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防 [bīng fáng]
1. 军队设防。
兵防 引证解释
⒈ 军队设防。
引明 高启 《次韵过建平县》:“县虽三户小,地僻罢兵防。”
兵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户释义:三户人家。 极言人数之少。《史记·项羽本纪》:“自 怀王 入 秦 不反,楚 人怜之至今,故 楚南公 曰:‘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也。’”裴骃 集解引 臣瓒 曰:“楚 人怨 秦,虽三户犹足以亡 秦 也。”一说,指 楚 之 昭、屈、景 三大姓。见 司马贞 索隐引 韦昭 说。后人多指“三户人家”。唐 李商隐《楚宫》诗:“但使故乡三户在,綵丝谁惜惧长蛟?”明 高启《次韵过建平县》:“县虽三户小,地僻罢兵防。”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当 吴三桂 拒命之时,彼已手戮 桂王,断不得称 楚 之三户。
- 2.
关闸释义:建筑在边界上供守卫的垛城。清 林则徐《巡阅澳门情形折》:“再迤南十五里,建有关牐一座,驻兵防守,为扼吭拊背要区,出关即入 澳 境。”清 林则徐《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横筑垛城数丈,以界华夷,曰关牐,设弁守之。”
- 3.
关防释义:⒈防止泄露机密。⒉旧时政府 机关或部队用的印信,多为长方形。⒊旧指驻兵防守的要塞,也指防守,防备。
- 4.
凋固释义:毁坏废弃。 唐 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又得 甘州 状称,今年屯收,用为善熟,为兵防数少,百姓不多,屯田广远,收获难遍,时节既过,遂有凋固,所以三分收不过二。”
- 5.
屯御释义:指屯兵防御点。
- 6.
屯防释义:驻兵防御。
- 7.
烽戍释义:设置烽燧,驻兵防守之处。
- 8.
焉支释义:⒈山名。一称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势险要,历代驻兵防守。⒉一种红色的颜料,多用以涂脸颊或嘴唇。也写作“胭脂”。
- 9.
防拓释义:亦作“防托”。防御,抵拒。宋 范仲淹《奏陕西主帅带押蕃落使》:“如抚驭之间,恩威得所,大可防托边界。”宋 司马光《陈述古札子》:“闻副总管 刘几 称,西人点集,将谋入寇,请出兵防托。”《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至有雇人应名,更相为代,官中了不可别,每遇上州防拓,多结众逃避,以此州郡徒有人数,若倚以战,适足败事。”《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五年》:“去秋已闻此言,屡令 徐敏子 严为防拓,又行下 邕 宜,守险要以备不虞。”
- 10.
防秋释义: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 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