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汹涌 汹涌的意思
xiōngyǒng

汹涌

简体汹涌
繁体洶涌
拼音xiōng yǒng
注音ㄒㄩㄥ ㄩ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ōng,(1) 〔汹汹〕a.波涛声,如“波声汹汹”。b.形容喧扰,如“天下汹汹”,“议论汹汹”;c.形容声势很大(含贬义),如“气势汹汹”,“来势汹汹”。(2) 〔汹涌〕水势很大,向上涌,如“波涛汹汹”、“汹汹澎湃”。

yǒng chōng,(1) 水由下向上冒出来。【组词】:涌泉。涌流。汹涌。泪如泉涌。(2) 像水涌出。【组词】:涌现。涌动。风起云涌。天边涌出一轮明月。 ◎ 方言,河汊。

基本含义

形容水势或力量浩大,激烈汹涌。

汹涌的意思

汹涌 [xiōng yǒng]

1. 水势翻腾上涌。

海中波涛汹涌,小船儿上下颠簸。

[surge; dashing of waves; rush of torrent; be sweeping and surging;]

汹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汹涌”。

⒉ 水势翻腾上涌。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波逢汹涌,濆滂沛兮。”
唐 李白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清 薛福成 《<五省沟洫图说>序》:“西北横流,汹涌而衝决为患。”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十五:“他想起自家的身世,不禁悲从中来,热泪又涔涔地流下,落在汹涌的波浪中。”

⒊ 气势盛大。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刚柔随之而汹涌,嗜欲继之而隆崇。”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努目向人,势甚汹涌。”
唐弢 《<点滴集>序言》:“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革命浪潮汹涌,在中等城市里,中小学教师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

⒋ 动荡不安。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四折:“五代 乱离,人心汹涌。”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石亨奸党》:“事虽传闻,信实显著,人心汹涌,中外危疑。”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葛诚》:“知 长洲县 事 邓云霄,见民情汹涌,擒委官头目。”

⒌ 形容声音喧闹。见“汹涌”。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碧碧》:“有翁媪二人,率男妇六七辈,直入草堂,汹涌叫駡。”
《廿载繁华梦》第九回:“及到了门前,已听得楼上人声汹涌,巴不得三步登到楼上。”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四章:“一霎时就地起水,山洪暴发了,雷声、雨声、山洪滔滔,汹涌嘈杂,使他们在避雨窑子里说话,还要大声喊叫才能听见。”


国语词典

汹涌 [xiōng yǒng]

⒈ 水流腾涌的样子。也作「汹涌」。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彭湃。」
《楚辞·刘向 ·九叹·逢纷》:「波逢汹涌,?滂沛兮。」

⒉ 形容气势盛大。也作「 汹涌」。

如:「汹涌的民主潮流,一举冲垮了东欧共产国家的铁幕。」

⒊ 喧闹。也作「汹涌 」。

如:「中国餐馆只要客人一多,就会显得人声汹涌,好不热闹!」


汹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彭湃释义:(1896—1929)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原名汉育,广东海丰人。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1月领导成立了拥有十万会员的海丰县总农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中共广东区委农委书记,在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继又领导海陆丰农民起义。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农委书记。1929年8月在上海被捕,壮烈牺牲。
    • 2.
      澎湃释义:⒈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波涛汹涌澎湃。⒉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激情澎湃的诗篇。

汹涌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平静释义:(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风浪已经平静下去了。他说话的声音仍然很平静。

汹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海鲸波释义:东海上的汹涌波涛。 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
    • 2.
      九龙壁释义:⒈在 北京。 一在故宫内廷东六宫内,一在 北海 天王殿 西。北海 九龙壁,是一座彩色琉璃砖影壁。建于 清 乾隆 年间。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须弥座,座上的壁面,前后各有九条形态各异、奔腾在云涛中的蛟龙浮雕,体态娇健、生动,为 清 代琉璃结构建筑中的杰作。⒉在 山西省 大同市 东大街 路南。建于 明 洪武 年间。原为 明太祖 朱元璋 第十三子(朱桂)代王 府前照壁。以四部分组成:须弥座、壁身、斗栱和琉璃瓦顶。壁身以琉璃砖拼砌而成,九条巨龙翻腾于汹涌的云海之中,构图生动,造型古朴,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
    • 3.
      人羣释义:众人;成群的人。词语出处众人;成群的人。《庄子·天道》:“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羣之道也。”《楚辞·远游》:“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羣而遁逸。”《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方幕府之事殷,谬见择於人羣。”唐 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之二:“静应连虎穴,喧已去人羣。”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六:“光脊梁的男子,光腚的小嘎,光脚丫子的老娘们……呼拉呼拉地涌到公路上,汇成一股汹涌的人群的巨流。”
    • 4.
      力挽狂澜释义: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挽:拉。狂澜:汹涌的大浪。
    • 5.
      叠发释义:⒈谓连续发表见解。 唐 刘禹锡《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每与其徒讲疑考要,皇王霸强之际,臣子忠孝之道,出入上下百千年间,詆訶角逐,叠发连袵,得一善輒盱衡击节,扬袂顿足,信容得色,舞于眉端。”⒉犹暴发。《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一路涧水汹涌,知上游昨已被雨,山水叠发也。”《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闻前途山水叠发,遣舆人往探,云尚可行,遂起身。”
    • 6.
      吕梁释义:⒈山名。在今 山西省 西部,位于 黄河 与 汾河 间。主峰在 离石县 东北。夏禹 治水,凿 吕梁 以通 黄河,即指此。《吕氏春秋·爱类》:“昔上古 龙门 未开,吕梁 未发,河 出 孟门,大溢逆流。”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河水 左合一水,出 善无县 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歷於 吕梁 之山,而为 吕梁洪 ……盖 大禹 所闢,以通 河 也。”陈毅《过吕梁山》诗:“峥嶸突兀 吕梁 雄,我来冰雪未消融。”⒉水名。也称 吕梁洪。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臣石齿列,波流汹涌
    • 7.
      呼汹释义:呼啸汹涌。形容风高浪急。
    • 8.
      喷礴释义:汹涌激荡。
    • 9.
      喷雪释义:⒈形容白浪汹涌或水花飞溅。⒉形容白花怒绽。
    • 10.
      堙郁释义:⒈郁结;抑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已矣,国其莫我知,独堙鬱兮其谁语?”唐 柳宗元《与顾十郎书》:“不意璅璅者,復以病执事,此诚私心痛之,堙鬱汹涌,不知所发,常以自憾。”宋 欧阳修《送杨寘序》:“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鬱,写其忧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⒉窒塞;不明。《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去年 灵州 之役,关西 民无辜而死者十五万餘,咎将谁执!此政化堙鬱之大者也。”
    • 11.
      壮猛释义:⒈壮盛,勇猛。 ⒉汹涌;猛烈。
    • 12.
      夏汛释义:夏季汛期。清 魏源《秦淮镫船引》:“廿载以来江涨高,年年夏汛水平桥。”峻青《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这时候,夏汛虽已过去了,潍河 里仍然泛滥着汹涌的秋天的洪水。”
    • 13.
      奔沸释义:奔涌沸腾。 形容水势汹涌。
    • 14.
      怀山襄陵释义:指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 15.
      怒张释义:⒈波涛汹涌貌。⒉笔力雄健。⒊指诗格粗豪浅露。⒋指猛禽双翼奋展。
    • 16.
      怒泷释义:汹涌的水流。
    • 17.
      怒浪释义:汹涌的巨浪。
    • 18.
      怒涛释义:汹涌的波涛:怒涛拍岸。
    • 19.
      情绪泛滥释义:形容人的情绪起伏不定,如黄河之水波涛汹涌,泛滥成灾。
    • 20.
      惊川释义:⒈震动原野。⒉汹涌澎湃的水流。

汹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海鲸波释义:东海上的汹涌波涛。 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
    • 2.
      九龙壁释义:⒈在 北京。 一在故宫内廷东六宫内,一在 北海 天王殿 西。北海 九龙壁,是一座彩色琉璃砖影壁。建于 清 乾隆 年间。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须弥座,座上的壁面,前后各有九条形态各异、奔腾在云涛中的蛟龙浮雕,体态娇健、生动,为 清 代琉璃结构建筑中的杰作。⒉在 山西省 大同市 东大街 路南。建于 明 洪武 年间。原为 明太祖 朱元璋 第十三子(朱桂)代王 府前照壁。以四部分组成:须弥座、壁身、斗栱和琉璃瓦顶。壁身以琉璃砖拼砌而成,九条巨龙翻腾于汹涌的云海之中,构图生动,造型古朴,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
    • 3.
      人羣释义:众人;成群的人。词语出处众人;成群的人。《庄子·天道》:“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羣之道也。”《楚辞·远游》:“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羣而遁逸。”《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方幕府之事殷,谬见择於人羣。”唐 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之二:“静应连虎穴,喧已去人羣。”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六:“光脊梁的男子,光腚的小嘎,光脚丫子的老娘们……呼拉呼拉地涌到公路上,汇成一股汹涌的人群的巨流。”
    • 4.
      力挽狂澜释义: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挽:拉。狂澜:汹涌的大浪。
    • 5.
      叠发释义:⒈谓连续发表见解。 唐 刘禹锡《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每与其徒讲疑考要,皇王霸强之际,臣子忠孝之道,出入上下百千年间,詆訶角逐,叠发连袵,得一善輒盱衡击节,扬袂顿足,信容得色,舞于眉端。”⒉犹暴发。《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一路涧水汹涌,知上游昨已被雨,山水叠发也。”《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闻前途山水叠发,遣舆人往探,云尚可行,遂起身。”
    • 6.
      吕梁释义:⒈山名。在今 山西省 西部,位于 黄河 与 汾河 间。主峰在 离石县 东北。夏禹 治水,凿 吕梁 以通 黄河,即指此。《吕氏春秋·爱类》:“昔上古 龙门 未开,吕梁 未发,河 出 孟门,大溢逆流。”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河水 左合一水,出 善无县 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歷於 吕梁 之山,而为 吕梁洪 ……盖 大禹 所闢,以通 河 也。”陈毅《过吕梁山》诗:“峥嶸突兀 吕梁 雄,我来冰雪未消融。”⒉水名。也称 吕梁洪。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臣石齿列,波流汹涌
    • 7.
      呼汹释义:呼啸汹涌。形容风高浪急。
    • 8.
      喷礴释义:汹涌激荡。
    • 9.
      喷雪释义:⒈形容白浪汹涌或水花飞溅。⒉形容白花怒绽。
    • 10.
      堙郁释义:⒈郁结;抑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已矣,国其莫我知,独堙鬱兮其谁语?”唐 柳宗元《与顾十郎书》:“不意璅璅者,復以病执事,此诚私心痛之,堙鬱汹涌,不知所发,常以自憾。”宋 欧阳修《送杨寘序》:“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鬱,写其忧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⒉窒塞;不明。《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去年 灵州 之役,关西 民无辜而死者十五万餘,咎将谁执!此政化堙鬱之大者也。”
    • 11.
      壮猛释义:⒈壮盛,勇猛。 ⒉汹涌;猛烈。
    • 12.
      夏汛释义:夏季汛期。清 魏源《秦淮镫船引》:“廿载以来江涨高,年年夏汛水平桥。”峻青《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这时候,夏汛虽已过去了,潍河 里仍然泛滥着汹涌的秋天的洪水。”
    • 13.
      奔沸释义:奔涌沸腾。 形容水势汹涌。
    • 14.
      怀山襄陵释义:指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 15.
      怒张释义:⒈波涛汹涌貌。⒉笔力雄健。⒊指诗格粗豪浅露。⒋指猛禽双翼奋展。
    • 16.
      怒泷释义:汹涌的水流。
    • 17.
      怒浪释义:汹涌的巨浪。
    • 18.
      怒涛释义:汹涌的波涛:怒涛拍岸。
    • 19.
      情绪泛滥释义:形容人的情绪起伏不定,如黄河之水波涛汹涌,泛滥成灾。
    • 20.
      惊川释义:⒈震动原野。⒉汹涌澎湃的水流。

汹涌造句

1.海上波涛汹涌,我们的战舰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2.亚非拉民族解放的潮流汹涌澎湃,势不可当。

3.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4.我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汹涌澎湃的大海,心里感到无比欢欣。

5.轮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

6.海面波涛汹涌,半数旅客晕船。

7.海面上波涛汹涌,一起一伏。

8.路上,要经过波涛汹涌的大海、火光冲天的火山。

9.同样的波涛汹涌,靠向了岸边那爱海的人。

10.是波涛汹涌的瞬间,还是细水长流的永恒?

11.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

12.思念如潮,汹涌在每个辗转反侧的夜晚。

13.青春像汹涌的海水,与礁石碰撞出激情。

14.星空倒映在这汹涌的海面上,便随波上下跳舞,时现时灭。

15.青春是一条河。平静时,泉水叮咚响,绵绵叙说青春的故事;激荡时,汹涌澎湃,放射出绚烂的光芒!

16.黄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还有一丝揭开藏头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态万千、晶莹透亮,好象出征的战士,披着银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战帆在远航。

17.音乐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让人时而感到悲伤时而感到快乐时而又感到幸福!

18.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缓,如猛虎出山,大声吼叫着直冲下去了。

19.汹涌的江水咆哮着,怒吼着冲上了堤岸。

20.人生是一杯平淡无味白开水;人生是一篇悦耳动人的乐章;人生是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

汹涌(xiongy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汹涌是什么意思 汹涌读音 怎么读 汹涌,拼音是xiōng yǒng,汹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汹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