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通侯 通侯的意思
tōnghóu

通侯

简体通侯
繁体
拼音tōng hóu
注音ㄊㄨㄥ ㄏ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ōng tòng,(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组词】: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 懂得,彻底明了。【组词】: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 传达。【组词】: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 往来交接。【组词】: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 普遍、全。【例句】: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组词】:通奸。私通。

hòu hóu,(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组词】:侯爵。侯门。公侯。封侯。诸侯。(2)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3) 姓。(1) 〔闽侯〕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基本含义

通侯是指能够与侯王通信往来,表示与上级有良好的关系,能够得到上级的器重和信任。

通侯的意思

通侯 [tōng hóu]

1. 秦汉时代侯爵的最高一等,又称彻侯、列侯。

爵通侯。——《汉书·李广苏建传》

[first rank;]

通侯 引证解释

⒈ 爵位名。 《战国策·楚策一》:“楚 尝与 秦 构难,战於 汉中。参见“彻侯”。

楚 人不胜,通侯、执珪死者七十餘人,遂亡 汉中。”
鲍彪 注:“彻侯, 汉 讳 武帝 作‘通’,此亦 刘向 所易也。”
《汉书·高帝纪下》:“通侯诸将,毋敢隐朕。”
五代 齐己 《贺行军太傅得白氏东林集》诗:“常闻 荆 渚通侯论,果遂 吴 都使者传。”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三:“栽花种树,扫地烹茶,絶无一点贵介通侯气态。”


通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列侯释义:⒈爵位名。 秦 制爵分二十级,彻侯位最高。汉 承 秦 制,为避 汉武帝 刘彻 讳,改彻侯为通侯,或称“列侯”。《史记·秦本纪》:“二十二年,衞鞅 击 魏,虏 魏 公子 卬,封 鞅 为列侯,号 商君。”《后汉书·侯霸传》:“汉 家旧制,丞相拜日,封为列侯。”⒉泛指诸侯。三国 魏 曹操《奏定制度》:“三公列侯,门施内外塾,方三十亩。”明 李贽《藏书·富国名臣总前论》:“以自比於列侯都君,而不以佐国家之急,梁 何説乎!”
    • 2.
      北府释义:⒈东晋 建都 建康(今 江苏省 南京市),军府设在 建康 之北的 广陵(今 江苏 扬州市),故称军府曰北府。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郗司空 拜北府。”刘孝标 注引《南徐州记》:“旧 徐州 都督以东为称。晋氏 南迁,徐州 刺史 王舒 加北中郎将。北府之号,自此起也。”唐 孟简《咏欧阳行周事》诗:“此为太学徒,彼属北府官。中夜欲相从,严城限军门。”清 吴伟业《投赠督府马公》诗:“上相 始兴 开北府,通侯 高密 镇 西京。”⒉北府兵的略称。《晋书·桓玄传》:“玄 又害 吴兴 太守 高素、辅国将军
    • 3.
      口数释义:⒈人数。《管子·度地》:“案家人比地,定什伍口数。”《商君书·垦令》:“以商之口数使商,令之厮、舆、徒、重者必当名,则农逸而商劳。”《汉书·高帝纪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及郡各以其口数率。”⒉指口数粥。宋 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口数粥行》:“大杓轑鐺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宋 周密《武林旧事·岁晚节物》:“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餳米饵,及烧替代,及作糖豆粥,谓之‘口数’。”参见“口数粥”。
    • 4.
      强名释义:⒈亦作“彊名”。犹盛名。⒉亦作“彊名”。勉强称做;虚名。语出《老子》:“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唐杜牧《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诗:“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唐陆龟蒙《看压新醅寄怀袭美》诗:“尊中若使常能渌,两綬通侯总强名。”宋杨万里《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伯小酌》诗:“此县谁言是强名,古来十室亦琴鸣。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村酒今冬胜虚度,霜风一夜办新晴。半生客路逢佳节,佳节何曾负半生。”金王若虚《门山县吏隐堂记》:“孤城斗大,眇在穷山之颠;烟火萧然,强名曰县。”
    • 5.
      清贯释义:⒈清贵的官职。指侍从文翰之官。《南齐书·张欣泰传》:“﹝ 世祖 ﹞谓之曰:‘卿不乐为武职驱使,当处卿以清贯。’除正员郎。”唐 陈鸿《长恨歌传》:“叔父昆弟皆列在清贯,爵为通侯。”《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九年》:“上始命宰相选公卿、大夫子弟文雅可居清贯者。”胡三省 注:“史炤 曰:‘贯,事也。’清贯,犹言清职也。”⒉指乡籍。对籍贯的敬称。《梁书·文学传上·锺嵘》:“臣愚谓军官是素族士人,自有清贯,而因斯受爵,一宜削除,以惩侥竞。”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天宫》:“郭 研詰仙人姓氏,及其清贯、尊行。”
    • 6.
      窥觊释义:⒈犹觊觎。 谓非分的希望或企图。《宋书·袁顗传》:“而羣小构慝,妄生窥覬。”宋 欧阳修《论水灾疏》:“后唐 明宗 储嗣不早定,而 秦王 从荣 后以举兵窥覬,陷於大祸,后唐 遂乱。此前世之事也。”《明史·景王载圳传》:“载圳 年少,左右怀窥覬,语渐闻,中外颇有异论。”⒉闚覬:窥伺希冀。《后汉书·袁绍传》:“臣爵为通侯,位二千石。殊恩厚德,臣既叨之,岂敢闚覬重礼,以希彤弓玈矢之命哉?”
    • 7.
      绛灌释义:汉 绛侯 周勃 与 颍阴侯 灌婴 的并称。均佐 汉高祖 定天下,建功封侯。二人起自布衣,鄙朴无文,曾谗嫉 陈平、贾谊 等。《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每观书传,常鄙 随(随何)陆(陆贾)无武,絳 灌 无文,道由人弘,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人所耻也。”唐 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诗:“椒 兰 争妬忌,絳 灌 共谗諂。”清 顾嗣立《贾傅故宅》诗:“絳 灌 不知才子贵,漫轻年少 洛阳 人。”景耀月《读史感言》诗:“汗漫 学屠龙,絳 灌 学屠狗;屠狗位通侯,屠龙不糊口。”

通侯(tong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通侯是什么意思 通侯读音 怎么读 通侯,拼音是tōng hóu,通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通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