 墓前斑狸化为书生,拜访 张华,与之论学问难,终被识破的故事。事见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
    • 12.
      望峯息心释义: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南朝 梁 吴均《与朱元思书》:“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亦作“望岫息心”。《南史·何点传》:“豫章王 嶷 命駕造 點,點 從後門遁去。司徒 竟陵王 子良 聞之,曰:‘豫章王 尚望塵不及,吾當望岫息心。’”明 袁宏道《与管东溟书》:“猜嫌忽至,謗議遂成,足下深居避影,不肖亦望岫息心。”
    • 13.
      武丁释义:⒈商 代国王名。 后世称为 高宗。盘庚 弟 小乙 之子。相传少时生活在民间,即位后,重用 傅说、甘盘 为大臣,力求巩固统治。在位五十九年。《诗·商颂·玄鸟》:“商 之先后,受命不殆,在 武丁 孙子。”《楚辞·离骚》:“説 操筑於 傅巖 兮,武丁 用而不疑。”唐 许浑《和淮南王相公与宾僚同游瓜州别业题旧书斋》:“宾御莫辞严下醉,武丁 高枕待为霖。”⒉古代传说中仙人名。姓 成,名 武丁。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桂阳 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 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
    • 14.
      生刍释义:⒈亦作“生蒭”。 鲜草。《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陈奂 传疏:“芻所以萎白驹,託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西京杂记》卷五:“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蒭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蒭一束。”宋 黄庭坚《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⒉指贤人;贤能。南朝 宋 鲍照《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採束谢生芻。”南朝 梁 吴均《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 江 南蕙,以赠生芻人。”⒊指代《诗·小雅·白驹》,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唐 权德舆《奉
    • 15.
      田荆释义:据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载,京兆 田真 兄弟三人析产,拟破堂前一紫荆树而三分之,明日,树即枯死。
    • 16.
      白羽书生释义: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阳羡 许彦 於 绥安山 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鹅笼中。彦 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后因以“白羽书生”为鹅的代称。唐 骆宾王《上廉察史启》:“白羽书生,自铭恩於食稻;黄衣童子,将赛德於餐花。”
    • 17.
      絶等释义:超越侪辈。更多解释超越侪辈。南朝 梁 吴均《连珠》之一:“盖闻艷丽居身,而以蛾眉入妬;贞华照物,而以絶等见猜。”清 李渔《凰求凤·翻卷》:“霜天晓角,徵文考行,二者难兼并。若个堪居絶等,推敲不厌详明。”
    • 18.
      膏糜释义:亦称“膏粥”。上浮油脂的白粥,古人于农历正月十五日用以祭祀蚕神。晋 干宝《搜神记》卷四:“吴县 张成 夜起,忽见一妇人立於宅南角,举手招 成 曰:‘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於上,以后年年大得蚕。’今之作膏糜像此。”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白膏粥》亦记其事,作“膏粥”:“成 如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今正月半作白膏粥,自此始也。”
    • 19.
      茱萸囊释义:装有茱萸的佩囊。 古俗重阳节取茱萸缝袋盛之,佩系身上,谓能辟邪。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长房 谓(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於此。”唐 郭元振《子夜四时歌·秋歌二》:“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亦省作“茱囊”。明 郝明龙《九日》诗:“寂寞园林 天宝 后,道傍谁復问茱囊。”
    • 20.
      荆枝释义: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京兆 田真 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貲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破三片,明日就截之。 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

吴均(wuj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吴均是什么意思 吴均读音 怎么读 吴均,拼音是wú jūn,吴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吴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