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gān zàng]
1. 动物及人体的最大的腺体,除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外,还与蛋白质、糖、脂类、激素、维生素等多种物质的合成、分解、转化、贮存有密切关系。
英[liver;]
肝脏 引证解释
⒈ 即肝。肝为五脏之一,故称。
国语词典
肝脏 [gān zàng]
⒈ 人体内部分泌胆汁及其他物质的消化器官。分左右两主叶,贴于横膈膜下,呈赤褐色。肝脏中除了有胆汁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其肝细胞亦可帮助维持血糖的恒定和正常血压。
肝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刳肝释义:⒈剖挖肝脏。 ⒉喻尽陈肺腑之言。
- 2.
前肠释义:在脊椎动物中,消化管从发生上可以从前向后顺次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前肠是肝脏形成部前方部分(肝前部prehepatic portion),可以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起始部等,前肠这个词,有些学者将之作狭义的解释。
- 3.
动物淀粉释义:即糖原。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多糖类,白色粉末,有甜味。存在于动物体内,肝脏中最多,是动物能量的来源。
- 4.
左肝右肺释义:中医有一个全凭功能气象定位的藏腑定位,那就是“左肝右肺”,这跟解剖结论完全不符,这里的肝可不是指肝脏的实体,而是肝气的意思。
- 5.
庸俗唯物主义释义:流行于德国19世纪中期的一种哲学思潮。 代表人物有福格特、摩莱肖特、毕希纳等。虽然承认物质是唯一的实在,但把意识和物质完全等同起来,说大脑产生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就抹煞了物质和意识的原则区别,庸俗地阐述唯物主义。
- 6.
有氧酵解释义:由于缺乏一种酶(肌肉中无分解6-磷酸葡萄糖的磷酸酯酶),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必须先分解产生乳酸,经血液循环到肝脏,再在肝脏内转变为肝糖元或分解成葡萄糖。
- 7.
木喜条达释义:肝脏调和畅达。
- 8.
沙洲草释义:沙洲草的拉丁名字和英文名字都是高贵的肝脏草的意思。
- 9.
河豚释义:鱼,头圆形,口小,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鳍常为黄色。肉味鲜美,卵巢、血液和肝脏有剧毒。生活在海中,有些也进入江河。也叫鲀(tún)。
- 10.
消化腺释义:分泌消化液的腺体。 有的位于消化管壁以外,由导管与消化管相通,如唾液腺、胰腺、肝脏等;有的位于消化管壁,如胃腺、肠腺等,其分泌物直接流入胃肠。
- 11.
烟酸释义:一种结晶状酸C 5 H 4 NCOOH,这是维生素B属药物,常常以烟酰胺络合物形式存在于各种动物和植物部分(如血浆、肝脏、酵母、糠、荚)中,由氧化烟碱、喹啉或甲基乙基吡啶制得,在防治人的糙皮病及狗的黑舌头中有效。
- 12.
狗肝释义:即犬科动物狗的肝脏。
- 13.
猪肝释义:⒈猪的肝脏。 ⒉借指暗红色。
- 14.
粪便常规检验释义:临床常用的化验方法之一。根据粪便的颜色、性状以及采用显微镜下检查粪便中有无炎性产物、血细胞、寄生虫卵等。可协助了解胃肠、肝脏、胰腺、胆道系统的功能状态和有无其他器质性疾病。
- 15.
肝儿释义:指供食用的猪、牛、羊等动物的肝脏。
- 16.
肝劳释义:中医五劳之一。 指肝脏虚损日久,留连不愈。
- 17.
肝家释义:中医称肝脏。
- 18.
肝俞释义:亦作“肝腧”。人体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肝的背俞穴。本穴内应肝脏,为肝气压在背部输注、转输之处,是治疗肝病的要穴,故名。
- 19.
肝炎释义:肝脏炎性病变的统称。常见的 是病毒性肝炎,一般分甲、乙、丙、丁、戊五型。病毒存在于患者粪便及血液中,由饮食及注射传染。患者有发热、乏力、厌食、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眼巩膜与皮肤呈黄色。该病需隔离病人,对患者粪便及用具进行严格消毒。此外,还有因药物及感染等引起的中毒性肝炎。
- 20.
肝癌释义: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 原发 性肝癌起源于肝细胞或胆管细胞;继发性肝癌多为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症状是肝脏肿大疼痛、体重减 轻等。