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政 国政的意思
guózhèng

国政

简体国政
繁体國政
拼音guó zhèng
注音ㄍㄨㄛˊ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zhèng,(1) 治理国家事务。【组词】: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组词】:财政。邮政。民政。(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组词】:家政。(4) 姓。

基本含义

指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国政的意思

国政 [guó zhèng]

1. 国家的政事。

3. 古代官名。即正卿。

国政 引证解释

⒈ 国家的政事。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罕氏 常掌国政。”
《汉书·匡衡传》:“衡 位三公,辅国政。”
《旧唐书·牛徽传》:“及 茂贞 平贼,自恃寖骄,多挠国政。”
《三国演义》第三回:“今日饮宴之处,不可谈国政。”
鲁迅 《花边文学·一思而行》:“只要并不是靠这来解决国政,布置战争,在朋友之间,说几句幽默,彼此莞尔而笑,我看是无关大体的。”

⒉ 古代官名。即正卿。

《左传·闵公二年》:“夫帅师,专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
杜预 注:“国政,正卿。”


国语词典

国政 [guó zhèng]

⒈ 国家的政事。

《三国演义·第三回》:「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参与国政。」


国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象释义:⒈老挝首都。位于该国西南部,湄公河中游北岸。人口54万(1996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以绸缎、金银首饰等工艺品著名。⒉宇宙间的一切景象:万象更新。包罗万象。
    • 2.
      三家分晋释义: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 3.
      上摈释义:代表君主接待贵宾的高级司仪。由主国政之卿充任。
    • 4.
      不介入释义:⒈不参与政治或不介入国际事务(如指一国政府)⒉拒绝介入或拒绝承担义务;拒绝介入或拒绝承担义务的情况。
    • 5.
      专国释义:把持国政。
    • 6.
      世博会释义:  简称世博会,是国际性的博览会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
    • 7.
      东京释义:⒈西汉都长安,东汉都洛阳,故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⒉五代、北宋时称开封为东京(称洛阳为西京),辽、金 时称辽阳为东京(称大同为西京)。⒊日本国首都。位于本州岛东南部。人口1 177万(1995年)。是世界最 大城市之一,日本全国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中心。繁华闹市银座、商业区阳光城和世 界最高铁塔之一的东京塔都世界闻名。皇宫和上野公园是旅游胜地。
    • 8.
      东省释义:⒈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南朝 齐 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南齐书·百官志》:“自二卫、四军、五校已下,谓之‘西省’;而散骑为‘东省’。”《南史·张瓌传》:“齐 建元 元年,改封 平都侯,迁侍中,与侍中 沉文季 俱在门下…… 瓌 止朝服而已。时集书每兼门下,东省实多清贫,有不识 瓌 者,常呼为散骑。”⒉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唐 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唐 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仇兆鳌 注:“《雍録》:‘政事堂在东省,属门下。’……公为
    • 9.
      中国远征军释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1942年春进攻缅甸。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要求,于同年2月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前线。在对日作战中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因日军大量增兵而失利。同年9月主力撤至滇西怒江东岸,后重建司令部;另一部撤至印度东北部,改称驻印军。1945年1月,远征军两支部队在缅北会师,打通中印公路,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 10.
      中立主义释义:某些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所持的原则和所执行的政策。 即保持本国政治独立、主权完整,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把自己的领土作为外国的军事基地,也不对任何国家采取敌对态度。
    • 11.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释义: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 12.
      临御释义:皇帝治理国政、坐朝或临幸至某地。
    • 13.
      为政释义:⒈治理国家;执掌国政。《诗·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左传·宣公元年》:“於是 晋侯 侈,赵宣子 为政,骤諫而不入,故不竞於 楚。”北周 庾信《周五声调曲·商调曲一》:“有熊 为政,访道於 容成。”宋 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陛下为政九年,除执政臺諫外,未尝与羣臣接,然天下不以为非者,以谓垂帘之际,不得不尔也。”清 姚鼐《<左传补注>序》:“魏献子 合诸侯,干位之人,而述其为政之美,词不恤其夸。”⒉指执政者。《仪礼·大射》:“﹝司射﹞自阼阶前曰:‘为政请射。’”郑玄 注:“为政谓司马也
    • 14.
      书面声明释义:声明是外交文件的一种,通常是有一国政府、外交部门或其代表就某一问题事件阐述本国政府立场、观点、态度或主张尔发表的正式文件或发言。两国以上的政府或领导人共同发表的声明,称为“共同声明”或“联合声明”。
    • 15.
      二政释义:谓权位与执政的大臣相等。《左传·闵公二年》:“昔 辛伯 諗 周桓公 云:‘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杨伯峻 注:“政即国政,正卿也。”
    • 16.
      仰光释义:缅甸首都。位于该国中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东部。人口约500万(1997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商港,也是重要交通枢纽。仰光大金塔世界闻名。
    • 17.
      仲达释义:三国 魏 司马懿 的字。多谋略,善权变,为 魏 重臣,后专国政。其孙 炎 篡 魏 建 晋,追尊 懿 为 宣帝。
    • 18.
      伊藤氏释义:伊藤博文。 曾任日本首相,执政期间曾发动侵华战争。戊戌政变时正在华访问,以探明中国政局。
    • 19.
      伦敦释义:英国首都。位于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人口701万(1995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海港,世界第二大国际金融中心。名胜古迹多,以伦敦塔桥、大本钟、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格林尼治天文台、马克思墓等最为著名。
    • 20.
      伯尔尼释义:瑞士首都。位于该国西部。人口14万(1997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和交通枢纽。以钟表业闻名于世。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信联盟、国际铁路联盟、国际版权同盟的总部均设于此。

国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象释义:⒈老挝首都。位于该国西南部,湄公河中游北岸。人口54万(1996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以绸缎、金银首饰等工艺品著名。⒉宇宙间的一切景象:万象更新。包罗万象。
    • 2.
      三家分晋释义: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 3.
      上摈释义:代表君主接待贵宾的高级司仪。由主国政之卿充任。
    • 4.
      不介入释义:⒈不参与政治或不介入国际事务(如指一国政府)⒉拒绝介入或拒绝承担义务;拒绝介入或拒绝承担义务的情况。
    • 5.
      专国释义:把持国政。
    • 6.
      世博会释义:  简称世博会,是国际性的博览会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
    • 7.
      东京释义:⒈西汉都长安,东汉都洛阳,故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⒉五代、北宋时称开封为东京(称洛阳为西京),辽、金 时称辽阳为东京(称大同为西京)。⒊日本国首都。位于本州岛东南部。人口1 177万(1995年)。是世界最 大城市之一,日本全国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中心。繁华闹市银座、商业区阳光城和世 界最高铁塔之一的东京塔都世界闻名。皇宫和上野公园是旅游胜地。
    • 8.
      东省释义:⒈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南朝 齐 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南齐书·百官志》:“自二卫、四军、五校已下,谓之‘西省’;而散骑为‘东省’。”《南史·张瓌传》:“齐 建元 元年,改封 平都侯,迁侍中,与侍中 沉文季 俱在门下…… 瓌 止朝服而已。时集书每兼门下,东省实多清贫,有不识 瓌 者,常呼为散骑。”⒉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唐 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唐 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仇兆鳌 注:“《雍録》:‘政事堂在东省,属门下。’……公为
    • 9.
      中国远征军释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1942年春进攻缅甸。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要求,于同年2月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前线。在对日作战中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因日军大量增兵而失利。同年9月主力撤至滇西怒江东岸,后重建司令部;另一部撤至印度东北部,改称驻印军。1945年1月,远征军两支部队在缅北会师,打通中印公路,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 10.
      中立主义释义:某些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所持的原则和所执行的政策。 即保持本国政治独立、主权完整,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把自己的领土作为外国的军事基地,也不对任何国家采取敌对态度。
    • 11.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释义: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 12.
      临御释义:皇帝治理国政、坐朝或临幸至某地。
    • 13.
      为政释义:⒈治理国家;执掌国政。《诗·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左传·宣公元年》:“於是 晋侯 侈,赵宣子 为政,骤諫而不入,故不竞於 楚。”北周 庾信《周五声调曲·商调曲一》:“有熊 为政,访道於 容成。”宋 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陛下为政九年,除执政臺諫外,未尝与羣臣接,然天下不以为非者,以谓垂帘之际,不得不尔也。”清 姚鼐《<左传补注>序》:“魏献子 合诸侯,干位之人,而述其为政之美,词不恤其夸。”⒉指执政者。《仪礼·大射》:“﹝司射﹞自阼阶前曰:‘为政请射。’”郑玄 注:“为政谓司马也
    • 14.
      书面声明释义:声明是外交文件的一种,通常是有一国政府、外交部门或其代表就某一问题事件阐述本国政府立场、观点、态度或主张尔发表的正式文件或发言。两国以上的政府或领导人共同发表的声明,称为“共同声明”或“联合声明”。
    • 15.
      二政释义:谓权位与执政的大臣相等。《左传·闵公二年》:“昔 辛伯 諗 周桓公 云:‘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杨伯峻 注:“政即国政,正卿也。”
    • 16.
      仰光释义:缅甸首都。位于该国中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东部。人口约500万(1997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商港,也是重要交通枢纽。仰光大金塔世界闻名。
    • 17.
      仲达释义:三国 魏 司马懿 的字。多谋略,善权变,为 魏 重臣,后专国政。其孙 炎 篡 魏 建 晋,追尊 懿 为 宣帝。
    • 18.
      伊藤氏释义:伊藤博文。 曾任日本首相,执政期间曾发动侵华战争。戊戌政变时正在华访问,以探明中国政局。
    • 19.
      伦敦释义:英国首都。位于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人口701万(1995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海港,世界第二大国际金融中心。名胜古迹多,以伦敦塔桥、大本钟、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格林尼治天文台、马克思墓等最为著名。
    • 20.
      伯尔尼释义:瑞士首都。位于该国西部。人口14万(1997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和交通枢纽。以钟表业闻名于世。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信联盟、国际铁路联盟、国际版权同盟的总部均设于此。

国政造句

1.国政府郑重声明:台湾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决不允许搞台独。

2.国政府兴师动众地开始对伊拉克实行所谓军事制裁。

3.美国经济已经展现出欧洲各国政府可望不可即的活力。

4.国政府历来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5.国政府向日本发出的信号很明确:不要得寸进尺。

6.会议主要讨论谴责各国政府挥金如土的机制。

7.美国新闻机构无中生有地编造谎言,歪曲我国政府的一贯政策。

8.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无可非议的。

9.国政府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解决经济下滑的现状。

10.国政府焚书坑儒,大肆杀害爱国学子。

11.他的叛变让中国政党都猝不及防的,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12.国政府趁火打劫,要求回报。

13.而美国政府对这些问题的态度目前已与那时迥然不同。

14.国政府始终是更愿意处理事务而不是闭门造车。

15.清朝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国力越来越弱,末期把一个偌大的中国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16.国政府总是喜欢颠倒黑白。

17.国政府充分采纳各民主党派的建议。

18.国政府发表声明,对某国政府干涉我国内政表示强烈抗议。

19.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20.国政府一向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国政(guo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国政是什么意思 国政读音 怎么读 国政,拼音是guó zhèng,国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