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都播 都播的意思
dōu

都播

简体都播
繁体
拼音dōu bō
注音ㄉㄡ ㄅㄛ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u dū,(1) 大都市。【组词】:都市。都会。通都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组词】:首都。国都。京都。建都。(3) 美好。【例句】:“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4) 总。【组词】:都为一集。(5) 居。【例句】:“都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1) 全,完全。【组词】: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2) 表示语气的加重。【例句】:一动都不动。

bō,(1) 撒种。【例句】:播种(zhóng )。播种(zhòng )(用撒布种子的方式种植)。播撒。夏播。春播。(2) 传扬,传布。【组词】:广播。传播。播音。播发。播弄。播扬(❶宣扬,传扬;❷发动)。播放。播映。

基本含义

指人们广泛传播某种信息或消息。

都播的意思

都播 [dōu bō]

1. 亦作“都波”。

3. 古代回鹘族所属的部落之一。

都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都波”。古代 回鹘 族所属的部落之一。

《新唐书·回鹘传下·都播》:“都播,亦曰 都波,其地北濒 小海,西 坚昆,南 回紇,分三部,皆自统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高车部 ﹞参加这个联合体的部落有 袁纥、薛延陀、契苾、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固、拔野古 ……凡十五部。”


都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仆骨释义:古代西北游牧民族 铁勒 部族之一。唐 贞观 二十一年以 僕骨 部置 金微都督府,隶 燕然都护符。以 僕固 为姓。《旧唐书·北狄传·铁勒》:“铁勒,本 匈奴 别种。自 突厥 强盛,铁勒 诸部分散,众渐寡弱。至 武德 初,有 薛延陀、契苾、迴紇、都播、骨利干、多览葛、僕骨 ……等,散在磧北。”
    • 2.
      赤都释义:对十月革命后 俄国 首都的称呼。瞿秋白《赤都心史》一:“危苦窘迫,饥寒战疫的赤都,文化明星的光辉惨淡,然而新旧两流平行缓进,还可以静待灿烂庄严的将来呢。”赵朴初《赠胡愈之翁为寿》诗:“游记动一时,赤都播印象。”自注:“指早年所著《莫斯科印象记》。”
    • 3.
      都波释义:见“都播”。
    • 4.
      骨利干释义:古部族名。在 瀚海(今 贝加尔湖)北,有二俟斤治之。产良马和百合草。贞观 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遣使来献马,唐 以其地为 玄阙州。龙朔 中(公元661-663年)改名 余吾州,隶 瀚海都督府。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骨利干国 献马百匹,十匹尤骏,上为製名。”《新唐书·回鹘传上》:“回紇,其先 匈奴 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 时亦号 高车 部,或曰 敕勒,讹为 铁勒。其部落曰 袁紇、薛延陀、契苾羽、都播、骨利干 ……凡十有五种,皆散处磧北。”清 袁枚《随园随笔·测天三家以外诸说》:“然三家外,散见各

都播(dub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都播是什么意思 都播读音 怎么读 都播,拼音是dōu bō,都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都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