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祀 [yuán sì]
1. 元年。
3. 指大祭天地之礼。
元祀 引证解释
⒈ 元年。
引《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陆德明 释文:“祀,年也。 夏 曰岁, 商 曰祀, 周 曰年。”
《逸周书·柔武》:“维王元祀一月,既生魄。”
⒉ 指大祭天地之礼。
引《书·洛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
孔 传:“有大功则列大祀。”
《文选·张衡<东京赋>》:“元祀惟称,羣望咸秩。”
薛综 注:“元,大也;祀,祭也;称,举也。谓大祭天地之礼既举,羣岳众神,望以祭祀之,皆有秩次。”
《清史稿·礼志六》:“於是僉议 怡贤亲王 允祥,宗功元祀,宜居首。”
元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伊尹释义:商汤 大臣,名 伊,一名 挚,尹是官名。相传生于 伊水,故名。是 汤 妻陪嫁的奴隶,后助 汤 伐 夏桀,被尊为阿衡。汤 去世后历佐 卜丙(即 外丙)、仲壬 二王。后 太甲 即位,因荒淫失度,被 伊尹 放逐到 桐宫,三年后迎之复位。《尚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伊尹 祠于先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伊尹 放 大甲 而相之,卒无怨色。”杜预 注:“大甲,汤 孙也,荒淫失度。伊尹 放之 桐宫 三年,改悔而復之,而无恨心。”《吕氏春秋·本味》:“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
- 2.
元祀释义:⒈元年。《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陆德明 释文:“祀,年也。夏 曰岁,商 曰祀,周 曰年。”《逸周书·柔武》:“维王元祀一月,既生魄。”⒉指大祭天地之礼。《书·洛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孔 传:“有大功则列大祀。”《文选·张衡<东京赋>》:“元祀惟称,羣望咸秩。”薛综 注:“元,大也;祀,祭也;称,举也。谓大祭天地之礼既举,羣岳众神,望以祭祀之,皆有秩次。”《清史稿·礼志六》:“於是僉议 怡贤亲王 允祥,宗功元祀,宜居首。”
- 3.
群望释义:受祭于天子、诸侯的山川星辰。望,谓不能亲到,望而遥祭。《左传·昭公十三年》:“初,共王 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羣望。”杜预 注:“羣望,星辰山川。”《文选·张衡<东京赋>》:“元祀惟称,羣望咸秩。”薛综 注:“羣岳众神,望以祭祀之,皆有秩次。”《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四》:“帝深軫下民,遂命庶官徧祀於羣望。”
- 4.
贺元释义:庆贺元宵节。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福建·宁化民风略记》:“至于贺元张灯,饮社上冢,悬蒲竞渡,乞巧赏月……中元祀先诸俗,率同 闽 中,亦不异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